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读 齐如山
2015-11-15
严格来说,这不应该算是书评,而是私人阅读手记及读书随感。
2008年《梅兰芳》上映,映前卖点是陈凯歌、黎明和国际章,映后却是余少群、王学圻大获好评,我注意到的是孙红雷演的那个邱如白,也就是齐如山。
齐如山在戏曲方面造诣颇深,同时著作颇多涉猎历史与社会学,于是当即寻来,可那个时候刚好毕业在即,阅读齐如山这件事,便匆忙开场,草草收场。
2012年冬天,蛰居边境,识新友,竟然曾比邻而居两年不相识。那正是读不下齐如山的时期,于是重读齐如山,奈何面临去留之择,尚未开始,便已结束。
今年某日,百无聊赖随手翻开《中国馔馐谭》,竟然顺畅的读了下来,薄薄一本小书,不几日便读完了。所感有三:
其一,亲切。齐先生是高阳人,留学欧洲后长期生活于北平,熟悉河北与北平的乡情,书中所述娓娓道来,一无今日学术著述普遍存在的僵硬体例、范式;多用平易近人之白话,且又多乡土方言。当读到“乱”之烹饪法时,生活轨迹雷同的我读来真正是亲切之极,脑中不禁浮现儿时家人种种影像。离乡日久,可慰乡愁;
其二,解惑。少年读古龙,有豆花楼,实在想象不出豆花是什么神物。后来负笈远乡,再也见不到心爱的老豆腐,只有类似的豆腐脑。只是食来寡淡,再无醇厚。心中便生疑惑:豆花、豆腐脑和老豆腐究竟啥区别?奈何多年不得其解,虽有所谓“文化人”在报章撰文解惑,但窃以为说的并不明白。原来齐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已经留下答案,是我自己屡次错过。至于“黄菜”一说,从前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今是真的明白了;
其三,随遇而安。这非源于读齐先生文字所得,而是得于读这本书的始末。很多事,该发生的时候自然就发生了。
最后,一本书,好与坏,在不同人眼里天壤之别是正常的。我读这书,没有任何目的,却读出许多。倘若一个人为了论文而来可能就大失所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