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意如何
2013-09-13
八十年代意如何
我是80后,但80后并不是80年代的记录者,因为如我对所谓的80年代几乎是没有印象,那是怎样的时代,不得而知,我只是出生在80年代而已。后续阅读查建英的《80年代访谈录》,才暮然发觉:80年代的人还是很有个性、很有一套的,当时有星星画展,有朦胧诗,有寻根文学,也有摇滚。那个年代给人的感觉有些类似于五四,带有启蒙的色彩,因为国人经历了封闭、动乱的十年文革,在普遍无所适从的情况下,停止文化革命,开始渐渐摸索着回归正常的轨道,国门打开后各种思潮是扑面而来,另外80年代距离我们现在还很近,感觉近乎于门前,是一个余温尚存、仍可触摸的年代。
柳红这本《八十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充满了理想主义情怀,为我们打开了经济学人这个团队在80年代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风云际会,蔚为大观。有些历史对我们来说近乎闻所未闻,有些人物对我们来说近乎遗忘陌生,有些行为对我们来说近乎胆大妄为,有些风气对我们来说近乎不可遇亦不可求,但他们却实实在在的发生过。
让我们看看这些经济学人面对的是怎样的环境吧:国门由封闭转为开放,但各种限制仍在,诸般风险尚存,所以每个人的探索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都是在亦官亦民的边缘上模凌两可,都是在走钢丝,所以有人对莫干山会议的组织者张钢说“出了事,我们都可以脱身,你张钢跑不了”,张钢的回答很悲壮,也有些许无奈,“没什么,就是把我打倒,我也没有半截砖头高”(P432页)。
面对这样的环境,经济学人的老中青三代全部参与,各自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参与探索,加入讨论,老一代的经济学家孙冶方、薛暮桥、蒋一苇、马洪、杜润生都是党内的老计划经济,但是却老而弥坚,能够反思自己的过去,把自己亲手建立的计划经济体系推翻,从质疑到转变,而且大力提携新进,主动为中青年铺平道路,这样才有了周其仁、张维迎、华生、黄江南等一大批的年轻人,走上时代的舞台。第二代的吴敬琏、刘国光、赵人伟、乌家培更是纵贯中西,通过到美国的访问求学,西天取经济学的真经,同时又延请到科尔奈、布鲁斯、奥塔.锡克等人到中国讲学,他们是接上了现代经济学的轨道。第三代人员众多,有改革四君子,有脚踏实地的农发组,有现在如雷贯耳的名字,还有更多在学界、政界、海外继续关注中国经济的人。
这个年代里,英雄不问出处,“素昧平生,一举手一投足,就瞬间认同,就拍肩膀,就是哥们儿,就有共同语言”(P411页),真真是开风气之先,这些回城的知青,对中国的现实有切身的体会,对整体经济形势有大胆的预测,对解决难题有不同角度的解决方案,见面就谈国家大事,而且这些人可以直达天听,直接与中央对话,且敢于直抒胸臆,看看这段吧,“80年代有一次杜老到中南海汇报粮食问题,同去的高小萌拿出数字模型证明,中央手中只要保持1280亿斤粮食,用保护价收购,剩下的所有粮食可以完全放开,取消粮票,市场化经营。一位中央领导说,你们年轻人还这么保守,中央留1000亿斤足够了,剩下的全放开。话音刚落,一位青年很冲动的说,你们中央想什么呢?我们提的数据是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与反复测算得来的,不是拍脑袋。这位中央领导马上走过来,拍着他的肩膀,和颜悦色的说,你们慢慢说,我仔仔细细听,好吧”,好吧?
正所谓:
八十年代意如何,三代共谋理想国。
步步维艰担道义,处处探索为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