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试读】味觉在记忆中发酵
2016-06-28
“你或许不曾吃过我写的任何一道菜,但背后的一些记忆是我们共同拥有的。”
合上书,就像刚结束了一场朋友间的谈心,每一道菜,每一个与菜有关的故事,没有着重笔墨,淡淡的,却又因为那份自然流露的温暖,更显得真诚满满。
说熟悉,是因为与作者同为南方人,很多饮食风俗、习惯是类似的,比如端午包的板栗肉粽,过年前自制的腊肠,等等。略有不同的是在我的家乡,正宗捆粽子用的材料不是稻草绳子,而是棕榈叶子撕成的长条,听老人说,用“棕丝”扎的粽子比用普通棉线扎的煮出来要香很多而且还更不容易变质;还有,在我们这儿,腊肠不叫“腊肠”,管叫“香肠”……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这本书让我又重新回顾了一遍记忆深处对逢年过节的“讲究”以及家长们的“郑重其事”与关切,可惜现在都渐行渐远了。
当然书中也提到了很多我没吃过的东西,比如大名鼎鼎的“螺蛳粉”,比如蛋烘糕、太阳饼,比如意大利千层面……我很喜欢吃螺蛳,吃过桂林米粉、重庆酸辣粉、各类“凉粉”,就是没有螺蛳粉,不知道究竟是怎样一种滋味;蛋烘糕则让想起了学生时代校门口售卖的“梅花蛋糕”的香味——估计应该类似作者说的五块钱一袋路边的圆形小蛋糕。梅花形状的模具,先刷一层油,再浇上鸡蛋面粉糊,盖盖儿,双面加热,耐心等待……记得当时晚自习下课后经常结伴去门口阿姨那排队,逆着风,毫不畏惧,为的只是那一缕蛋香味——每提到一种吃的,脑海中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那时人那时景还有那时的美味。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家的味觉记忆,记忆让美味发酵,而美味又触动了记忆。比如我的外公摘的毛桃,我的外婆做的择子豆腐,我的母亲做的脆脆的腌萝卜,比如冬日大学食堂里暖暖的免费米汤,比如夏季必备的“黑暗料理”知了肉……此刻我并不知道为什么会想到这几件吃的并敲下键盘作为举例,“即便不在故土,即便只是擦肩而过的邂逅,即便许多面孔早已被时间冲刷磨平,但味觉依然在记忆中发酵。”作者说。或许,这几件只是碰巧发酵的火候刚刚好?
回到这本书本身,无论是作者外公外婆亲手做的腊肠,母亲煲的浓情萝卜牛腩汤,父亲节的小米南瓜粥,丈夫Paul笨拙的玉子烧和小章鱼,还有旅途中的美食际遇,还有朋友们的大“胃”支持……都在告诉我们,细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味觉在记忆中发酵,时光里筵席不散,生活,可以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