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燥地抄抄书
2013-07-17
如果有一个到处乱爬乱抓乱啃我称为“求知欲井喷,探索力突进”的婴儿在身边,3个钟头内就能解决而且不需要思考却又不无裨益加上还有点趣味的书,是最佳的读书选择了。昨天读的这本。适合我这种上了年纪,又对打扮完全不懂的人。对于已经很精通的人,这本书就太基础了。
这本书提供了很多具体的打扮的原则,也提供了很多具体的技巧。
比如什么颜色可以配什么颜色,列出了一大串,平常的颜色都在里面了;
鳄鱼皮的东西只适合运动或旅行;
在城市里最好不要穿白色鞋子除非是热带;
白色手袋只能在海滩和避暑地用,在城里会显得俗气,即使是盛夏;
小女孩打扮得越简单越好,五六岁前宜穿轻淡颜色,而不是鲜艳颜色;
戴了厚重的手镯之后,其他饰物都不要戴了;
30岁前不戴任何宝石,除非是订婚了;
大胸的人不要穿针织衫;
就算只有160,鞋跟也不要超过6公分;
……
有些地方是我原来就察觉了问题但不知其所以然的,这里也提供了答案。
比如:我发现自己这几年穿黑色衣服显得很可怕。但比较流行的说法是,黑色是万能的颜色,但我为什么不能穿了呢?
这本书说:上了年纪的女士穿单调的黑色会显得脸部线条僵硬,最好在领口用上浅色饰物比如珍珠链。原来关键在于“上了年纪”啊!原来黑色可以穿,但要技巧。
比如:我发现自己戴耳饰总是很俗气。原来是因为耳饰对脸型影响很大。而大饼脸应该是比较困难吧,最好是选择下垂式耳饰,但戴了项链,就不能戴下垂式耳饰了。
……
还有很多是我原来就持的看法,但因为空有理论不及其他(主要是自己不打扮,外表太邋遢,所以没有说服力),所以显得这些看法不过是对流行的一种叛逆心理。(这也可能是我一味以高远理想代替现实,从来不面对具体琐碎困难的表现。真正爱打扮也勇于打扮的女人常常不遵循以下这些优雅规则,也可能是因为具体操作非常困难,而她们屈从了现实,虽然没做到优雅,但比因为实现不了理想就完全放弃的我,要好看了许多。)
我常有这样的经历:在两三家商场转来转去,为了选一件大衣,总是没有一件真正大方的,总是有各种莫名其妙的装饰。而我一直以为是因为自己长得太累赘,所以不能穿装饰多的衣服,又想可能是自己太村姑相了,所以不适合这些流行的款式。
昨天看到书里这么写:“最漂亮的外套也是最简单的,它的优雅主要在于面料的质地,在于颜色,在于基本线条的优美。购物者应该小心避开设计师可能犯的错误:不必要的接缝,没有实际功能的装饰——尤其是装饰扣。”顿时有知己之感。
我觉得大约所有的东西都应该以颜色(或花纹)、材质和线条来表达美丽,而不是靠这里一颗钻,那里一朵花。又看到书里这样说:“眼镜上的所有装饰都应该坚决取消,尤其是水晶石雕成的蝴蝶样式或其他花样。所有这些装饰哪怕是用真正的钻石制成,看上去都像劣质的便宜货。”嗯嗯嗯,我也这么想。
又说:“结婚礼服必须十分简洁,甚至要有些朴素,只是制作结婚礼服的面料应该非常华贵——要用厚的纱面料,或是很厚的暗光缎子。”我曾经因为买不起真正高雅简洁朴素的婚纱,打算不穿婚纱结婚。当然最后我屈服了,临时去租的一件婚纱,虽然尽量选了一件没有蝴蝶结之类的东西的,料子又是亚光的,但跟华贵,跟高雅那是完全搭不上边。
“如果经济能力负担不起长的正式礼服,不要穿不正式的短的礼服,那些显得很可怜。可以选择一套别致的套装和一顶漂亮的帽子。”我本可以这样选择,但因为平时的不用功,我也没有眼光和能力去选到一套真正别致得体的套装。
作者说,选择腕表可以选朴素的男装表方方正正,配上黑色软皮表带,它的别致在于它的朴素。我一直有这样的趣味,欣赏不了女里女气的腕表,除非是卡通表。非常高兴专家也这么说。
她提倡的购物技巧可以总结成:
便宜货是买不起的;
打折的东西即使再便宜,很多时候也是浪费,因为它可能对你一文不值;
靠一见钟情买东西最可靠,靠理智买的都会闲置下来;
手袋:精致取决于品质,品质取决于价格。
关于富有和奢侈——虽然都是些老生常谈:真正的富裕和真正的奢侈一样,应该是无法比人觉察的。如果你足够优雅,那么你越是奢侈,就越不显得奢侈——直到最后,当你经历了越来越多特殊的奢侈之后,你最终会达到这一种奢侈的地步:除了你之外,没有人能看出你的奢侈。
人际方面,她建议不要和女伴一起购物,真知灼见得很。她又说:“当你在家里招待客人,无论客人多富有,多重要,想去过分讨他们欢心是不好的。如果你过分努力去打扮自己和以刻意优雅的姿态款待客人,有时会在不经意间得罪你想讨好的人。”
关于男人的打扮,她说:“男人的外貌和女人一样重要,名校毕业或身居要职,都不能成为不得体的理由。只有两种人可以衣冠不整而被人们原谅:天才和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