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出版的A Year In Marrakech,2006年出版的The Caliph's House,两位英国作家分别记录了自己在摩洛哥一年的生活。相隔半个多世纪,这两个英国人眼里的摩洛哥依然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对这里人的懒散狡黠无可奈何,也都喜欢某些不同于西方世界的东西,更原始,也可能更真实。
The Caliph's House很有阅读乐趣。Tahir Shah组织了主次两条线贯穿全书,主线是他在Casablanca新购大宅的漫长装修翻新工程,次线是一个心灵寻根之旅,他的祖父在摩洛哥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Tahir寻访了祖父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和产生交集的人。装修工程充满了哭笑不得的奇遇,随时处在烂尾的边缘。Tahir有不大寻常的身份,他的祖父是FreeMason,自己是作家和电影制作人,家族有先知血统。但他在书里,成功地把自己包装成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小白兔,人傻善良钱不多,经常被人占便宜,很是让人同情。比如三个护院中的一个人家里遭遇了强拆,Tahir接纳了他全家来大宅暂住。几天以后,另外两个护院向他表示,自己家也被拆了,并且已经想好了各自在大宅里的栖身之地。虽然这两家怎么看怎么像自己动手拆的房,Tahir还是让他们都搬了进来,于是家里瞬间多了鸡飞狗跳的二十几号人。好在Tahir找到个得力的管家Kamal,这个人很是神奇,似乎有办法解决所有的难题,解决的办法又都是剑走偏锋。他从不去正经商铺采购东西,在所有行业都有亲戚熟人,家中似乎曾经显赫一方,生活里又处处透着颓唐。有点儿像京城的顽主。
A Year In Marrakech的作者Peter Mayne和Tahir比起来是真穷。一年之后,Tahir的豪宅落成,Peter却是因为钱花光了,不得不离开Marrakech。Peter到Marrakech似乎是在寻找什么,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或是一个可以刺激他创作的新环境。他的书里没有刻意安排戏剧化的情节,选择了简单平铺直叙一些经历。在结尾时候,Peter安排了一个欧洲朋友出场,此君对摩洛哥历史如数家珍,第一次到Marrakech就当起了Peter的导游兼城市讲解员。说实在的,这位仁兄的历史总结非常精炼到位,只是放到书里显得非常突兀。这也是Peter要的效果,他要了解的是这里的普通人,而不是能映射到三五千年编年史里的三五个古迹。
这两本书,描述的都是英国人眼里的摩洛哥。这里的人想方设法占你便宜,但并不贪得无厌,自有一套准则和逻辑。他们经常说Insha'Allah,If God wills,所以生活充满了不确定,take it easy,别较真。Promise is the cloud;fulfillment is the rain。他们不知道什么是deadline,但给他们时间,你可能看到充满匠心和生气的作品,Insha'Allah。他们在斋月会变得性情异常,他们都相信房间里的精灵,因为古兰经是这么说的。这是一个熟人社会,缺木匠,一定要找三表舅二姨妈的外甥,永远不要信任拿着蓝翔特优毕业证书的骗子。女性人物乏善可陈,Peter书里有个敢于给男人下药的女邻居,Tahir的第一任女管家卷了笔钱跑路,还匿名举报Tahir是恐怖分子,她的梦想是在网上找个美国人嫁了。
书看完了,摩洛哥对我还是一个谜。
The past is best left to itself. I find that when it touches the present, it vanishes like a forgotten dream.
-
麻烦您给来个不甜的
2012-07-17
(随笔,非典型书评)
今天,我们对于网上免费的资源已经习以为常,同时又依然坚信网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是不是有点矛盾?
