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丢了一麻袋东西
2015-08-23
断舍离这本书讲的是通过收拾物品(家里的破烂儿))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破烂儿),让人生更加舒适(开心)的行为技术(方法)。通过收拾自己居住的空间,让自己从看得见的世界走向看不见的世界。
作者具体谈了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丢掉家具到处泛滥的破烂儿)、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的机制;我们无法丢东西的原因;告知我们从整理头脑开始,到身体力行实践断舍离。
通过阐述断舍离的机制,从我与物品的关系和当下这条时间轴这两点出发,筛选必要物品,教我们与物品成为朋友,并陈述了断舍离与整理收纳术的不同。
客观观察当下的物质环境,折扣和促销使我们采购了很多不需要也不适合我们的物品,因为逃避现实、执着过去、担忧未来,我们成为了丢不掉东西的人,以至于我们把家里到处都堆满破烂儿。
告知我们从整理头脑开始,教我们采以自己为轴心,把时间轴放在当下的思考法则,重点注意在断舍离里,“扫除”分为:收拾 整理与打扫(扫 擦 刷)。
并教给我们实践方法,身体力行开始行动,一切从扔东西开始,不断重复地用三分法,避免物品混乱;利用七、五、一的总量限制原则让那个空间充裕;伴随着总量限制原则,我们必须使用替换原则、只需一个动作原则(所以很多盒子的盖子都可以丢掉,之前我总是一个盒子一个盒子收好,取起来非常麻烦)、自立自由自在法则,比如之前我收纳的东西都无法立起来(抽取上面的下面的会乱、抽屉深处东西拿不出来,现在我都像图书一样立着放大部分物品)、每次主义(只买每天的需要的、当季的)。
通过从思想到实践上的行动,我们得到前所未有的畅快和解放感,不知不觉中,那个看不到的世界也在发生变化。尽可能地享受与物品难能可贵的的短暂相遇, 认清一切物品都是借来的,让感谢与敬畏长存心间。最后我们能通过物品不断地提升自己。这也就是断舍离的愿望。
这本书说的很有道理,我其实还算是个蛮爱“收拾”的人,这本书让我认识到自己一直在做的其实是打扫与收纳,我能把房间收拾的很整洁,但是需要和不需要的物品一样多,一起收拾(可能我某种程度是一个非常念旧的人),而且极其不方便拿取,这样的“整洁”既不舒适,也不能长久。看完这本书以后,我践行一切从丢东西开始,丢了一大麻袋(毫不夸张是一大麻袋,28寸旅行箱的保护套袋子,满满一袋子)小物品,和大姊在亚龙湾挖回来的沙子(我的天,毕业以后我搬了四次家,从徐汇区到闵行区到宝山区到闸北区最后到杭州,居然每次都没有丢弃这一瓶沉沉的沙子!我真不知道每次帮我搬家的老哥看到以后是不是想打我!)第一次全职实习发放工资的北京银行借记卡、世博会门票、鼓浪屿阿甘慢递写给未来一年自己的信、下雪天去看故宫的门票、土耳其的行程单。过去的经历使我成为今天的样子,难忘的记忆总留在心间,不需要依靠这些物品来维系。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以前做了很多年的无用功,如果不是看了这本书,我会背负着很多很多的物品到老死,还要花很多的时间在无效的整理上。
幸运的是,断舍离让我看到一个前所未有畅快的居所和世界,虽然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我在路上了,这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