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
2011-05-26
看到这本书实在是太应景了。5月23日,我在图书馆的书架中徘徊,东张西望。看到了这本书。放在平时,我只会瞥一眼就离开,连将其抽出来都懒得了。但是,最近看到了关于三峡的报道,我就把它抽出来了。当晚是一边看一边写了笔记。
“今晚在图书馆中,无意看到这本书,写的是三峡移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有什么不失去家园和故土更让人觉得寂寞和无助呢?!而今,家园被毁成这田地,当初移民的‘哀嚎’为何总被‘国家’这口号压过,舍小家为大家,到底是谁想出的破理论。没有个体哪来的集体,个体的需求并不应全被集体消灭。我们应是属于自己的。唉,这一切都乱了。我除了那几声呐喊,几行清泪,什么都没有。”
以下皆摘抄自此书:
“‘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这是卡尔.马克思1851-1852年间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说的话。与外迁移民在一起时,我时常想起这句话。在我查阅的所有资料中,都有人在替他们说话,惟独鲜见这些移民自己的声音。事实上,这里讲的是话语权问题。”
“2000年,上海崇明县接收重庆云阳县移民之前,曾提出移民户的条件是:觉悟高、表现好、无违纪乱纪不良前科、无超生等。这事云阳移民干部对我转述的话‘按照这样的标准,如果三峡库区迁移出去的全部都是‘农民精英’。那么一段时间内,这一地区的农村、农业势必衰落。’”
“‘事实上,对于我们整个文明来说,农民依然是人的原型’这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H.孟德拉斯在其《农民的终结》一书说的话。在‘移民’这件事情上,一些老年农民的看法与年轻农民,特别是那些外出打工者的看法也很不一样。虽然故土难离,但老年农民大多笃定地认为,离开这里是国家的需要,你没有什么可以讨价还价的;在一些人的心中甚至产生出些许幸福感来:那就是国家需要自己,这多少证明自己卑微的价值得到了承认。但在一些青年农民眼里,把修水库看做是公司行为,如‘大坝是三峡工程总公司干的’等,是公司干的,就应该与移民们协商,看看能不能满足移民们的条件,而不能动不动就打着国家的名义对待移民“
“我向你亲切地致意,荒僻的一隅,充满恬静、劳动和诗兴的田地,在这里,我的年华在幸福和房怀中不知不觉流逝。
——普希金《乡村》”
书中有几篇故事。小人物总是很难掌握自己的命运。作者的话语也很无奈了。明的不能说,只能个中体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