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行之中保持清醒与灵感十分不易
2012-08-29
当我们身处都市之中,我们的文字向往着碧水青山、悠然山村,却厌烦都市的浮躁。
当我们住在乡村的时候,我们的文字又开始回味城里的灯红酒绿、车水马龙。
旅行也是如此。
我们在旅行之时或许会感到绝妙的美,受到莫大的震撼和感动,但在当时却无法用文字将这种感觉记录下来。我们可以拍照,可以素描,但惟独不能够踏实地写作。面对越美好的东西,我们越是词穷。
很多旅行者在旅行的过程中都会记日记,为了在日后忆起旅行之中的经历与心情。吴记者也是这样的。而且看上去这本书似乎是把日记稍稍加工就出版出来了。
但日记是私密的、意识流的东西,不易被外人理解。因此,我没有办法跟随书中的文字一起进行一场旅行。
在一开始看这本游记的时候,我就无意识地将这本书与石田裕辅的环球游记系列作对比。
或许有人会说,他们两个人的旅行方式不同,游记的文风和侧重点也可以不同,这很正常。
可是我想说,游记不该是日记,也不该是朦胧诗。
读者阅读游记是为了领略异国的风土人情,寻求陌生人相遇时发生的新奇事件、体味感动,日记或朦胧诗是无法或者说很难给没有领略过该处风景的读者带来感动的。
游记应该是更具体、更细致的东西,也应该遵循小说写作的5W1H,哪怕你从分装行李、购买车票开始说起。游记是能够逐渐地引人入胜的,就像是导游,带着我们坐飞机、坐大巴,到了景点买了门票再推开门,而不是扭开多啦A梦的任意门就到了世界的中心,不感到辛劳,感动的成分就会下降。
而吴记者这本书,却一上来就已经身处南美洲,而且已经被强盗抢去了身上的财物。没有前言的突如其来,让我觉得有些“不知所措”。
我们能够从摄影、绘画作品中直观地欣赏到美,而对于游记,让人感动是很难的。或许对于游记来说,少些绚烂的艺术加工,少写些自己的联想想象,多写些具体的场景与和人交往的细节或许效果会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