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之后
2015-05-04
“在这样噪杂的环境下,影响力和说服力愈发成为一种珍贵至极的“超能力”。”——P03序
注:影响力的基础是人际和沟通,人际和沟通的做法是全书讨论的重点。说服力需要真诚,在全书所有的实验性法则里,所有人成功的关键和基础就是真诚。
“自己的心理状态要靠自己把握。如何让自己心态平和,首先要了解自己,了解人性的弱点,反思自己的欲望,检讨自己的行为,包容他人的行为。”——P05序
注:客观的心理失衡需要主观的心理调整,比如第一章里微笑动人心就有所提及:
“莎士比亚说过,好与坏取决于人们的想法,在本质上没有区别。我倒是可以提供一条也许能够给人们带来快乐感的捷径,那就是控制自己内心的想法。”P23
“心情是否快乐,与人们的身份地位、所处环境、从事的工作事业都没有关系,与目前拥有什么也没关系,只与内心的想法有关。”——P23
“一个既不关心任何人,也不对任何人产生兴趣的人,不仅自身的生活困苦不堪,还会给其他人带来伤害。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人类才遭遇了失败。”——P3
注:这个观点有待考量。还有一类不关心别人的人,比如一类的作家和科学家,他们只关心自己的作品和研究成果,他们可能并没有和人过多地打交道,但不能不说他们确实推动了这个世界向各个方向发展的可能。就关心和关怀这一说法,村上春树也提到过:“人类的关怀只是一种表层功能,只是一种个人习惯,关怀和心没有关系,心是一种更复杂更深层析的系统,有更深刻的矛盾性。”以此为鉴。
“第一章——做一个让比人喜欢的人。”p1
注:主要强调从自身出发,做到自我改变,以达到和谐的人际关系,作者也提到了在这样的自我改变中用另一种处理事情的方法,即用关怀别人、赞赏别人、微笑打动别人、尊重别人等方法,从而使别人能更好地帮助你达到自己的目的。但首先还得需要真诚,戒死用现套,弄虚作假。
“第二章——争论是最无效的沟通。”
注:强调在与人交往中发生的争执或矛盾如何解决和规避的方法。我们可以选择不与人争辩,即避免争吵的法则,也可以选择从别人角度看待问题理解并同情他人的方法,也可使自己的态度友善来说服别人的方法,此外要多给别人说话的机会,并在所有办法都宣告无效之后,可以激发对方对一件事的崇高动机,以使达到自己的目的。延伸至第三章的方法。
第四章开始讲对待别人错误时的态度问题。最好不要批评别人并且苛责别人,并要在尊重别人的基础上委婉地劝告别人。并敢于承认错误,这也是最后两章所讲的关于一个成熟的人的内容。
五六两章写地更感性一点,不针对方法论而言。更强调自我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强调思想的作用,对情绪的把握和对自我的管理,并且怎样面对不幸,怎样服诸行动,这都是人生的课题,人生不过是走向成熟和稳定的一个过程而已。
人性的弱点。人性的弱点,讲的是人性生而会有的缺陷,我们不能避免,只能以适度的方法弥补自己的弱点,从而使弱点得到规避,并且在此弱点的基础上发挥出人性的优点和长处。作者也是通过体味全人类的弱点,来针对人类共有的普遍性的弱点来采取适度和相应的应对方法。最后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改正自己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