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期,特别是高考那一年,我们的学习压力特别大,这个时期,有两个同学引起我的注意,她们两个女生,暂且称为A和B吧,两个不但学习好,还是同桌,不过两个人的学习方法截然不同。她们都属于乖巧文静一类的,A比B要开朗一些。高三那一年,我们都是封闭式住校,本地离家近的可以回家住,A便是回家住,而B则和我们住集体宿舍。
每天早上,B和我们一起早早的起床,吃完早餐开始自习,每堂课认真听讲,晚上复习到11点开始上床睡觉。B规规矩矩的做老师发下的每份试题,成绩一直居高不下。相反,A是回家住宿,每天早上都是上课铃声响起之前赶到教室,晚上自习后便回家,回家也要复习的吧,不过可能没有我们这么晚,A的成绩也很好,和B不相上下。不过A有个特点,她的练习册并不是完整做下来的,甚至都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来做。老师曾经找A谈过一次,如果她能把这些题完完整整的做下来,稳居第一不是什么难事,不过这样好像对A来说并不适合,A做题虽然不多,不过很认真,做会一道题便是精通一类题。所以,A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不人与亦云。
工作以后,学习方法更为重要,这个时候的学习更要明确目的。M是同学中上升比较快的一类,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快速提升便不在话下。工作以后,我们会发现每个人的性格差异,工作内容不同,晋升的速度也不同。这其中也暗含学习方法的不同,工作以后的学习方法不比学校,要死守制度,以课本为主。所有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都是我们学习的源头。M擅长交朋友,喜欢聊天,她的学习便是在交谈中完成的,不但结交了朋友还长了见识,一举两得。
由此,让我们想到:面对一份工作,一个爱好,哪怕一个感兴趣的技能,有的人总能轻而易举将其拿下,有人苦苦学习仍不得要领,难道真是人有聪明愚笨之分吗?当然不是,在本书《学会学习:从认知自我到高效学习》中,便是告诉大家找到方法的重要性。
1、 认识自我,找对方法
对于学习方法,很多人并不陌生,也知道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不过更多人关心的还是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吧,可能很多人就是一头雾水,看了那么多学习方法,我就是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哪一种。别着急,我们慢慢拨开云雾。
首先,学习任何东西,无论是兴趣爱好,还是工作技能,都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是什么。目的明确才知道方向在哪里,不至于盲目迷失。比如工作中涉及到的外语技能,亦或是自己对插画音乐的爱好,这些是为了工作能力的提升还是为了丰富生活,如果是为了提升技能,需要达到何种程度?如果为了丰富生活,便不需要有太多的压力。目的明确不是让我们带着功利心去学习,而是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向,不要人云亦云,不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和攀比性盲目学习。
-
组建更加稳健牢固的家庭关系
2015-12-20
文/宇过天晴
早就听说说史蒂芬 柯维的7个习惯,只限于对7个习惯的大意了解却未曾深入掌握,如今读过本书之后,才真正发现7个习惯对于家庭的重要性,利用好7个习惯对于组建牢固的家庭关系有很大的帮助。
家庭是这个社会的基本单元,在中国更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说法,对于家庭社会也适用,一个家庭中的关系都处理不好,对于踏入社会以后的人,怎么能要求他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网。
