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屌丝的情感逆袭
2013-01-15
本系两位老师的合译,风靡的热销系列,就已经有了足够的理由让自己花上一整天的时间,去体味班科尔的生活之笔。因只看完三部曲的一部,简单写几点感触。
看完整本书,脑海中留下的是一个华丽的屌丝逆袭之路。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着约瑟芬外在与内在的蜕变,营造着丑小鸭般的成人童话。虽然情节在书末有点“过火”而让人感觉失真,甚至有那么几分钟还联想到了YY与玛丽苏,但这并不影响整本书传达出的正能量。书中的一些充满热情的话掷地有声,燃起了自己面对人生的勇气与信念。
人生就是一个又一个的浪头。
生活就是自己的舞伴,只有全身心的付出和投入,才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
人不用虚情假意时,就会感到自己很强大。
小说的开头就以厨房中平凡却吸引人的剧情使整个故事一环扣一环地展开,也就是约瑟芬蜕变的开始。丈夫的失业、离开使生活失去重心,两个人以似乎相同却又截然不同的方式,演变成小说的主线。
一边约瑟芬接下了所有的承担,经历了不平凡的困苦与绝境,最终蜕变为成功把握自我生活的、有勇气有方向的女人。
另一边和情妇“私奔”到非洲养鳄鱼的安托万,以逃避的方式企图谋求生活的新开始,但他眼高手低懦弱虚伪的性格,却使他无论在哪里都像是在异乡。在一成不变的待世方法下,最终葬身于鳄鱼之口。
这是否告诉着我们,面对同样的困境,逃避就等于灭亡,而只有迎头面对,才能获得新生?
“主管”马塞尔和女秘书若西亚娜的情感支线,虽然略不光明,但却成为全书唯一打动我的亮点。就算混杂着钱与权的利益成分,但马塞尔那对孩子单纯的渴望和若西亚娜的不舍不弃,总算是有个令人祝福的结局。毕竟你要承认,世界不如公主和王子那般单纯圣洁,这一对已经可以算现实版的爱情童话了。至于“牙签”昂立耶特,这个一开始就明显不受作者待见的角色,也算是自作自受大快人心了。
雪莉这个角色塑造的很好,至少书的前3/4中是很独立又丰富的角色。但后面王室的剧情实在有些离奇,一瞬间从成人童话有向成人玛丽苏转变的痕迹……还好最后的情节把这些淡掉了。
姐姐伊丽丝,这个角色从一出场就注定成为小说的炮灰,光鲜亮丽的炮灰。虽说是除约瑟芬以外性格描写最丰富的角色,但为了主题,为了对比,美丽=受宠=无内涵虚荣=作妖=作死。而她与菲利普莫名其妙的冷战似乎过于为塑造冷漠婊子的形象,尤其菲利普吊人胃口安排的鸳鸯会面,有点……扯淡了吧。我倒宁愿看到他是基佬,这倒干脆而现实。
奥尔唐丝这个女孩蛮有趣的,她和二女儿是否巧妙映衬着约瑟芬和伊丽丝?不过她的举止似乎过于难理解了些,她身上的过于现实和过于诱惑的气质也有些脱离豆蔻少女的形象了。至于无辜中枪的Mick Jagger,我的一口老血喷涌不止……(难道是班科尔奶奶的玛丽苏情结泛滥?)
总之,还是很喜欢书的前半部分,虽然略显清淡,但约瑟芬痛苦蜕变的过程以及家庭间的情感纠葛十分动人。有种真实的即时感,仿佛你能找到所有人的原型。同时涌来的是无限的正能量。(尼玛老纸下学期要好好活着了,在混日子就只能喂鳄鱼了。)
A la fin,蛮精彩的一部小说,收获颇丰。歇息两天,第二部《乌龟的华尔兹》走起!
PS。跪拜Mme黄、曹姐姐!O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