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择业or先就业?大多数人根本没得选
2017-01-18
看起来,先择业还是先就业只是毕业生的专属难题。
然而事实上,这其实是属于每一位即将进入职场、已经进入职场的社会人都会面临的难题。
并不是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公司都能干一辈子,新人踌躇,老人又何尝没有“空窗期”呢?
我们秉持着先找一个工作赚钱谋生的观点,然后或学习经验或骑驴找马地为下一份工作做准备。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无法容忍“空窗期”。
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经济基础,正如不敢裸辞一样,我们害怕那种没有保障的彷徨感。
实际上,关于先择业还是先就业的问题,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先就业后择业;二是先择业后就业;三是边就业边择业。三种方式,各有特点。
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如果经济状况一般,甚至家里急需经济补贴,那么可以考虑先就业后择业,因为只有解决了生存温饱问题,才有力气去选择。此外,当你不知道选择什么工作时,也可以先通过就业来体验工作,认识职场中的自己,然后再进一步选择适合的职业。
与先就业后择业相反的是,先择业后就业。一些经济条件不错,或者自身实力非常强的人,会比其他人更具有择业权利。在我国,虽然也很重视个人与职业的匹配度,但由于人才市场竞争激烈,一个岗位几十个人争,真正有择业权的人非常少。
当然,另外还有一些人,尤其是毕业生,往往会犯眼高手低的毛病,自身实力一般,还总是看不起普通工作,始终挑不到理想的工作,他们恨不得在一夜之间就当上高管。对于抱有这种就业心态的人来说,纠正就业观才是首要任务。
在本书作者看来,现今以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的年轻人更适合走边就业边择业的道路。在就业中寻找机会,在运动发展中寻找自己的优势,最终找到适合的工作。一方面,对于年轻人来说,好奇和不安分是他们的天性,没有必要去压制他们;另一方面,人都是在变动中成长的,一下子就找到终身理想职业的人也的确存在,但毕竟是少数。
简单来说,对于择业和就业的先后问题,其实没有好坏之分。如果一味强调先就业后择业,有可能使本来就迷茫的人变得更加迷茫,浪费时间在对职业规划毫无作用的就业上面,甚至走错方向,以至于要用更多的时间去挽回失误。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好先找一个相对门槛低一点的公司工作,然后在工作中锻炼自己,朝着目标大企业的用人要求进步。
人们总是不满意现状而憧憬未来,换句话说,就是人们总是嫌弃现在的工作向往下一份工作,有人考虑长远,选择找到下家再走人,有人忍无可忍受了刺激就立马裸辞……说实在的,现在跳槽是职场常见状况,裸辞也屡见不鲜,可是总归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手握任意跳槽的资本的。跳槽的理由有很多种,钱不够加班多没前途……但很少有人是从长久的职业规划角度来决定。总之,读完这本书,我对接下来的安排有了更慎重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