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浅规则”:保持自己的野生状态
2010-10-26
现在去任何一个菜市场看看,都会发现,放养的鸡生出来的蛋比圈养的鸡生出来的蛋价格高很多。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放养的鸡越来越少,物以稀为贵;另一方面则在于,放养的鸡处于一种野生状态,它对环境的适应、对生存状态的认知都优于那些等待饲料的“蛋鸡”。它们以一种相对的野生状态,在学会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步提升了自身的价值。
张爱玲曾经说过“情场如战场”。在这本书中,刘戈把我们的职场也描绘成一个硝烟纷飞、暗流涌动的战场。这其中,有人指点风云,有人运筹帷幄,有人冲锋陷阵,也有人不可避免地做了炮灰。跟那些下蛋的鸡相类比,在职场中的我们,也只有保持一种野生状态,才有可能拥有更多的危机感和驱动力。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升自己的价值,也同时给企业和创造更多的价值。
刘戈作为著名的财经评论人、资深记者和专栏作家,浸淫中国职场二十年,对中国的职场历史及现状有深刻的见解和洞悉。他曾任中央电视台《对话》《中国财经报道》《绝对挑战》栏目主编,《CCTV年度最佳雇主调查》《CCTV年度经济报告》总导演、《315晚会》总撰稿。在十几年财经记者的职业生涯中策划、报道、制作了众多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电视财经节目,如《揭密郑百文》《兰州证券黑幕》等,在社会上引起过很大反响。
在这本书中,刘戈并没有教条地去告诉读者“你应该怎么做”、“你应该如何选择”,而是结合现实中的案例或者他所经历、见证过的事件进行分析和评论。他所谈到的内容,几乎涉及了职场中的所有热点,也给所有职场人,特别是职场新人和那些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的“迷茫人群”提供了大量的借鉴。比如在“考公务员”和“逃离大都市”这两个问题上,他鲜明地提出“不想做官就不要考公务员”和“因为买不起房而逃离大都市是愚蠢的选择”两个鲜明的观点,其中细致地分析了一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与职业生涯的关系以及机会成本和未来前景的线性相关,让人耳目一新。
有一点很有意思,就是他谈到了芙蓉姐姐的职业生涯。在与芙蓉一起出现的网络红人早已消失在大众视野中的时候,芙蓉不仅事业风生水起,出演话剧、电影,还登上了《时尚先生》,尽显知性女性之美。仔细分析一下,我们不难发现,如果把网络红人的浮沉看做一个危机四伏的丛林,芙蓉正是以一种“野生”的状态,才获得了如今的成功。
在《寻找野生状态》一篇中,刘戈讲述了一个野狼变成“家养动物”的故事。一头野生的狼变为习惯于被豢养的“庭院内”动物,只需要一年的时间。因为它不用去自己狩猎,不用在天寒地冻甚至暴风骤雨的情况下寻找洞穴,更不需要担心更强大的生物对它攻击。这种“安乐”的状态是它习惯了之后,再难离开的。但万一危险真的来临了怎么办呢?
享受安乐,趋利避害,一直是我们的本能。但这样一种理性选择,必然会导致我们缺乏危机意识,从而使生存意识越薄弱,变革的意愿变小,创新的动力变弱,也就越容易在竞争的洪流中遭受挫败。所以,刘戈同时给我们这样的建议:“尽量延缓生存能力退化的时间,甚至有时候要有意识地给自己寻找一种野生状态。”
所以,不论我们处于职场中的哪个级别,只有保持了身上的“野性”,力保自己作为职场中的野生物种,才有可能不被淘汰,才有可能获得此前期许的成功。
让我们自己放养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