作者在书中为每个习惯列举了大量的现实案例,从中可以发现,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社会,家庭中的人际关系是每个家庭都要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传统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更是重中之中,夫妻关系也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之一。虽然作者都是立足于西方社会列举的案例,不过这些习惯对于我们都有很多的共同之处。我们会发现很多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由于自己的不成熟和虚荣心做出伤害孩子的事情。
作者把一个家庭比作一架飞机,飞机飞行要有自己的目标,这便是一个家庭的愿景和使命宣言,如何让我们的飞机朝着预定的目标飞行,便需要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合作排除困难,而七个习惯体系就是帮助我们确信自己拥有保持飞行目标的能力,这种能力会转变为内在的指引。
书中让我感触颇深的是作者提出的:爱是一个动词,也是一种承诺。从小我生活的家庭中,父母长辈都属于不善表达爱的类型,虽然我自小便能理解父母对我的爱,由于我的乖巧懂事,他们静静的看着我长大,没有过多的干预和阻挠,我的生活一直都是平平静静的,这种平静更多的是父母给我更多的空间任我自由成长,他们更多关注于家庭生活和未来的发展上,而我也一直认为爱是不言语的。其实,从内心来讲我更倾向于和父母亲近一点,哪怕一起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好,这样能满足我内心对爱的渴求。
直到看到作者所说:爱是一个动词,我才恍然大悟。爱就应该是个动词嘛,一起吃饭,一起散步,一起倾听彼此的内心... ...有时会听到有人回忆以前的生活,后悔没有和自己心爱的人和孩子一起做一些生活中的小事,这些遗失不就是对对方爱的表达吗?爱是动词,就应该行动起来。
7个习惯中,每一条都是简单又很重要的习惯,就像作者所说的:家庭是我最在乎的。对于我们也一样,家庭生活的考验也是自我成才的过程,当你的责任感和个性发展成熟以后,便可以建立自身的形象。
书中的每个习惯和案例都值得的我反思总结,如果我希望自己将来的家庭能够融洽和谐,便要更用心对待生活的考验,不断总结不断成长。
-
【书评人俱乐部】那些发生在身边的故事
2015-07-14
那些发生在身边的故事
评《月亮知道》
文/宇过天晴
我原本就是80后,生于80年代末尾,我的家乡也是一个小村庄,小时候奶奶总是在身边唠叨,还有一群玩的很好的小伙伴。
《月亮知道》这本书也是写的80年代一个叫松花的小姑娘的故事。故事讲述了松花和奶奶相依为命,一起等待爸爸回来,奶奶虽然做巫女,可也是由生活所迫。松花的童年虽然没有父母的陪伴,不过她有奶奶的疼爱还有小黑和一群要好的伙伴。作者的语言很细腻,总是能把读者带到当时那个场景中去。
故事发生在韩国的一个小村庄,不过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并不会感到陌生,也没有感到不同文化产生的距离感。书中的松花就好像自己小时候,也会不喜欢奶奶的迷信思想,也和小伙伴闹矛盾,不过也有彼此深厚的友谊。
我的爷爷奶奶也生活在那个战争年代,爷爷参加过抗美援朝,爷爷的两个哥哥都死在战场上,爷爷是家里唯一幸存下来的人,那时候总是喜欢听爷爷讲战争年代的故事。虽然那些事情没有经历过,可是看着爷爷的勋章和眼神,就好像这些都是不久之前的事情一样。
奶奶健在的时候也是个迷信的人,逢年过节总会烧香磕头,小时候也不喜欢奶奶这样,总觉得人应该相信自己相信科学。就好像松花不喜欢奶奶做巫女一样。不过,等自己慢慢长大的时候开始明白,奶奶迷信不过是一种思想寄托,生在那样一个年代,连生存都是问题,更不要提生活了,人没有点信仰和寄托很容易崩溃的,就好像松花的奶奶不也是为了养活丰栋才做的巫女嘛,生活再苦都需要坚强的活下去,相信我们心中的期盼会实现。
松花的童年有自己的小伙伴和深厚的友谊。松花有小黑、有英纷、有英基。松花和英纷是很好的朋友,她们交换秘密,一起玩耍,一起分担彼此的喜怒哀乐。这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伙伴,一起疯,一起笑。当自己很要好的姐妹要转学的时候我是多么的不舍,我和松花一样,期盼着寒假的到来,那时候我们就可以再见面了。
