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和生活双螺旋的平衡
2010-05-16
随着老徐电影版《杜拉拉》和王珞丹电视剧版《杜拉拉》的相继面世,文字版的《杜拉拉3》也如影随形地出世了。拉拉三部曲,一部中拉拉初入职场的跌跌撞撞依稀可见;二部中的拉拉是依稀看不见;三部中的拉拉已成为职场达人。回顾三部曲,就是一部完整的职场生存画卷,让经历过/着的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
《杜拉拉3》虽然写的是职场,但很多的内容已经超越了职场,而是在写人生。让事业在人生中闪耀,让人生在职场中实践,在事业和生活的双螺旋交替前进中,我们努力把握着平衡。
书中的经典词句,犹如阳光下海滩上闪耀的贝壳,给沙滩以色彩,给我们以启迪。
--------------------------------------------------------------------------------
长期保持关注和及时总结,是识别下一次机会的可靠途径。
很多员工离职的原因是:没面子,所有要走。
时光像沙子,不由分说从人的指缝中溜走。
企业的岗位招聘得越久,就越会接受有瑕疵的应聘者。
这块璞玉实在瑕疵太明显,人家觉得没法下手雕琢。
拉拉给何好德写信,暗自嘀咕:姐写的不是字,姐写的是失落。
公司越大,规矩越大。
天下乌鸦一般黑,哪里都会碰到问题。好公司之间的差别不大,跳来跳去你会发现都差不多。跳槽很辛苦,能扒掉你三层皮。
面试,特别是给自己招下属,就跟相亲差不多——旁人觉得条件再般配的对象,他本人要是看了没有喜欢的感觉,这桩亲事就勉强了。最好是一见钟情,那样即使有缺点、不足都可以商量。碰上不喜欢不来电的,条件再般配也白搭。这就是应聘者和面试者之间要有CHEMISTRY。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控制和驾驭会成为一种习惯。
生活总是充满了矛盾,对方容易被驾驭吧,嫌人家太简单不好玩;及至对方精明强干了,又要怀念昔日驾驭的快感。
即使是重复讲述,也不能减少一个人追求理想时激情和意志的光芒。
美国公司,普遍来说,更注重过程的管理,他们信奉有正确的过程就会有正确的结果。
面试是一场硬仗,要想取得胜利,必须要有强烈的愿望和充分的准备。
HR在面试的时候,喜欢问STAR,意图是通过了解一个人过去曾经做得好的有哪类事情,做得不好的有哪类事情,那么,今后他就很有可能重复过去的表现。
面试中说的,只有合理的实话。
HR的职业病,打眼前过个人,就要JUDGE人家一下。
势利和实在,其实往往说的是同一种人生态度,只是说的人,一个看了人家左脸,一个看了人家右脸罢了。
人往往对自己拿手的、得意的经历津津乐道滔滔不绝,而不自信的领域呢,就会下意识地避开。
人才,总是既有理想又有脾气的。
她(海伦)有意无意地不去搞明白谁是送花人,以免浪费了人家匿名的苦心。生活就是大舞台,而女人至真至纯的天性之一,就是在这个舞台上卖弄和幻想。
虽然他(程辉)一直是一个耐心又体贴的追求者,但是吝啬已经这样深深地渗透了他的思想和身体,其中已经容不下任何稍有分量的慷慨了。
越是想不到,就越是恨。越是投入感情,就伤得越深。
人教人不如事教人。
(萨提亚冰山理论)
两个人(曲络绎、童家明)都是做人的工作的,心里都有数,耍出这种没有抱怨没有要求的招式,往往就是事情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的象征。
当一个人要接受360度测评的时候,他会马上想到:谁是我的朋友,谁是不喜欢我的人。因为很多人会很自然地希望自己能在测评中得一个高分,还想了解为什么那人不喜欢我。
人在准备听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的时候,尤其是当要讨论缺点的时候,往往觉得很紧张和不愉快。
曲络绎这时候感到,拉拉对自己的自我认知有偏高的地方,有这种心态的人很容易就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不怕你傻,就怕你不知道自己傻,还觉得自己怪聪明。
我们常常会在工作中观察到一个员工水平的高低,如果他的水平很烂,他老板的水平也烂,这时候人们就会说:“这很正常呀,他老板的水平就很烂,教出来的员工水平当然也烂。”要是他的老板水平不错,你作为旁观者,不是很自然就会说:“哦,那是他老板没有好好教他。”
如果一个经理,给人的感觉是他的团队离了他就不行,这对组织不是好事情。潜意识里,有些人可能会担心下属超越自己——然而这是错误的想法,一个人只有不断创造出更强的下属,他才能让自己更强。
细节周到是销售的基本功,精益求精在外企更是真理一样不需要讨论的行事准则。
DB的HR们通常都会告诉落选者,您的简历我们将妥善保留,将来如有合适机会,我们会再联系您。这几句话有时候不是面子上的客气话,有些落选者确实在此后从DB获得了合适的职位;有时候这几句话是客气话,这时候它代表了DB的修养和DB对应聘者的尊重。
一个剩女,她有一个追求者,她不满意人家,可是这个追求者对她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他的存在让她不发慌,让她对未来有安全感,她因此继续对婚姻和爱情信心十足,屡败屡战。所以结论是,垫底者不要妄自菲薄,你的存在仍然是有意义的。
天分决定了你苦练后能达到的目标是陶冶情操而已,还是当真可以靠着这个吃碗好饭。
Punctuality, good manner.
