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情欲,还有什么?
2010-12-04
许多年前看电影《大开眼界》的时候,是冲着汤姆.克鲁斯和妮可.基德曼去的,导演是谁没大注意。那时VCD刚出来,还没有DVD哩,更别说天下大同的BT、电骡和迅雷了,我看的是录影带。当时,我很为这对名演员夫妇的心理承受能力所叹服——剧情太容易引起每个人思索现实中的婚姻关系了,后来两人的婚变与这部电影或许有一定关系吧——有些埋在人心底隐秘处的情欲拿出来晾与最亲密的人看,过于触目惊心,会要命的。
后来才知道库布里克的大名,和这是老库最后一部电影的事实。想想把自己最后的生命和艺术才华奉献给这么一部深痛地折磨人性的电影,也是值得的,对老库只能是再增几分敬意。
再后来,《大开眼界》的原著来了,《梦幻故事》,书的封腰上吆喝着:施尼茨勒情欲经典,库布里克的床头书。翻看着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头脑里会浮现出电影的种种画面,要说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男主人公费多林闯进秘密的上流社会淫乱聚会时,看到的各种活色生香的场景。但这些,在书里却不是最为打动人心的地方。
作为电影导演,老库当然要突出那些惊世骇俗的色情视觉设计;而施尼茨勒的文字却会让你关注一些其他的东西。小说里,人物无时不刻不在受着由情欲和嫉妒带来的心理动荡和强烈的失衡感的煎熬,文字不动声色地描画出一副肌理绵密,色调沉郁,却异常惊心动魄的心理图景。费多林去停尸间看代他受死的救命恩人那一段描写简直是让人叹为观止:昨夜的香艳尤物,如今已经是一具冰冷尸身,微启的唇依然向费传送着某种启示;眼睛似睁微闭,仍在遥望这个充满欲望的现实世界。甚而,在费的眼里/心里,她马上就要轻舒双臂把他揽入怀中,而电光火石间,费竟也俯下身去......冷酷客观的描写和浪漫神秘的气息被情态的持续高温焗融在一起。
施尼茨勒,一个19世纪末维也纳的心理医生,拿起了文学的笔,写了不少小说和剧本,多以爱欲沉沦和心理疾患为题材,描摹了站在近现代边缘的没落腐朽的奥匈帝国各阶层众生相。他把大量的内心独白带进小说,开意识流之先河。在《古斯特少尉》中,通篇都是一个下层军官紧张而又异常“生机勃发”的心理描写,他在内心里反复夸大自己所受的侮辱,难以自持以致要选择自杀。再后来的《艾尔丝小姐》,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美丽虚荣而又柔弱的艾尔丝被逼致疯,全过程是通过她五彩斑斓、瞬息万变的的内心斗争和内心妥协交代出来的。他晚年的《遁入黑暗》也用类似的写作手法,揭示了一副人类道德虚无、内心混沌,无力自我拯救的黑暗无望的画面。这些故事就像一个个黑洞,让你看一眼就惊出一身冷汗,难以忘记,那都是被健康的社会和人伦所刻意掩隐的人性深处的东西。相比较而言,他的某些关涉情欲与性乱的作品,以轰动一时、后来被禁的戏剧《轮舞》来说,对人性持久拷问的力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减弱,内中隐含的道德讽喻几近丧失,主要是诉诸强烈感官和外在戏剧性的意图会被人识破和慢慢地不以为然。
他是一个惯于揭露的大师,一方面揭露现实世界的腐烂淫靡,另一方面揭露内心世界的动荡潦倒,因此,他被称为“奥地利现代文学之父”。
再回到《梦幻故事》,在结尾处,男主人公几经内心的炼狱之火,决定摘下私欲和嫉妒的面具,正视自己,真心坦诚谅解地面对自己的爱人。这是施氏不多的让人隐隐看到希望的一处象征性描写,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