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迁离,不要再美化残酷现实了。
2010-07-02
中午偶然看到一则电视新闻,播音员字正腔圆地播报: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丹江口水库河南淅川农民XXX一家近日告别故土,乔迁新居。七十岁的老人XXX一生经历了三次搬迁,如今政府为他们一家在搬迁地盖起了两层楼新居,配合的画面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年男子,他满脸藏也藏不住的悲戚表情,他说不出什么,倒是眼睛里流出了浑浊的泪水,慌忙用袖口去擦。
一个七十岁中国老人的泪水!在重土轻迁的农耕文化传统里,一生三次搬迁,若不是出于自愿,根本不是值得欢喜的事情。
画面很快换成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的示意图,一幅由专家们绘制的理想蓝图,清澈的丹江口水库之水,将被引导向干渴的华北。要让这幅蓝图在广袤的土地上变成现实,国家机器立即开动起来,媒体、地方政府合力编织着一个一个美妙动听的口号“舍小家为大家”、“ 为了国家利益”等等,当然,这些口号在不久以前,已经被那个巨大的三峡工程移民搬迁用了上千遍,那时铺天盖地的新闻报导、特写还有纪录片,无不卖力地捕捉搬迁中的人和事,努力营造一种举国狂欢的气氛,只为一遍遍向人们宣传,这个工程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是国家荣誉,人人与有荣焉。
奇怪的是,尽管这些媒体制作的节目初衷和主题都与国家意志保持高度一致——都是为了给那个巨大的工程涂上神圣的油彩,披上荣耀的光环,但只要多看一些这类节目,任何有眼睛的人都会看见,在移民们或真心或违心说出“感谢党感谢政府给我们帮助,让我们搬迁到更好的地方” 、“我们一定努力建设新家园”这样的豪言壮语之外,沉默的大多数人群的脸上,只有一种表情——悲伤。
老人面对拆毁的老城伫立良久,发出哀伤的叹息;中年人想到未来生计时迷惘的眼神,男人用力掐灭的烟头和女人忍不住的哭泣,以及永恒的笑闹戏耍的孩子们不得不四散开,跟着大人和全家家当,茫茫然爬上开动的东风卡车,在敲锣打鼓的欢送中,慢慢远去。
这些不说话的的场面传达出来的信息,绝不是昂扬的快乐,而是与移民们脸上表情一致的那种悲伤,还有压抑的愤怒、无望。
正是这种不可能被掩盖被涂改的悲伤,成为最真实的撕开谎言的力量。这是个以国家名义发出的巨大谎言,为了攫取江河带来的经济利益,为了这部分利益为一些人或集团分享,那些沉默的在江边生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群必须成为移民,必须放弃他们的家园!
这个谎言由国家机器来编织,媒体是它喧嚣的共犯。承受谎言的却是沉默的无法发出声音的人们。他们的命运就这样轻易地被来自远方的夸夸其谈的人所决定,被迫踏上背井离乡的路。那些人不过是忠实执行另外一些利欲熏心的人的指令,以期分得自己的一杯羹,那些握有重权的人既不了解这个峡江之地,更不爱它,而且也不屑于去了解世代生活于此的人们心中的故园之情,他们眼中只有江水,江水就是白白流走的银子。对生长于斯的人们,只需要付出一点金钱(不,还是由国家买单),开动国家机器,有效率地赶走就可以了。
是的,自从看见那些故土难离的人们脸上的悲伤,我就不再相信那些官方出产媒体包装的谎言。说到底,这个巨大工程,不过是以国家名义进行的地方掠夺,打着发展的旗帜进行的对民众利益大规模的伤害。
读过应星写的《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就能够明白被迫承受掠夺与伤害的人们正在默默咽下本不属于他们的苦果。
可悲的是,类似的谎言又一次次毫无顾忌地重演,丹江口水库移民,正在重蹈三峡工程移民的覆辙。这次,连媒体都变得聪明了,镜头不再长时间地对准七十岁老人流泪的脸,而是选择有利于把谎言编织得更圆的细节 ——照例是敲锣打鼓的欢送,刻意放大破烂旧居与崭新的楼房新家的对比,以及不可少的特写-----堆在空荡荡的新家里的一些大米食油。
这样的小聪明带给我们的却是刺心的疼痛和悲哀。习惯于说谎的国家,它的未来会好到哪里去?也许,作为一个无能为力的人,我只能在看到这样的新闻时,选择相信那一闪而过的七十岁老人的泪水,而不是那簇新而荒凉的水泥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