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学习心得
2013-08-31
正面管教激起了我又一波的学习热情。于是学完之后我把当时大家推荐的书目一一备齐,准备一本本的来读。这本书就是继《最好的教养在路上》之后的第二本,是海姆•吉诺特博士和撰写,并同他的妻子一起修订的。
很多理念都是相通的,这本书和正面管教有很多相似之处,或者说这些理念是本就存在的真理,只不过被各家各派发现后系统归纳,冠以自己的名字,好让大家对其有个称呼罢了。比如本书作者也认为孩子的不良行为都是受其不良情绪影响,再深入挖掘这些情绪,就可以发现它们只是孩子没有归属感、安全感和价值感时的自然产物。因此处理情绪比处理其行为重要。这也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书中花了大量篇幅来让家长理解并向孩子说出孩子的感受,里面有一个说法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映射孩子的感觉(P79)”。吉诺特提出了哈哈镜的例子,当我们照哈哈镜时,看到里面扭曲的形象,会付之一笑,因为我们知道那不是真实的自己。但假设那是我们看到过的唯一的自己的影像,我们很可能会相信镜子里面畸形的人就是真实的自己。因为那是唯一的影像,我们便不会怀疑镜子。同理,孩子也没理由怀疑从父母那里反射回来的自己的样子,他们接受父母的各种评价,不管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一些否定评价很容易让孩子扭曲其自我形象。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自己。虽然我学习还不错,但爸爸几乎从来不肯定我的成绩。每次拿着还不错的成绩回来,爸爸的评价往往是这样:“也就是你运气好吧!”“你本来可以考的更好,这题完全不该错,所以我觉得这次不太理想。”“没什么好骄傲的,这次考试那么简单,得不了这些分那就不应该了。”“就你这分数还能得第一啊,你们班也真是够差劲。”除此之外,在我犯错误时他的话则更过分,很多时候让我丝毫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从正面说,他的本意无非是让我不要骄傲,继续保持好的成绩,这些话确实打消了我刚刚在萌芽状态的骄傲心理,那些过分的话说过多次之后也确实让我“长了记性”。可这些,无一不带来伤痛。虽然成绩一直不错,但我对自己的怀疑越来越多,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内心的自卑感越来越强烈。记得初中参加演讲比赛,每每必败,而且是从赛前就败了,因为每次我都觉得对手比自己厉害——虽然对对方根本不了解。赛前交流的时候,看着大家自信的样子,总觉得每个人都比我强,强烈的自卑感使我在身体发冷,甚至哆嗦,自己先把自己打败了,接下来的表现也就可想而知了。要说这影响到底有多久,我现在二十六岁,走出自卑心理也就是这两年的事儿,还不可避免地有点儿后遗症。
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一章里,作者提倡放手让孩子自己来做一些事情。印象较深的是家庭作业方面。下面是书里的原话: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父母就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态度:家庭作业完全是孩子和老师的事。父母不应该就家庭作业的事跟孩子唠叨不休,他们不应该监督或者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除非孩子要求他们这么做。(这个方针可能跟老师的希望相反。)如果父母接管过家庭作业这个责任,而且孩子让他们这么做了,那么他们就再也无法摆脱这个束缚。家庭作业可能会成为孩子手中的武器,用来惩罚、勒索、利用父母。如果父母对孩子家庭作业的微小细节少一点兴趣,而是用不太明确的话语暗示:家庭作业是你自己的事,你做家庭作业就像我们工作一样。这样的态度会给家庭生活带来很多乐趣,而避免了很多苦恼。”
这一点即使是很多开明的家长也无法认可,家庭作业那么重要的事情,怎么能放任不管呢?从学前班到三年级结束,爸爸坚持每天为我检查作业,一次也不马虎,尽管我当时自律性还比较强,学习成绩也不错,但他始终不认为我有能力管束自己。其实,大人们习惯了为孩子做这做那,怕他们不够自律,所以时时刻刻监督着,很容易帮孩子形成他律的习惯。我们花了太多时间来让孩子学习知识和技术,却忽略了责任感的培养。放手,真是每个家长都需要学习的事。
另外一处让我印象较深的内容跟孩子的性发展有关。之前因为工作原因没能去听胡萍教授的儿童性发展讲座,深感遗憾,这本书在这方面给我好好地上了一课。性一直是父母比较忌讳的话题,怕孩子知道的太多,又怕他们知道的太少,不懂得保护自己。在书中,吉诺特举了好多个例子,让我见识了外国的家长对性方面有多么的开明,深感震撼。下面是原书中的几个例子:
查尔斯十七岁,刚在一家寄宿中学完成了第三年的学业回到家中。
查尔斯:我有一个非常棒的女朋友。
父亲:哦。
查尔斯:我真的很喜欢她,我明天要去见她。
父亲:你有一个约会。
查尔斯:我上个星期在学校遇到她,一开始她和拉里约会,但是我能看得出来,她喜欢我。在我真正喜欢她之前我和她上了床,但是现在我已经很了解她,很喜欢她了。
父亲(被儿子的话惊得目瞪口呆,完全没有预料到会听到这样的事):哦,查尔斯,你遇到了一个女孩子,而且真的很喜欢她,多么让人激动啊!
查尔斯:上个星期我们一直在一起,我真的很喜欢她,我简直等不及再看到她。
父亲:听起来你上个星期在学校的生活非常开心。我猜你今年有了很多新的体验。
查尔斯:是的,你大概不会相信我在音乐课上学到了多少东西,我确信我现在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我想上学让我变得成熟了。
查尔斯的父亲没有布道和说教,那样可能会让儿子觉得内疚,或者以后不再愿意向父亲倾诉,查尔斯的父亲把谈话集中在儿子发现新爱的欢乐上,以及帮助他把自己看成一个正在步入成熟的人。
一位母亲讲述了下面这个有趣的故事:“我两岁半的儿子保罗问我有没有阴茎,我说没有,他就问那么我那里有什么,我回答说:‘妈妈那里有一个特别的地方。’保罗问:‘它叫什么?’我告诉他那个词,想着他太小了,还不懂这些。几个星期之后,有一天,我推着他的婴儿车进入我们大楼的一个拥挤的电梯。一个嗓门很大的、上了年纪的妇女开始询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你假期过得愉快吗?你会不会说嗨?’保罗没有说话。我弯下腰,在保罗耳边低声说:‘说嗨。’‘嗨!’他用尽全身力气喊道。那个女人尖叫起来,‘哦!至少他能说嗨!’保罗盯着她,清晰地说道:‘我还能说阴道。’电梯里笑翻了天,我几乎也无法保持镇静。当我们进了房间之后,他说:‘那是我知道的最大的词。’”
十五岁的詹森跟他的父亲谈论性和爱。他说:“我已经发现了男孩和女孩之间真正的差别,女孩为了得到爱而承诺性,男孩为了得到性而承诺爱。爱她们,然后再离开她们是我的哲学。”
父亲:在你爱上一个女孩又离开她之后,女孩会发生什么?
詹森:这不关我的事。我试着不去想它。
父亲:那么,想一下。如果你用爱的承诺诱惑一个女孩子和你发生性关系,那么她的感觉就和你有关系。
詹森的父亲坚持他的道德观,认为诚实和责任适用于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管在什么情况下,简单的或复杂的、社交的或跟性有关的,都需要个人的正直。
相对而言,本书例子丰富,可读性更强,很多地方不需要脑补就已经活灵活现,适合一读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