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家庭教育》阅读后
2007-12-05
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详细地讲述了幼稚教育的诸多原则,从一个过来人的视觉,结合其他父母的经验教训来谈家庭教育中父母如何进行幼稚教育,显得十分的切实可靠,有益于初为人父母的角色转换和子女教育。郑宗海(郑晓沧)先生在序言中誉之为“字字珠玑”实在也不为过。这一类的书籍很容易写成说教的文字。陈先生能够用简洁明白的语言,将一些在教育上、心理学上最为普遍的原理,看似无话可说的原理规律,娓娓道来,欣然接受。即便如同于我这样对此类书籍不以为然的人,也觉得是受益了。
为人父母自然想得到教育子女的不二秘方,而不是抽象的理论和空洞的原则。如果按着本本去教育,我想没那个父母会用自己的子女作为教育的试验品。虽然现在有许多的教育书籍,而且学校也有意无意地在根据这个那个的教育理念去管理学校,教育学生,而这些都只是个试验而已。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而采用大班的组织形式,一个教师针对许多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无论如何都难于说这种教育不是一种无用的教育试验。人们很少去质疑我们公共领域的学校教育,却千方百计地想改善我们的家庭教育,这是比较有利于实现的教育改革。因为,父母们只要有利于自己的子女的,没有不愿意为之的。得到一本适合的书籍,循之蹈之,事实却并非这般容易的,尤其是年轻的父母亲更是。毫不懂教育之法的父母,就要给孩子的进行教育,对孩子是不公平的,多少也觉得不怎么人道的。而陈先生的家庭教育之道也是颇为有效的。难怪陶知行、郑宗海两先生推崇倍至。
家庭的区别,父母的区别是孩子最初环境的区别,这也是决定性的区别。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中十分强调环境的作用,尤其是父母在幼稚教育时期的身体力行的意义。在于他认同:在哲学层面上说“孩子初生时是无知无识的”;而在心理层面上说是“刺激-反应”说以及生理的本能说(有三种基本的能力:感觉、联念、动作)。这三个基本的认识前提规定了陈先生在书中所强调幼稚教育中的各种原则方法、注意事项。
首先,在知识的培养方面。“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小孩子是好模仿”,“小孩好奇” (P2)“好奇是小孩子得着知识的一个最紧要的门径”(P4)(柏拉图:好奇者,知识之门)。因此,幼儿的知识传授,需要采取游戏获得方式。父母应给孩子准备适当的游戏,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在知识的传授中应注意:适时性,“幼稚期人称为可塑期或者可教期,盖因为在这个时期小孩子学得很快。”(P134);适当性,“小孩做事,不宜太容易,也不宜太难,须在他的能力以内,而仍非用力不可的。”(P181);完整性,“小孩子不仅喜欢做事的途径,也喜欢得着做事的结果。因此,小孩子游戏时应让他们保持完整性,不可以轻易终止,打断。”(P35)总之,对于小孩子的知识传授应该保持适时、适量、鼓励和完整。
其次,道德习俗的养成。道德的培育是比较难的,难在于小孩子还不具有道德判断力。“小孩子生来是无知无识的。善恶是非的种种观念要慢慢儿在后天形成。”因此,在后天道德的养成过程中,一是,父母表率。“倘使做父母的行为乖张,举止轻狂,实在足以引起做子女的轻视之心。”(P125)二是,道德在交往活动中养成并一以贯之。“小孩子伦理、知识是萌于本能,生于交往,成于习惯,毁于例外。”三是,要循序渐进。“不但对于道德之培养我们应当实地施教,就是对于知识之灌输,我们也要从具体而抽象的。”(P14)四是,做父母的要有自我批判意识。“我们做父母的往往有一种偏见,就是以为小孩子总是错的,父母总是对的。”(P191)
“小孩子生来大概都是好的,但是到了后来,或者是好,或者是坏,都是因为环境的关系。”(P187)因此,做父母的不仅在自身的行为,心理方面,而且在整体的环境营造上都应该有所注意,在道德的形成中,使得孩子知道、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做父母的教训子女,不能使子女有所适从,这就算不得教育了。”(P124)
第三,小孩子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的养成。陈鹤琴先生根据小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提出了许多的原则。关键是小孩子都是从“一无所有”的状态而发展起来的,因此,特别强调日常的养成,父母有效的督促,逐渐形成。小孩子好模仿,喜欢鼓励,做父母的就应该因势利导,蛮横不讲理的办法可能适得其反。在日常习惯的养成中,尤其要注意,父母教育的一致性或同一性,令行禁止。但是“父子不做伴侣,则父子间容易发生隔膜”(P35),而“小孩子年幼的时候,我们或者可以用个人的情感来支配他的动作,不过我们不应以个人的威严来恫吓他,使他对于我们发生一种无所谓的惧怕。(P31)所以,因势利导,善用情感有利于孩子习惯的养成。
在卫生健康方面,对小孩子而言肯定是受了不少苦头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孩子不能行动,无法言语。无法与父母沟通,而自己又不能解决问题,所以,孩子只好哭闹了。这就要求父母必须是一个细心的观察者,敏锐的感受者,时刻关注孩子的举止行为。尤其是孩子的哭闹,可能是身体不适,内在的或者外物造成的,或者就是睡觉前的“闹睡”了。
总而言之,在《家庭教育》一书中,陈鹤琴先生从生理上的、心理上的、哲学上的一些最为基本的原理出发,与小孩子的科学知识学习、道德习俗养成、生活习惯培养、身体健康护卫等一些具体的事例形成了互证。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没有升华的实践更多的是标本意义,而非理论。用一句通俗而平庸的话说:这本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
“生来有种种的不同之点,然大抵是相仿佛的。饿则哭,喜则笑;见好吃好看的东西就伸手拿来,见好玩好弄的东西就伸手去玩”(P1)小孩子的教育一个是“顺乎其性”,另则是“化乎其性”,是顺与化之间的平衡之事。而在家庭教育之中,所有的平衡体就是由父母为核心所形成的一个家庭环境。那么,在陈先生看来家庭教育就是营造广义上的环境,“化性取伪”而又合情合理。这是我们每个父母都愿意去做的,因为那是我们的孩子,我们都对孩子有所期待。而很多情况下又非我们所能的,因为做父母亲的所处“环境”也在“修正”着父母亲的知、情、意。这种环境与环境的偏差也使得我们孩子不知道遭受多少的苦楚。鲁迅先生呼吁“救救孩子”,这究竟又该从何救起啊!
最后,陈鹤琴先生的成功在于没有深究一些此书不可深究理论,或许根本就没这个必要吧。教育是从一种理念出发,孩子却从来就没有选择的。正如陈先生所承认的“孩子生而是无知无识的”,这是与洛克的白纸说一致的。教育孩子就是灌输知识的过程了。倘若说孩子天生就有知识在里面,教育或许就是一种“激发”过程了。那么对小孩子的早期教育或许有大相径庭了。这是疑惑一。其二,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为什么向善难而从恶反而容易?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恐怕没有人会把它深究透彻再进行道德教育的。第三,人何以具有恐惧以及欢快愉悦之心。这种情感体验首先是来自生理身体方面的刺激吗?痛楚应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而愉悦的机制却似乎费解,如是这样,那小孩子何以见得大人的笑、逗便也欢快啊?
(漫天2007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