免费!Free!互联网出现之前,大家都琢磨这事too good to be true,一定是奸商的阴谋。确实,buy one get one for free这种口号,蒙不了几个人,更多是在心理层面起作点用。送试用装这种小打小闹,除了对真正的鸡贼,一般也勾不起太多兴趣。
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免费商业模型,是富二代Gillette的发明。这哥们发明了一次性安全剃须刀以后,郁闷地发现完全卖不出去。于是乎不知哪来的灵光乍现,想出了送剃刀卖刀片这个天才的主意:一次性出血以后,再慢刀宰上了套的用户。今天的入网送手机,便宜的play station,都是这个路数。但有一点,这个后期细水长流的产品,一定是要自己家垄断的。所以,你应该没见农夫山泉送过饮水机。
最早的广播工业走的也是类似路线:每一台收音机的价格都包括了license的钱。买了收音机,就可以免费收听节目。不过,这招并没有持续性收入,很快按月交钱的方案就出炉了。今天以BBC为代表,很多欧洲国家还在收广播电视的license fee。这些频道有个共同特点,基本没有广告。显然,那些不要钱的台,就是靠广告养活了,以致有些台令人发指到在广告间插播点电视节目。
这种third party subsidy,终究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商家的广告支出当然算在成本里,反映到价格上。有意思的是,互联网盛行以后,有线电视公司出现走高端路线的趋势,提供有偿的高清影视和体育直播,而且还真心不便宜。
是的,拼免费资源,谁与互联网争锋呢?广告以外,互联网上至少催生出两种新的免费模式。一个叫freemium,依靠大量免费用户获得市场占有率,然后靠少数收费用户盈利。急切在网游里迅速出人头地的,不满足于普清版毛片的,认为vip级别邮箱功能有用的,都在为这个模型存在做着贡献。另一种,似乎不能叫商业model了,wikipedia,web2.0时代用户提供的海量信息(对其他人有价值的信息),都在此列。这帮网络活雷锋,在乎的是个人满足感和价值实现,谈钱就俗了。
互联网巨头们似乎还主要是靠或计划靠广告赚钱。Google的优势是得天独厚的,他们手握几乎是无限量的用户和网页信息,定点投放广告效率极高,以至于它财大气粗到鼓励工程师开发免费好玩的应用,不用考虑市场和盈利。Facebook还在琢磨怎么放广告不会太碍眼。微博和twitter上每一个有百万以上粉丝的ID都有巨大的广告潜力。当然,名人们还是爱惜羽毛的多,随便放广告掉粉肯定很严重,目前我就见卖书卖音乐卖电影的敢玩命吆喝(采样很有限,我也就关注这种名人)。
移动互联来势凶猛,直接把苹果从革命党推上了执政党的位置,反过来,说是苹果启动了移动互联时代也不过分。App store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盗版,相似的应用,你能找到免费的软件,但更好用功能更强大的HD版本是收费的,破解版不再盛行。事实上,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愿意掏钱来买这些应用:它们物有所值,一顿午饭的价格可以换来更好的体验和省去不必要的麻烦。另一点同样重要:付费相当容易,基本是one click away。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付费如此便捷,免费心理学的原理依然适用:免费和几乎免费之间还是有着一道坎。我花在一块钱买来的杂志上的时间,比免费下载的要长很多。可见一个evaluation,在付款这个动作之前就已完成,我要至少看到点真感兴趣的内容,才会去考虑花,哪怕是一块钱,来得到这个产品。
至于,互联网对图书,唱片和电影业的影响,就个人来说,我愿意也正在花钱去买实体书,进电影院,听演唱会。至于,钱花在哪些书和那些电影上,信息主要来自互联网。同时,我也下载免费资源,并希望未来这些免费资源不会消失。
归根到底,免费的互联网资源源自于超低成本。硬件上,cpu,存储体,带宽成本不断下降,以至于marginal。Google机房主要的成本考虑,是电费。这是免费的基础,也是互联网business独一无二之处。如果其他商品可以达到同样的marginal成本,免费也不是天方夜谭。比如,在传说中的共产主义时代,物质极大丰富,大概那就是个免费的时代,按需分配嘛。
显然,我们离那个时代还很遥远。所以,当你想要一个免费的西瓜时,能做的就是远远听到"西瓜!不甜不要钱!"的吆喝,赶紧凑过去,跟卖瓜师傅说:麻烦您来个不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