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只是碎片
2015-11-12
总署:本书叙事较为笼统,翻译也不是很到位,有些地方看得人很迷惑。
印第安人因新技术的传入,废弃了自己的生产资料,进而丧失了经济主权,再加上传染病的流行,逐渐走向灭亡。
大航海时代的一张画面应该是拿着书本的船长,踏在远洋舰船的船头,带着面对未知的勇气,破浪前行。
人们通常更关注有型的发明创造,但无形的智力发明也是伟大的,例如复式记账和公司模式。
英国殖民的方法是通过经济渗透,乐于将国内的囚犯、失业人口清除出英国;而法国、西班牙喜欢全面控制,移民需要国家批准。
本书第一章可以看到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荷兰、英国相继崛起的整个过程,哪些因素如何促成了这一现象。
例如“20%的富人掌握了2/3的财富,最贫穷的人口只占了1%的财富”,这样的论调往往没有考虑时间因素,试想一名出入社会的年轻人,能有多少积蓄,但这不代表他生活窘迫,只是他的财富尚未随着年岁的增长而得到积累。
为了以后的富裕日子而宁愿忍受暂时的不便和风险,既是这代移民也是接下来200多年中数百万移民的共同特质。这一特质在美国经济史上产生了深渊的影响。
保有某种经济优势的人,不论有多么“不公平”,在政治上总是竭尽全力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论这种优势是有权从别人的劳动中获益,还是有权从不必要的关税保护抑或免税中获益,其实都毫无区别。因为少数人的优势是大而具体,而处于不利地位的多数人的优势却是小而隐蔽的,所以在这样的政治争夺赛中少数人常常胜过多数人。家人之间的争吵常常就是这样,吵得越厉害,就越不会努力地站到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只顾着发泄越积越多的怨气。
人们创造了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创造的条件不是自己选定的,而是在直接遇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卡尔·马克思
思考:做任何事都是如此,逆流而上虽然勇气可嘉,但往往失败告终,必须顺势而为,随波逐流。
思考:观察美国独立战争中,双方对平民的太多,一个比一个恶劣,设想当时,如果英国军队也有“八项注意”,搞好与民众的关系,也许战局很有可能不同。但是当时的英国指挥官很难有这样的观念,无论哪个时代,一定会有一些隐藏在常人观念中根本性的错误,如果能抓住这些点,加以改善,也许会获得成功。
思考:观察英美议和后,英国政府对美国实施的经济报复,取消优惠关税,减少从美国进口商品,但美国对英国来说是利润丰厚的市场,英国商人迫切希望收复失地,导致英国政府的行为并不奏效。政治与经济活动往往就是这样,像跷跷板一样,按住这一头,另一头就会翘起,经济规律就像流水一样无法阻挡。
汉密尔顿对人性也有精到的见解,他相信在人世间只有个人利益才是人类进步最强大的动力。他要建立一种体制,一是把个人对私利的追求同美国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而是当人们追求自己的私利时,这种体制也可使经济活动免受人们自私的做法的拖累。
思考:不必担心新的工艺或工具使工人丢了饭碗,新增的需求往往超过价格的下降或生产速度的提升。
思考:即使是美国,其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也不是一开始就道路坚定,清明公正的。而是在一次次改革中不断清除积弊。历史不可能是完美的,而是在各种错误中不断改进革新,从而不断发展。
垄断组织和其他人一样,想要实现的是利润最大化而不是价格最大化。降低价格、刺激需求,同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常常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