读后感
2012-02-06
1 夹在意识流和普通叙事之间的尴尬风格。
2 太啰嗦、太多无用文字了。读起来没有节奏感。
3 一些典型的哥特元素:长统袜,吊带裤,损毁的玩偶,病态的身体;还有最后那个女尸。似乎在日本动漫中常有出现。不知这类元素的最初来源是哪里呢?
但是本书中这些元素流于表面,权作装饰,有点遗憾。
4
(这里有重要剧透)
关于隐藏的事实线,我是在看译后记才发现的,也就是迪迪本人(也可能根本不叫迪迪)实际上躺在病床上处在濒死状态,而全书只不过是虚幻的意识描写。
之前读过片山恭一的《空镜头》,其中采用的架构与本书是一样的,也是一个昏迷在医院的人的意识世界,不过《空》在作品本身的后半段里表述了出来。
这个结构本应是全书最高亮的元素;只可惜由于冗余繁琐的文字太多,导致数量本就稀少的关键的提示性语句淹没在了文字海里。又或者是之前读的《空》自己明确地解释了结构,导致我不习惯辨别如此微小的暗示了?
而且读昆德拉的小说时,(虽然没有仔细分析过,不过)可以感觉到,所谓“音乐感”的存在;像这类关键的语句,会在上下文之中显得特别突出。
最后有另一个问题,这个描写昏迷之人意识世界的手法又是从何时开始兴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