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读感受
2014-06-30
第一章主要内容围绕即如何设置Sass 和 Compass。
其实在简介的时候,最好一点点的篇幅来比较一下Sass较LESS和Stylus更独特的原因。一些必要的使用Sass 和 Compass的准备工作比较详细,让使用者(设计师,还有普通人)消除代码恐慌。也算是这是不错的一种开篇方式。
Sass有些比较贴心的功能,比如可以忘记浏览器前缀,虽说基本上写CSS的人士 记这些浏览器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但是需要输入的代码确实减少了。 书中一些小提示其实还蛮有用的,如:使用CSS选择器时不要写得太具体,虽然在Sass中能够使用嵌套规则,但不一定所有 时候都要用。
其中作者提到“我认为所有的网站都应该变成响应式的网站(可以参14 Sass和Compass 设计师指南考我的另一本书《Responsive web design with HTML5 and CSS3》”,跟普通人一样,作者可能 默认大家都可能或者很容易看到关于这书的相关信息,但是简单提及内容是有必要的,毕竟不是谁看一本书的时候,突然需要 又了解另一本书内容再回来阅读,这点对读者来说有点不便。
第一章中后半部分对于工具的介绍和截图占的篇幅比较多,还考虑了各种平台下的情况,
虽然全面,但是略显冗余。 不过Sass和 Compass来说,其实使用起来还是对ruby有依赖,这算是个小缺陷吧。
第二章由于都是操作步骤为主,排版的时候,比如“创建Compass工程”下面的二级步骤的标题 没有进行1,2,3,4 这样标注,可能在pdf阅读体验来看,步骤不够清晰。
在讲到config.rb 文件的机制的时候,出现“添加需要的插件”的插件相关,感觉内容有点急了,放到书中更加靠后会更好点。
书中举例中涉及到一些西方环境的背景,比如提到“比如看过电影《龙威小子》 (我说的是1984年原版的,不是重新翻拍的那部)”,这些可能对于没有文化背景的中国读者 来说失去了原有的效果。 但是从技术上来说,并不影响书内容的展开,西方技术书籍优点本书仍有继承, 案例手把手学习的方式 对于技术学习是非常高效的方式之一,另外本书选的角度,学习曲线的坡度挺低的,相较于技术人员的角度来说, 更容易让没有接触过的读者,也能轻松地阅读, 而更容易接受这些新玩意。
觉得如果能在国内的好好推广和普及这两玩意,对国内前端圈的发展肯定是有很好的作用的。 另外感觉试读内容可能有点少,无法好好领略本书的精髓,以上为本人一点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