松花心中一直都坚守着一份希望,她和奶奶都坚信爸爸还活着,他们守着这个家就是为了等爸爸回来。虽然从小没见过爸爸,不过她知道爸爸一直都在,就像月亮一直都在一样。就好像生活中,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会很迷茫,不过始终都要坚信内心的希望,‘希望’在白天看不见,可是我们自己要知道,他和月亮一样,一直都在。
故事的结尾,松花等到了爸爸的到来,住进了新房子,开始新生活,奶奶下定决心后做了最后一次巫女,一切都在继续,月亮依然存在。
这本书是本儿童读物,不过也很适合大人读,在书中能找寻到自己小时候的影子和内心的希望。
-
做好交办 获得双赢
2015-06-16
工作的第四个年头,遇到我工作的转型期,在这个过渡期领导招了新人,让我好好带带,把自己的工作交接给他,然后慢慢让我接触新的领域。
这是我第一次带人,既要把新人带好,又要熟悉新的业务,这是个双重考验。对于新人,我本着把自己所知道的都倾囊相授的态度,虽然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说法,不过这个应该是“师傅”的格局太小的原因。
恰好这个时候,让我看到了《交办的技术》这本书,毫不犹豫的就定了下来,看完书以后,收获很多,自己的很多观点和书里的不谋而合,同时书里也教会了我很多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我没有考虑到的事情,总的来说,这本书在我带人这个新阶段给了我很好的指导作用。
拿到书的时候有中很急切的冲动,想要快速吸收书里的内容。不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书还是要慢慢来读的。首先说一下看书后的一些感悟。书中黄逸华写的序三给我的感触最深,只看标题技巧知人心,交办见格局就概括了交办这项工作中涵盖的两个方面,职场如战场,职场也是人心和权利争斗的地方。交办的过程看的是一个人的格局,一个人交办的有多详尽就可以看出他的格局有多大,真正有大格局的人一般心胸坦荡,志向高远,交办也自然大度不拿捏,信任下属并且尽力协助;交办的技巧看的是一个人的内心,人海茫茫,人心难测,交办的技巧便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真实内心。
书中开篇便说要把工作硬塞给下属,这个观点我很赞同,生活中,工作中很多事情都不是等到时机成熟才去做的,硬塞就是执行力,真正做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带人的初期,要把具体的工作事项写清楚,把重复且固定的工作格式化。对于自己带的新人,交办工作的时候我就给了他一份工作清单,让他明白自己的工作内容。
带人这项工作是不能心急的,在刚开始的两个月,我就犯了这个错误。本来想着,这项工作也没有多复杂,就是事情琐碎一点,我想着赶紧把自己的工作交办出去,自己也好有时间去研究新的领域,最终导致部署因为工作压力太大想放弃,这个时候工作还要暂时回到我手里。对于自己来说,这些工作我已经驾轻就熟,认为没有多复杂,对于新人来说就不一样了,在他看来这是个新工作,很多工作需要熟悉,需要一个适应期,我因为考虑不周全导致交办的工作遇到了困难。
想起自己刚进公司的时候,领导也是慢慢让自己接触工作内容,一点点放手,工作时间越长,接收的工作也越多,后来就是自己慢慢和客户接触,处理日常的工作。也就在自己慢慢接手的过程中,领导也在慢慢挑战新的工作内容。
现在的自己能胜任现在的工作职位,还要多谢领导的信任和栽培,如今自己面临交办这项工作,也要多多向领导学习。
交办这项工作,做好了就是部署和领导取得双赢的结果,各自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良好,取得更好的业绩。
-
这个形形色色的世界
2015-07-07
对于乐嘉是通过《非诚勿扰》认识的,不过对他的喜欢却是由于他犀利的评论和性格色彩理论。一开始对他的性格色彩理论很感兴趣,将人的性格分为四类:红、黄、蓝、绿。这四种人对待事情的动机是不同的,红色追求快乐,黄色追求成就,蓝色追求完美,绿色追求稳定。一个人的性格中可能只包含一种颜色,也有可能包含两种或三种颜色,不过有一种会是主色。
看书的过程中也总是会分析自己和身边的人,看看他们属于那种颜色的人,慢慢的发现人的性格中确实都逃不出这几种颜色。为什么有人总是那么快乐,而有些人对待事情的态度总是很认真,追求完美,更有些人做事干脆利落,目的性强,以及还有人总是那么随和,无欲无求。看过色彩理论后发现人的性格先天对待事情的动机不同,也导致他们做事的方式不同。