国外是好山好水好寂寞,国内是好脏好乱好快活。
所谓实情,就是可以让人暴跳如雷的东西,因为实情才能把人揍痛。
人最痛苦的不是痛苦本身,而是不能不让家人知道自己的痛苦,人于是更加痛苦。
能改变的事情就要有勇气去改变,不能改变的事情就要有心胸去放弃。
吃饭掩护着中国人,中国人在吃饭中解决问题、培养感情,吃饭让中国人进可攻退可守。
大年三十的晚上,从阴雨绵绵的江南,到白雪纷飞的北国,有许多人在暗下新年的决心,因为他们决定要过一种新的生活。
没有被炒过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
既然你(拉拉)打算跟王伟结婚,你的计划就不再是你一个人的计划,而是“你们的”计划了——你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的计划“通知”对方,让他“配合”,就算完事了。你们得多“商量”,“一起”做决定。
人在没有选择的时候,会觉得这个也很好那个也很好,可一旦真有了选择,反而要为了不知道选哪一个而痛苦。
辞职时,猴急猴急的会让老东家心寒。
我们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我们的责任,责任这个东西,意思是你喜欢也罢你不喜欢也罢,你都应该去做。
曲络绎呢,根本就不是个随和的人,如今他一半是合不得一半是不得已,只得笑吟吟地装成不在意的样子,把筹码一个一个地往外抛,看杜拉拉对哪些条件感兴趣。杜拉拉呢,明明打定主意不谈判,可又不能不让老板谈,还得奉陪着把对方抛过来的筹码一个一个地小心往回抛,劲儿不能用过了,以免失手伤着曲络绎的面子,劲道太小也不行,恐怕误导曲络绎,让人家以为这事儿还有得商量。
这个世界上充满了形形色色的掰手腕者。
既然到了新单位,就要忘掉旧单位的好处,想法尽快融入新单位才是。
你不会拒绝别人,这就使得自己和下属都做牛做马永远干不完活。
世上有的人,不喜欢世上的另一些人,不见得有啥大不了的原因,可就是看不惯,没办法,这就叫没缘分。
所谓“慢热”,是个学名罢了,俗称就是“笨”。
职场上,也分“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和“人畜无害动物”。
他(黄国栋)虽然不喜欢你,可工作上毕竟一碗水端平了,做老板的能做到这点就行了。
薪酬VS招聘VS行政:拉拉忽然特别理解李斯特了,为什么他总是最重视王宏,然后才是李文华,最后才轮到她杜拉拉——如今,拉拉自己给下属的排序,不正和李斯特的排序如出一辙嘛。
我(拉拉)还是得马上把沟通原则跟他强调清楚,不立好规矩以后有危险!
有时候老板为了照顾我们的面子没有正面批评,但我们心里还是要对自己的错误有数,会紧张的。
就像人若习惯了无知,就会以为无知是天经地义的——当一个人习惯了尊重,一旦受辱,打击的效果会在他身上加倍放大。
很多时候,身陷困境的人,要求的真的不多,一杯水,一点笑容,谈不上足矣,也就很有效了。
哪能如此轻易就免费给你们表演情绪化?他(何查理)只会在需要的时候情绪化;倘若是不方便情绪化的时候,他心里再有情绪也要叫你们看不出他有情绪。人到了这个境界,情绪不再是情绪,而是一种工具。
或许人在失意的时候,更能感受别人对自己的好,至少不会二兮兮地轻视人家的善意。
人品不好的话,能力越强越麻烦。
办事得按游戏规则来,不能指望着别人的良心。
一定要适当地拒绝别人,不能什么活都接。不然的话,你总有一天会在大事上出错。
拼命干不讲效率,那样不是专业的敬业。
理由是不值钱的,值钱的是信守承若。
这就好比是给灾区捐款,我说我捐五万,其实我只给了两万五——结果灾区人民不记得我捐了两万五,光记得我还有两万五是诈捐。我还不如那些一分钱没捐的人了。
面对自然规律,人是很渺小的,人力是如此的有限,你不会永远有足够的体能来保证不懈的努力。
起得比清洁工早,睡得比小姐晚,回不完的邮件,做不完的分析,项目一个接着一个,这日子熬不出个指望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