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busy lving or get busy dying
2013-10-16
每个星期都习惯了会看腾讯《活着》栏目的更新,也不知道这样的习惯是从什么时候养成的。从一开始每个星期刷新电脑收藏夹活着的栏目,到后来有了微信,关注了它的微信账号,到现在手捧着这本书舍不得放下。
最近的工作状态并不好,心情也不稳定,为着日复一日貌似看不到出路的工作,也为着朦朦胧胧看不到未来的感情。开始陷入迷茫的状态,每天晚上睡不着,盯着天花板发呆,又每天早上起不来,关了闹钟大字摊开。书桌上的一丢书,不知什么时候渐渐布满灰尘,是啊,最近散漫,已经很久没有开卷有益了。不经意间拿起这本《活着》,心有一点点被融化,被感动,被激励。
每一篇文章,每一个主题都能触动心底最柔软的某个地方吧。
书中的每一个人不管生活在怎么样的环境里,都那么认真努力地活着,他们的故事其实就发生在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也就在我们身边。为他们感动的同时也不仅仅在想,这里的每一个人其实不也正是我们自己在这个地球上的缩影?生活地卑微,但是我们从来都没有想过真的要放弃生活。是的,生活中有不如意的地方,也有令人绝望的地方,可是我们就能够向生活妥协或者逃避生活吗?翻看着每一个小故事,我的眼眶总是湿润的,一不小心就触到泪点。被“活着”的每一人感动的,也为自己这一段时间的低迷和自暴自弃而惭愧。
“蚁居天台”追梦的同龄人们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奋斗,而我过着安逸的生活不求进取的时候,又什么资格要求过上更精彩更绚丽的青春呢?“挖出丰衣足食”的陈新年大叔,即使住在地下室简陋的环境里,一大把年纪了,他们还要着装时尚,喜爱运动,还想着“抓住岁月的尾巴,好好享受生活”。渐冻人张红每天感受着死神的慢慢靠近,一点点失去知觉,可是她微笑地活着,从来没有放弃生命,甚至坚强地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人,要为条件差的ALS患者募集延续生命的呼吸机。
以前我想这辈子我愿意选择独居,一个人过生活,不用为婚姻的琐事而烦恼,也不用为抚育幼儿而丧失自己的生活空间,不用为柴米油盐而烦恼,不用为讨好公公婆婆而丢弃自己的爱好。可是看到“晚年孤独”“失独余悲”两个篇幅,我突然想以前的所有想法是不是自己一个人太一厢情愿也太盲目乐观了。作者问“人老了,最怕什么”?人老了最怕孤独。而那些失独老人在失去唯一的孩子之后就想飘荡在世间的浮萍一样,精神失去了寄托,也失去了活着的希望和动力。假如我也活到了那般年纪,如果坚持选择一个人生活,我会有勇气承担一个人的孤苦和失落吗?
记者们还给我打开了一扇扇以前所不知道的门。“被雪藏的抗日老兵”“太古之民独龙族”。。。。。。如果有时间我想去探望那些曾经在沙场上拼死抗敌的老者,“目前在全国各地能找到依然在世的抗战老兵有2000人左右”而随着这一批老者一个个离开人世,他们的经历他们的历史也会被尘埃所湮没。而这些老者他们的要求那么低低到尘埃“当你向老兵伸出大拇指,称赞他是民族英雄时,他们便能重拾属于自己的骄傲和尊严”。也许亲自向他们竖起大拇指的愿望太像空头支票了,也太矫情了,但是今天开始我可以向身边的人向孩纸们讲述老兵的存在,还有他们的历史。随着独龙江公路的改造工程的展开,云南高黎贡山河谷深处的雄当村就会在不远的将来结束封山的历史,原汁原味的独龙族历史也会随着旅游文化的开发,外来文化的侵袭而逐渐消失。独龙江乡独有的文面文化也随着这最后一批34名文面女性的老去,文面女性也会在十多年之后在这个地球消失。我想去探访这篇神奇的太古之民,看看那位文着蝴蝶花纹的李文仕婆婆。
“汲汲而生,汲汲而死”,如果今天就是生命的最后一天,我会怎么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