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拜老灵魂
2008-03-01
王德威的文章并不大吸引人,但是他对这几个钟灵毓秀的女子的评价倒是十分贴切,天心是老灵魂似的人物,不忌讳挥洒自己的才情,抑或才情满溢得不能私藏,总之,用膜拜一词是不过分的
怎么说朱天心也是在我的书架上静静地跨年的,所以我还是认真地把这本书啃完了,过程很辛苦,且《古都》尤甚,不紧不慢却又字字敲打灵魂的讲述使根本无法静下心做什么的我觉得时光难熬,心也仿佛随着武陵人“忘路之远近”了,有一刻,我仿佛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岛民。
《想我眷村的兄弟们》风格轻快了些,却让我不自觉眼角湿润,力量在不经意间。
“了解了一切,就会原谅一切,失去力量”,是的,我相信,我相信盲目的力量,不忍见到满头白发的浦岛太郎,不忍想象穷途而哭的阮籍。
我反而希望《春风蝴蝶之事》就是讲一种司空见惯而不足挂齿其实弥足珍贵的情谊,希望《袋鼠族物语》只是一种戏谑,不想其实袋鼠妈妈已经在自己心里死过了N次。
还有白先勇《谪仙记》似的《采薇歌》,但其实更柔软了许多,《威尼斯之死》里那个灵魂自剖的作家,还有《时移事往》里“我”怎样四次接触了爱波的身体,朱天心不是在写一个人,一件事,甚至不是一个时代,她只是王德威笔下“老灵魂”似的飘移,让你知道其实那么多的惊心动魄在你的亲历中悄悄流过,那么多的故事仍在继续而无关时空。
感谢朱天文遇到侯孝贤,光影为她的记录加分,不过之于朱天心,文字才是老灵魂的寓所,光影,似乎过于真实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