这本书不仅介绍了性格的四种色彩,还讲解了四种性格色彩的优势和缺陷,每种性格并没有优劣之分,各有各的特点,关键在于如何运用自己的性格优势,规避自己的性格缺陷。这本书的好处便是教你认识自己的性格色彩,发现行为背后的动机,更有利于自己以后的行为处事,毕竟知道自己是什么颜色的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把自己的性格优势发挥到最优。
我也一直结合色彩理论来分析自己,我这个人追求完美,应该带有蓝色性格,想事情的时候总是要面面俱到,哪怕一个细微的细节都要想清楚。还记得小时候,东西用完了一定要归到原位,就算没有摆正位置都要重新检查一遍。还有比如写文章的时候,总是琢磨于字句怎么表达更准确,怎样行文逻辑会更清晰。当然,太追求完美也有不利的地方,比如耽误事情的进程,比如太追求细节而忽略了大局,这些都是我需要注意的地方。
还有很多我之前不太明白的事情,经过色彩理论之后终于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好像父母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辈的人教育子女总是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是棍棒式的。我的父亲就是这样,从小哥哥没少挨打,哥哥挨打之后,父亲总是会说:我是恨铁不成钢啊!可是,就算挨打之后哥哥改掉了坏毛病,可是长这么大他也没有由铁变成刚啊。
小时候我不明白,难道是父亲错了吗,父亲是想对哥哥好的,这没有错啊,现在我才明白,哥哥本就是个红色性格的人,喜欢热闹、追求快乐,而父亲是一个黄色性格的人,太追求完美,两个人行为背后的动机不一样,自然是谁都看不上谁。
性格色彩真的很奇妙,帮我们看清楚很多事情,也让我们理解了很多事情。
-
做一个情感中的聪慧女子
2015-07-04
爱情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爱情中的男男女女也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身边的朋友也总是会因为这个问题苦恼,觉得自己的男友不符合自己的要求或者感叹找不到男友。
我和男友相处六年后正式结婚,我们由最初的相知、相恋到相知相守,一路走来也遇到过困难,也遭到过反对,不过我们的感情稳定,彼此互相信任,所以当我们修成正果的时候也会有朋友表示由衷的赞叹。其实,看到身边的亲人或朋友说找不到男友的时候,我作为旁观者清楚的看到她们不过是太挑剔或者不能清楚的认识自己而已。
当我看过吴瑜的这本《真爱并非运气,被爱是中实力》后,那种感觉就好像找到了知己。作者作为情感专家,写的情感问题很有条理性,从这本书也能看出作者是个很理性兼具聪慧的女子。
这本书不仅适合单身的女人看,也适合恋爱期、空窗期,还有过了热恋期的恋人看,大家在本书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现状的一些问题和处理方法。
本书看似是对恋爱中涉及的一些问题的解答,其实读下来以后便会发现,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作为一名女子始终都要做到内外兼修,拥有强大的内心才能经营起自己的幸福。在我们想要开始一段恋情之前一定要清楚地了解自己并且明白要找怎样一个人走过一生,这个人要靠自己的感觉来选择,可能我们会遭受外界的阻力,但是我们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原则。
当我们选择一个人以后并不代表就可以高枕无忧,女人永远要明白,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最值得投资的也是自己,事业不仅是男人的主题,更是使女人焕发色彩的姿色。美丽的女人不仅仅是外在的美丽,更是内在散发的魅力。
做一个情感中的聪慧女子,我们需要聪明再加上点智慧才能让爱情这坛酒越酿越香。聪慧的女子懂得在情感中以退为进,更懂得如何运用头脑和技巧。她们知道强势并不是强大,真正的强大是拥有一颗温暖的内心,懂得善待世界善待自己。
读过此书后会让人对爱情中存在困惑或者隐忧找到一些方法,不过作者贯穿始终的还是对自己的投资和内在修炼,我们要做一个拥有强大内心的聪慧女子,幸福和被爱并不是无迹可寻,主动权也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
