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认识一所“另类学校”
2015-12-21
我是先读完《夏山学校毕业生》,才读《夏山学校》的。比较起来,“毕业生”这本书相对浅显,作者采访了十几位夏山毕业生,大家讲述了自己在夏山的时光、离校后的人生,回顾了夏山时光对自己人生的影响。毕业生们的年龄跨度比较大,从上世纪20年代的夏山第一批学生,到上世纪90年代就读于夏山的学生。总的来说,这些毕业生的回忆比较客观,每个人的感受不尽相同,既谈到夏山的美好一面,也聊到夏山的不足,没有过分夸大夏山的作用。从这些回忆来看,尽管毕业生们的人生不一定多么光鲜,但是他们发现自己离校后普遍比同龄人成熟,因为在夏山没有受到管制和压抑,所以他们在夏山已经度过了叛逆期,比较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不容易随波逐流。夏山的毕业生们表现出独立、遵从内心、真实的特质,虽然一些人人生有过低谷,但是书里的毕业生回顾起自己的人生,基本上都觉得幸福。他们表现出比较强的自我分析力,在乎幸福的感受,甚于物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