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能够避免
2013-12-27
在过去几十年间,金融领域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发展和变革。但是这些进步带来的经济发展本身并无法确保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巨大的经济隐患和收入分配不公等诸多问题弥漫在当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面对上述诸多风险,人们迫切需要一种高度保障的制度,以帮助他们在遭遇风险时得到更好的保护。对此,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罗伯特•席勒在《新金融秩序》一书中针对如何应对金融风险,提出了恰当有力的解决方案。
在书的第一章节中,席勒对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做了一个历程回顾。他指出,5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革新,全球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身边的风险越来越小。在他看来,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面临了许许多多的经济风险,这些风险时刻都在威胁着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工作、住宅、社会乃至国家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现有的金融制度对这些风险却是束手无策的。因此,他提出建立21世纪金融新秩序是大势所趋,并在书中针对金融业、融资市场、保险业、税收、社会福利和国家合作提出了金融风险6大理念,旨在通过这些新型金融工具让更多的人共同承担经济风险从而分散和减轻这些风险。
席勒指出,这种全新的风险管理文化与信息技术手段紧密结合在了一起,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对实现现代化金融体制有着异乎寻常的重要意义。它的出现一方面使我们能够将风险管理的手段系统化,另一方面还能为我们分散风险,打造内容丰富的数据库。以前需要通过高薪雇佣专业人员来完成的工作,在新技术的帮助下都变成了简易廉价的工作。这一系列叹为观止的技术创新都将给人类历史添色不少,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重大改善。因此,席勒认为,在未来某一天,令人束手无策的风险将会终结于这些技术创新。
在席勒所构画的二十一世纪新金融秩序中,每个人的生活都会随着不确定性的减小而得到改善,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也将变得更加安全。当意识到风险负担减轻,生活有了稳定的保障之后,所有人都将比以前更具备冒险精神,在从事各类活动时也更有动力,最终这个世界也将成为一个充满更多希望的世界。
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阿克洛夫曾对《新金融秩序》一书做出这样的评价:“在书中,他提出创新型风险管理手段不仅能提高富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改善穷人和中产阶级的生活状态,我们能够针对生活中面临的各种严重风险进行投保。可以说本书预示了未来这个实际中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
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和变革时期,现有的经济体系还亟须得到完善。席勒所提出的金融新秩序,对我国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控制金融风险,确保经济安全无疑也具有参考价值。
(未经本人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