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助自助者
2012-01-14
一直以来都很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因自己生活在这世间,虽然时间不长,但种种心路,总有经历。记忆中高三时自己活得最抑郁时时曾主动去看过心理医生。这放在现在不是什么大事,但于我,于我们那个小镇,也与得了精神病无疑。我很清楚自己焦躁不安的原因,那就是我太关注别人对自身的看法,为求人人赞美认同,不惜委曲求全,甚至严重到了时时活在对他人愧疚之感中。当拿到德芬老师和马丁纳老师的新书《心灵突破60问》时,我再次看到了4年前那个茫然无助的自己,也从书中找到了更深层次的原因---我没有能够好好爱自己,没能够发现自己内在的力量。而当年的那个心理医生,只知道给我开些抗抑郁的药。
过分关注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渴求别人对我们的肯定,其实源于我们对于自己的不自信。我们需要别人告诉我们是好的,是聪明的,是正面的,才莫名的安心。其实,真正的快乐源于内心的力量。你若相信自己内在俱足,自己是个很好的人,那哪需要别人的肯定,又怎会被别人不实不负责任的评论伤到?
书里有句话我很触动我:“从他的例子中,我又看到人类对自己狭隘信念的执着是如何阻碍我们享受人生,如何让我们无法快乐自在地生活。”高中整整三年,我过的很痛苦,不是因为学习,而是因为自己糟糕的人际关系。我希望每个人都喜欢我,因此委曲求全的与人相处。把自己搞的失去自我,却仍旧是毁誉参半。我总是用“要让大家都喜欢我”这个狭隘而且错误的观念束缚自己,导致自己不快乐。其实,做自己就好,管那么多干嘛?
这几年来,我一直都在积极寻求各种方法来帮助自己走出当年的困境。我会将心里的难过讲给朋友听。我会积极找心理医生,而更多的,我会去翻阅很多心灵书籍。我相信,每个读书的人,其实并不能从书中得到什么实质性的改变方案。而每次看书,其实只是在书里找到了共鸣,明白这个世界上,原来很多人都和我们一样,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是正常的。
现在的我已经基本走出了当年的阴影,但行走世间,一件事走了,另一件又会飘来。就像德芬老师说的,抑郁是我的老朋友,来了又走。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稳住心绪,微笑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