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着做,总不至于过得太差
2016-08-31
作者在书中通过列举大量事例,来佐证不要盲目受激情驱使做出职业选择的观点,并给出职业成功路径,即通过积累大量职业资本到达前沿区域,从而兑换可持续的自主力,并能够在相邻可能区间内发现自己的使命。
几点思考和感悟
交换:
本文的主旨就是通过积累职场资本来交换稀缺特质。在我看来,自主力并不稀缺,难的是持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主力的持久性是和职场资本的过硬程度成正相关。如书中所举例子,有太多人想过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他们甚至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过度美化田园生活,但真正投身其中通常是不长久的。所以只有像红火农场的瑞恩·福瓦郎一样,在看不见的地方默默积累了很多职场资本后兑换成有人埋单的自主力后,才过上了别人“以为”的生活,其实就是中国俗语“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的意思。巴菲特曾有“滚雪球”理论:“你得有很多雪,及长长的下坡,你滚的雪球才足够大。”雪片,是一个人的时间;长长的下坡,是一个人用时间专注做自己擅长的事;只有准备好了这两样, 才会在时间之后看到答案。
这也引出了第二个交换:被选择的交换。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让人掏钱是最难的。有人愿意付钱就意味着认可你或你产品的价值。财务可行性法则中强调要做有人愿意买单的事情,目的就是避免因盲目冲动而导致高估自己和自己的产品, 同时也能够为真正实际的热爱提供财务上的保驾护航。哪怕是再冷门生僻的事业,既然称之为事业,就不只一个人身在其中,所作出的成就也会被以某种方式购买,这是社会资源流动的方式。
激情:
如果激情意味着盲目冲动,那么它在职业选择中显然是不可取的,因为这隐含了当事人的自大属性,自大到会忽视与选择相伴生的各种困难,并且昭示出当事人希望一蹴而就的心理,因为大多数人都是看到事成之后的表面而被吸引。然而对于进步来说,更重要的是要去行动,去解决困难,俯下身去,态度谦虚,承认自己的资历能力尚欠,需要学习和积累。同时,我认为作者在本书中想要表达的是,追随激情去开始一段工作是错误的,但激情不是错误。在合适的时机,激情会更好的促进工作,并引领至更高更好的层面。即所谓“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在此,不仅剂量重要,时机也很重要。
求仁得仁
“普通人的脱离迷茫脚踏实地行动指南,照着做,总不至于过得太差。”
这大概是读完本书最直接的感受了。
我想本书对有一定职场经验的人来说,更能懂得其中滋味。因为无论当初是否是激情择业,经过一段时光的淬炼,也都多多少少对这份工作的好坏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知。这更像是一本针对普通人从事普通工作的职业生涯晋升指南。不强调天分,更多是熟能生巧。如是我,现在确有一份工作在手,不满意但也不至于请辞,心思活络,却又不知道有什么利器该往何处拼出一条路。与其揣着不多的“职场资本”没头乱撞高不成低不就一番,不如耐下性子来打磨自己(前一段时间试图跳槽也用事实教会了我这一点)。仔细想想,我并不强烈偏好某一类职业,目前也没什么宏大的使命感(我曾深以为愧,总觉得没有让世界有所好的改变。读过本书后才明白,没有经过实践的使命感大抵是轻佻的信口开河。使命感需要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一个一个的完成后的小目标累计起来才最终有了金字塔尖上的使命),但我明白想要的是更富有自主力的生活。通过本书,我也能够从实践碰壁上升到理论指导,从而更清晰的踏实而行。
也许本书不会让你一定成为所谓“极其成功”的人士,因为那还需要机遇,需要风口;但是照着做,你积累的,一定会以某种形式回报回来,“录音带不会说谎”,相信付出对应回报,最后的最后,总不至于过的比始终犹豫的人差。
本书的问题如下:
作者假设“在大多数人身上并没有什么事先存在的激情等待被发现、被与某个职业相匹配。”我想作者卡尔·纽波特应该是心理学中行为决定论的拥趸,即认为正反馈会加强正效应,越做越好会让你越来越热爱自己的工作。这是事实,因为人需要自我认可来获得心灵愉悦,但这不是事实的全部,科学可以证实的是人类的大脑先天是存在偏好的。(但不要又陷入激情决定论的泥潭)如果运气足够好擅长+努力可谓锦上添花。同时,作者似乎并不鼓励跨度很大的转行,因为那会使你之前积累的很多职场资本被浪费,从而不能够站在原有水平上兑换相应的自主力或使命感等稀缺资源,这就导致当事人要么很快被剥夺自主力,要么需要从零开始重新积累。所以这就需要人们十分慎重的对待首次进入的选择(对毕业生要求过高,作者也没有对方向的选择给出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因为沉没成本实在代价太大(一入侯门深似海)。(这也就是我认为通过实习去实现职业选择的“小赌”,通过小规模低代价来快速获得反馈是十分重要的。)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