坚持着光明前行
2015-09-22
人的一生区区几十年,平安顺利的渡过一生已属不易,如果一生中再经历多多少少的波折,并取得一定的成就那真是难得了,就好比西蒙娜•韦伊,这位法兰西的女院士。
在自传《一生》中,西蒙娜•韦伊讲述了自己从童年起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这位法兰西女士身上那种坚强、坚韧的特性。
二战期间,世界处于一个动荡的时代,很多国家和民众为了抵抗法西斯不幸遇难,能从这场战争中幸存下来实属不易,西蒙娜•韦伊十六岁便被抓入纳碎集中营,亲历大屠杀的恐怖生活。在集中营的生活,特别是女性,他们需要面对很多屠杀和不平等的待遇,很多人由于疾病不幸去世,就连西蒙娜•韦伊的妈妈和姐姐也深受疾病的威胁。没有非凡的忍耐和承受能力,真的很难逃过这样一场灾难。
所幸,西蒙娜•韦伊成功地度过了集中营的生活,迎来了新生。其实,是西蒙娜•韦伊足够幸运吗?我想,更多的是她自身所带的特性冥冥中帮助她度过难关。集中营的生活,妈妈和姐姐还有她都染上疾病,不过,她能更快的恢复健康,足见这个女性身上所带的想要求生并掌控生命的欲望。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女性都有依附于男性的思想,虽然时代进步了,女性得到更多发展的机会,不过仍然没有绝对的平等。一个家庭里面,需要夫妻互相配合,一起经营家庭生活。当西蒙娜•韦伊的父亲南下的时候,母亲放弃了自己的兴趣,然而这并不代表,家庭里面,女性就不需要独立。母亲自身所带的渴望独立的思想传给了西蒙娜,就像作者所说,一个女人有可能做到独立,就要学习和工作,即使丈夫不赞成。
当西蒙娜重获新生的时候,当她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的时候,她仍然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独立的决定。当丈夫的工作走上轨道的时候,她毅然决然选择了参加工作,学习法律。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想到了自己,和西蒙娜相比,我们要幸福的多,她显然要面对更多的困难和压力,除了要得到家人的支持,还要面对三个孩子,照顾他们健康成长,更有检察院的劝阻。所有这些困难都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支撑。结合当下,对于女性,选择做全职妈妈还是兼顾工作和家庭,我也曾经思考过一番,曾然,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关键是要符合自己的内心,选择并无对错,重要的是坚持自己,努力生活。女人最重要的是独立,不仅包括经济上的独立,更包括思想上的独立,我们有能力独自面对生活,更有强大的内心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西蒙娜后来从政,在从政生涯中,值得敬佩的是她利用法律保护女性的权利,努力帮助别人,回馈社会。
二战是世界人民需要牢记的一段历史和教训,如今的世界和平来的不容易,前一段反法西斯抗战胜利60年大阅兵的时候,看着国家的武装军队和装备,我们不能忘记历史,要时刻准备着。抗战老兵用生命告诉下一代人未来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众观西蒙娜这一生,从童年到集中营,再到获得新生组建家庭,最后工作从政,这一生坎坎坷坷充满了传奇和色彩,每个阶段都面对阻碍和困难,然而,她都坚持下来了,这和她自身的坚韧和善良有关,也和她强大的内心有关。
-
文案不仅仅是写作,更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6-05-05
对于写作并不陌生,从小学开始接触语文写作开始便喜欢上了写,写日记、写作文到后来写论文,再加上工作后写方案,写作伴随了我二十多年,我喜欢写,写作能帮助梳理头脑,理清思路。
一直以来,认为写作无非是把想要表达的内容条理清晰地写出来便可,读者能够看懂并明白作者的意图便是达到效果了。上学时期也学习过文章的写作思路,如何设定主题、如何分段、如何收尾。工作以后,我的岗位也需要写方案和报告之类的文案,这些商务写作需要简明扼要地表达出写作意图。
