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时务者为俊杰
2010-05-09
作者Michael Lewis曾著金融界非官方权威书籍《Liar‘s Poker》来纪录90时代末索罗门兄弟起落始末。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是个金融的工作者,爱好者,在向金融业努力的大学生,都得把那本书好好读过一遍。想当年我也是在做实习的时候抱着憧憬的心情把它当作金融业指南来看。时隔多年,Michael Lewis的身份虽已是著名作家,但是恐怕在他的职业生涯里,很难再有哪本书能够超越《Liar’s Poker》,包括这本《The Big Short》也是。
最近出了很多讲次贷风暴的书。而这一本的特别之处是它的切入点是四五个在次贷中大赚的人物,比方说粗鲁而对所有事情永远持着怀疑的证券分析师Steve Eisman,贪婪而令人反感的交易员Greg Lippman,还有半路出家在车库里创建对冲基金的毕业生Jamie。 而吸引我买这本书的,是在《名利场》杂志里的一片关于那个只有一只能使的眼睛的医学博士Michael Burry的摘选。甚至让我想起讲述诺贝尔经济学得主博弈学家John Nash的《A Beautiful Mind》。Burry先生从小就知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也许正是那只不能使的眼睛,让他有了自信去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事情。读医学是为了自己的眼睛,而兴趣是在选股。在做实习医生时每天轮15个小时的班,竟然还会花上3个小时写一个选股的专栏。从有天赋的选股人到自己投资到做对冲基金,Michael Burry无疑是赶上了好日子。而因为在选股的过程中发现诸多信贷公司的问题,他从而发现了用CDS来赌次贷市场的大跌。比别人的故事更为传奇的是,从始至终,他从来都没有过任何人的帮助,而是完全靠自己的判断。老实说,我觉得Mike Burry的那一段就是全书最好看的部分了。也许是因为作者自己的在金融业半途而废的经历,让他特别同情金融业里特立独行的那类人,也更擅长描写这些人的故事。相比之下,比方说Grep Lippman那部分就没有那么生动了。很明显没有第一手的采访,不免让此书有了一点偏差。
一本好书应该是怎样的呢?相对于一个好的纪录者,Michael Lewis更像一个好的作者。纪录者需要全面地毫无偏见地纪录一个事件,而好的作者只要讲一个好的故事就可以了。无论怎样,作为一个作者来讲,Michael Lewis还是很敏锐的,至少他及时地纪录了一个极剧时代性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