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泪,都是当年没有脑子的思考
2014-11-18
不知道什么原因,这本书花了我将近一个星期来读完,这本书对我在职场甚至是生活中的很多困惑都做出了解答,让我有了一点点思考,下面就摘录一些有意义的内容。
当选择遇上努力的时候,我不再盲目的努力,而是要先做一番思考,选择了努力的方向,再进行努力。
”而我们总是会不经意地陷入在自己挖的陷阱里,其原因十分简单:我们过于看重自己的投入以及随之而来的面子",面对这类套牢,我们应设定好止损点,到点“割肉”
对于刻意练习,之前认为只要是不断地练习就是了。这其实是一个误区,这种误区是只要我练习了就会有进步,其实忽视了这种练习是否是有效的。真正意义上的“刻意练习”,是我们跳出舒服区,进入学习区。而进入学习区的“刻意练习“有着几个特点:练习的方法需要设计、多次重复练习、专注、持续反馈。在这里面最能被误解的是反馈,因为很容易被理解成是评价。评价和反馈最大的区别是:评价加注了个人的臆断,而反馈则是做到尽量客观不带判断。评价往往对于个人的能力的提高毫无效果,反而在打击信心方面”相当靠谱“;但反馈却可以让对方自我觉察,并有矫正。
对于要广度还是深度,作者认为当刚刚出道,初来咋到,先提升技能,走深度策略,得到少数人的认可。之后当有怀才不遇之感时,则花点时间进行自我营销,但同样会觉察到,也许在某个时间感觉自己飘飘然,此时,再退而结网。
我们总是在思考做自己还是学别人,书中作者给出了答案:当你觉得不知所措,或者觉得不再成长时,你需要找个人模仿。而如何进行模仿?只需做到:观察、附体。模仿只是进入陌生世界的通道,也是成为自己的契机,而copy到steal的最精髓之处就是:做到整合。在模仿时要注意到两点:1、模仿初期,不是盲目地谁都模仿,模仿对象最好是”臭味相投“;2、迷茫时,先凭感觉找个标杆模仿,然后再次关注到个人感觉和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