不过,如何能让文案最具说服力,看问题永远能击中要害,还要得益于《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这本书。写作也需要逻辑技巧,这是本书传达的观点。看完本书以后确实受益匪浅,作者高杉尚孝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传授给读者如何写出既有深度并兼具逻辑思考和超级说服力的文案。
本书共分七个章节,由浅及深,由理论到实际讲述文案的写作思路。
第一章:介绍信息的基本概念,对信息理解越深,便可以设计出更优秀的文案。
第二章:学习如何清楚地表达信息,学习表达技巧。
第三章:学习如何设计信息,包括金字塔结论法、摘要法、MECE法等思考表达的技巧。
第四章: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各种问题的类型并设定课题,展开故事。
第五章:用SCQOR故事展开法有结构地展开故事。
第六章:用金字塔结构和解决问题类型故事展开法落实在报告、简报中。
第七章:学习提升文案说服力的技巧。
作者高杉尚孝曾就职于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有着丰富的写作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本书的设计也很有逻辑性。很多职场人士在写作商务文案时,大多会面临没有想法、无从下手、或者无法流畅周密、简洁有力地展开故事的情况,本书不但从基本概念开始讲起,更介绍了很多写作的核心技巧。
在信息分类中,记述信息主要描述事物的情况和现象本身;评价信息主要表达某一情况或现象的好坏;规范信息要求事物应有的状态以及人该采取的行动。也许人们对于信息并不陌生,不过对于信息的分类便知之甚少了。生活中,我们总会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很多信息,有些信息经过别人转述带有个人的主观观点,有些信息经过传播带有某些行为倾向,信息是个基本概念,对于信息的掌握能让我们更加冷静应对信息的本质。
信息是个很庞大的概念,特别是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在信息泛滥的年代,对于信息的分辨和应用便显得尤为重要。本书一开始便详细介绍的信息的基本概念,其实,信息的有效利用不单单在商务写作中有很大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不可缺少。
从我开始接触写作以来,一直认为要想提高写作能力,一定要从写作技巧上下功夫,很多书都会讲一些写作方面的技巧,好比如何组织语言、如何构思想法,只要多写多练一定会看出效果。《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这本书却从更深层次地告诉大家,如何写出更有深度和说服力的文案。如何能更有深度,并不是说文案的写作手法要多巧妙,而是从看待事情的角度上着手,一件事情至少想三层,才能展现思考深度。
时至至今,我更加深刻的明白一句话的含义:商务写作背后体现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刚刚接触商务文案时,老板把项目资料传给我,介绍项目情况并把方案写作要求罗列出来,因为当时并没有太多的职场经历,以为只要把文案条理清楚地表达出来即可。对于文案写作一类的工作也觉得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
后来,跟随一位职场前辈学习,由她带领接触到项目方面的事物,了解客户需求并写技术方案。每次写方案时,她总会先分析一番,了解清楚客户的具体需求才肯下手,并将写作重点放在客户真正关注的节点。技术方案本就是为了解决客户的问题,这和本书的观点不谋而合,所以要分析清楚客户的需求和问题类型才能下手给出解决课题。
说到底,商务写作的目的也是为了展现表述者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如果一味追求写作能力而忽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便会华而不实。
这本书看似针对商务文案而写,不过可以应用到很多方面,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在其他写作方面也很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