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故事一定是逻辑清晰的
2015-04-18
本书由浅入深,介绍了信息的分类、信息的表达、信息的设计和故事的设计。故事的讲述,其实就是解决问题过程。
我受益最大的是第四章和第五章,三种问题类型的界定,对于后续问题的解决有非常大的帮助。因为确定了问题类型,议题的范围也随之确定,这可以帮助我们更为全面地思考问题,从而提出更全面的解决策略。
此书的缺点在于,有的例子很不贴切,尤其是第五章的“故事”,也许是文化差异吧。
第一章
介绍了信息的分类:
- 记述——客观的描述信息,例如“这本书有200页”
- 评价——怎么样,暗含了评价标准,可能是主观的,“这本书很有趣”
- 规范——应该如何做,“每个人都应读这本书”
第二章
告诉我们如何清楚地表达信息:
1.主谓明了:主语和谓语动词不要距离太远
2. 运用连接词:减少模糊衔接。
例如,“对MBR清洗剂的研究,有利于延长MBR的使用寿命,(模糊衔接),降低MBR的运行成本。“
更清晰的表述是:“对MBR清洗剂的研究,有利于延长MBR的使用寿命,因此可以降低MBR的运行成本。”
连接词主要分为(参考书中高杉逻辑连接词表):
- 转折——但是,
- 顺承附加——此外,
- 顺承论证——从而,借由,
3. 用词具体:少假大空,少抽象。
第三章
如何设计信息的结构:金字塔结构、bottom up、top-down、MECE
1. 金字塔结构:凡事想到三层:主要信息(相当于摘要)——关键信息——次要信息
并列型金字塔:下层信息之间彼此独立地支撑上层信息
直线型金字塔:下层信息之间有横向关联
2. bottom up:由下到上的信息设计,从金字塔的下层着手
具体步骤:获取主题——根据主题搜集信息——给信息分组——从下层信息导出上层信息
*如何从下层信息导出上层信息呢?
A 结论法:“所以呢?”根据获取的信息,进行推论。论据和结论之间论证合理,没有跳跃感,才是合理的结论。
B 摘要法:“总之”提取出事物背后潜在的本质,把多个信息提取出一个抽象的上层信息。
3. Top-down:由上到下的信息设计,将主题加以分解
A 理由法:下层信息是上层信息的理由
B 详述法:跟摘要法相反,即详细说明
4. MECE:“不重复,不遗漏”的分类原则。
第四章
如何解决问题?
五个步骤:
1. 发现问题
问题的三种类型:
A 恢复原状
B 预防隐患
C 追求理想
2. 设定具体议题
对A 恢复原状
掌握状况——损坏怎么发生的?
应急处理——首先要采取什么措施防止状况恶化?
分析原因——损坏为什么会发生?
根本措施——怎样做才能复原?
防止复发——怎样做,以后才不会又损坏?
举例:我的电脑又死机了
掌握状况——我的电脑今天因为过热,死机了
应急处理——别立刻开机,让电脑休息会,降降温
分析原因——电脑灰尘太多,电脑用久了散热性能下降,温度过高很快就会死机
根本措施——晾凉后重新开机
防止复发——清灰,用风扇,避免使用时间过长,不要同时运行过多程序
对B 预防隐患
假设不良状态——不希望发生XXX情况
诱因分析——何种诱因导致损坏
预防策略——如何防止不良状态发生
发生时的应对策略——发生时,怎么做?
举例:夏天去露营,不想被蚊子咬
假设不良状态——夏天野外有很多蚊子,去露营不想被蚊子叮
诱因分析——夏天穿短衣短裤,露出皮肤较多;蚊子喜欢人身上的气味
预防策略——穿长衣长裤;喷驱蚊花露水,遮盖身上的味道
发生时的应对策略——带上风油精
对C 追求理想
资产盘点——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是什么
选定理想——根据实力决定目标
实施策略——决定达成目标的策略
举例:我GRE的verbal要考高分
资产盘点——我单词掌握的很好,单词填空做的不错,但阅读速度偏慢
选定理想——我要考165分
实施策略——强化单词填空,通过大量阅读和做真题,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率
3. 列举替代方案
4. 评价替代方案
5. 实施解决策略
第五章
如何展开一个故事?——SCQOR;开头紧凑,过程精彩,结尾简洁有力。
一个好的故事,应当有其内在的叙事逻辑,SCQOR就是这样一个逻辑结构。
S设定状况——介绍主角,描绘稳定的现状。
C发现问题——描绘稳定被打破的chaos,识别问题类型。
Q设定议题——针对问题类型,确定主要议题(参见第四章)
O克服障碍——解决问题的过程,即写出替代方案和如何克服困难。
R解决收尾——将克服苦难达成的提案,作为课题的解答。
第六章和第七章
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