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分享
2014-01-08
我做的第一件“不持有”或者“断舍离”的事情,就是没有买这两本书,而只是在豆瓣上搜集了两本书的相关精句。
作为指导类书籍,只需抓住其指导性思想和观念即可。因为这类书最重要的意义和目的就是行动。通过一本书向你灌输一些好的观念或思想,让你行动起来,让其成为你的习惯。
拿买书为例,我买过很多书,指导类书籍也买过很多。但是很多书都是看了一遍,便不会再去看第二遍。一类是只需摘抄其精华,因为所有的其他内容都是在阐述那几点精华,比如指导性书籍,特别是日本的指导性书籍。一类是冲动性消费购买的小说,比如网上促销或是正好想买书时觉得此书名字好听/封面好看/宣传语让我很有感触。这类书通常是读完后,只能摘抄下一些不错的语句,没有什么太大的收获。
当然并不是说这两类书不需要买,而是就像《不持有的生活》中写到的“超出自己管理能力的物品,不持有”/《断舍离》中到的“断,只添置必需的物品,不需要的物品就不接受”。正是因为买了太多这两类的书,觉得“超出了自己的管理能力”,了解到这两类书并不是必需的物品,所以决定消减在这两类书的金钱和时间上的不必要的投入。
消减的意思就是还是需要看这两类书的,时不时给自己的生活增加一些方向性上的、细节上的指导。娱乐性的阅读也是需要的,每本书都会给你带来不同的Idea。于是我找到的最好的途径就是看豆瓣书评和从图书馆借书。豆瓣书评有很多爱书者将书中的精华一一列出,想看但是不想买一些指导性书籍的时候这是最好的途径。图书馆里会有一些想看但是对内容没把握的小说,借来看看便是。值得珍藏、值得经常翻阅的书就去买一本,不值得的话,记录下读书笔记还回图书馆即可。
两本书里有很多很好的观点,照抄一部分分享给大家。
《不持有的生活》:
四种“不持有”
1 超出自己管理能力的物品,不持有。
2不钟爱的物品,不持有。
3无法回收利用或转送他人的物品,不持有。
4不适合自己、与自己的生活方式不相符的物品,不持有。
还有一句我很喜欢的话:三套衣服,不如一条披肩
《断舍离》
断,只添置必需的物品,不需要的物品就不接受 (行动)
舍,缩小喜好的范围,卖掉、赠送不需要的物品(行动)
离,脱离执念,了解自己(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