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生活的美丽相遇
2012-01-04
文/来颖燕
记得有一则广告语叫做“生活•艺术•家”,看完这本《精巧之家》,更觉得此话耐人寻味。生活是门艺术,如何将家布置得有生活气息,更是门值得细细思忖的艺术。
作者芭芭拉•弗拉纳根是一位顶尖的家居设计师。她的《精巧之家》是一本极具实用意义的书,但其意义绝不仅只是实用。如芭芭拉在序言中所说:“无论我们处在人生的何种阶段,身边都拥有着足够的家用设备。我的这本书不是让读者您丢掉旧有的东西,再一字不差、按图索骥地依照我的推荐重新购置。”
芭芭拉分了六个章节——就寝、沐浴与衣装、烹饪、用餐、清洁与修理、阅读写作与休闲生活来描述家庭必备的98件家居用品,告诉我们如何从细节入手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但芭芭拉的叙述方式很特别,她从追溯这些家居用品的历史渊源入手,进而描述同类家居用品中不同品种的差异,然后告诉你,为了达到你所期望的生活环境,该怎样设计和购置家居用品。芭芭拉的叙述温婉而极具亲和力,更重要的,她不仅在其中糅合了她30年的设计经验,更用一种人文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些在我们生活中已经熟悉到不可或缺却被置若罔闻的物品。于是,我们恍然,原来镜子有那么悠久的历史,开瓶器经典的铜头钢翼螺丝出自一九三零年代意大利设计师之手,而在现代的酒席上用这样古老的开瓶器,传递的是时间可以静止的概念;如何节俭地购置好用的擦手巾,让家里来客人时有条不紊;不同料子的床单对睡眠会有不同的影响,而对床单的关注,是因为“床,是我们身心放松和逃避现实之所”……芭芭拉的文字自由地游走在实用的现实和纷繁的冥想之中,意趣盎然,又不失理性,这种独特而交融的叙述风格和著述理念,让《精巧之家》迥异于其他介绍家居设计类的书籍,没有单向度地将家居用品定义在实用的层面上,而是赋予了它们以温度和文化内涵,散发出别样的光晕。
对于家居用品和布置的关注和追求,传达出的是一种精致生活的态度,更代表着一种“爱生活”的人生态度。中国有句古话:“道在伦常日用之中。”如果你有心,往往会在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中,领略、享受和理解人生的种种滋味,会在凡俗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众多“美丽的相遇”——香浓的茶点与精美杯盏的相遇,洁白的餐巾与丰盛的晚餐的相遇,典雅的书橱与木质相框的相遇……
李泽厚先生曾经把对于现时日常生活细节的关注和热衷概括为一种“乐感文化”——“ 你的日常世俗生活中的种种滋味,其实并不寻常。……你可以在那些极端琐细的衣食住行和人情世故中,在种种交往活动、人际关系、人情冷暖中,去感受那人生的哀痛、悲伤和爱恋,去领略、享受和理解人生……”于是,看似只是点缀和陪衬的生活细节归置,其实贯穿着一种人生的态度,有大意存焉。
虽然《精巧之家》的谋篇布局有些零散和琐碎,但或许这更接近了日常生活的特质,而仔细读完它,我发现自己获得的不仅是现时该怎样重新布置家居的启示,更是一种“乐活”的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