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非不清日语的感谢和混蛋,水能分清?
2013-03-22
--------------------------------------------------------------------------------------------------------------
在他的書中,他寫道:
實驗的結果美妙極了。聽了貝多芬《田園交響曲》的水所呈現的結晶,像這首明快、清爽的曲子一樣美麗而工整……最妙的是聽了肖邦的《離別曲》的水結晶,美得小巧玲瓏,並分散成幾塊,簡直令人驚嘆。
--------------------------------------------------------------------------------------------------------------
【米饭实验】心理学家观察人们的行为,发现当人们拥有某些期望时,就会特别注意到自己所希望看到的内容。
江本胜最大的发现就是水可以产生和人类相似的感情。他在书中写道,如果在瓶装水外面贴上日文“感谢”的标签,瓶子里的水就会结出漂亮的晶体。而且把日文的“感谢”换成中文,英文,德文,法文,韩文以及意大利文,都会得到类似的结果。看到这里,这本书的大部分读者都应该感到羞愧才是。一团既没有感光细胞也没有语言中枢的水分子居然能看到并理解七国语言,实在不能不让人觉得肃然起敬。我沮丧地想,为什么很多人的身体70%是水,但却只知道“雅蔑蝶”呢?是不是他们脑子里的水分子不如江本胜实验室里的水分子聪明呢?
水不仅能看懂和情感有关的词汇,还能识别历史人名。当江本胜在水容器上贴上希特勒的标签的时候,水会呈现出和“杀死你”类似的结晶;与此相反的是,当水看到特蕾莎修女的名字的时候,则会结出与“爱和感谢”相似的图案。看来水不仅可以认字,还学过现代史。也许有很多人没有听说过特蕾莎修女,水分子比他们都强。台湾作家洪志鹏曾经这样讽刺江本胜的研究:“接下来如果拿饭岛爱或小泽圆的照片来试试,搞不好水看了一阵子之后就会直接从瓶口射出来。”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雪花形状的区别呢?Kenneth Lebbrecht发现,温度和湿度是决定雪花形状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如果结晶温度在-5℃到-10℃之间,晶体更容易形成柱状或是针状的结构。而在-15℃左右的情况下,水气倾向于结成片状的雪花。至于雪花的复杂程度,则和湿度有关。湿度越小,雪花的形状就越简单。
有些人认为,“即使这是一个谎言,也是温情的”,“至少这本书教会了我们爱和感激”。不知道这些人是否同样认为语文课本中那些编造的虚假的事实也可以起到教育学生的效果。不过可惜这种看法的前提就站不住脚,江本胜宣传自己的“研究结果”有着明确的商业目的。他的公司正在出售一种“高能水”,这种水号称有着最完美的晶体结构,还可以延缓衰老,治愈疾病。这样的水自然价格不菲,一瓶227克(8盎司)的“高能水”的价格是35美元。为了让自己得利,通过谎言造成消费者的经济损失,这是一种怎样的“爱”。不过谣言粉碎机调查员十分肯定,爱与感激是那么得美好,所以传播它们并不需要建立在虚假的事实之上。我们还相信,求实和理性同样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通过谎言虚幻出的美只要轻轻一扎就会烟消云散。
打从一开始就不相信作者的言论,水本无人性,是人自己用自己的本性去附着水性,如果大家都以良善的心去看待事物那么说到底是因为人性里追求良善的缘故,但水不是也会淹死人吗?就像只用良善去认识事物就会看不到他不良善的一面,而往往越是在预感到自己会看到不愿看到的一面时,人就会越加否定,甚至会用残忍的手段去去除掉那些展示其不愿看到的事物的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