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里的个体与国家
2016-01-25
我说自己曾经想过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从农村小学,镇上中学出来的学生,我很想回过头去研究研究镇上中小学学生的生活和整个教育状态,但是我不知道自己去研究这个现象的意义何在,大概是因为自己经历过这一阶段,所以多多少少知道人们在其中的处境,考试的压力,读书无用论的盛行,学习动力的缺失以及非常严格的整个学校管理体制。觉得里面有很多故事可以讲述,也有很多问题可以去思考。
Educating the Chinese Individual,讲述的几乎是同样的一个群体。浙江某个城市某个镇上的一所寄宿制高中所发生的一切,教师严格的管控,学生的抵抗,班干部的矛盾,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同辈群体文化,教科书所呈现的意识形态,学生会选举的民主实验以及其中的悖论,家长对读书的重视以及读书无用观,学生高考的压力和对未来的迷茫。凡我所经历的种种,大家所经常谈到的各种现象,书中都给了非常好的描绘和呈现。书中的种种论述很精彩,虽然现象还是那个现象,可是因为加进了整个社会系统、国家的视角,我们就能看到那里面的张力。书中的几个标题也都颇为有意思:如discipline and agency; text and truth;hierarchy and democracy; motivation and examination;dreams and dedications等等。
全书有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按我的理解,就是整个中国的学校教育体系是在培养什么样的中国式个体以及身处其中的教师和学生对此如何回应和经验,他们和整个体制的妥协、抗争,他们的agency是怎么体现在其中的。作者给了一个更为宏大的主题,就是研究一个新的neo-socialist教育系统在中国的出现,以及学生的个体化如何挑战和加强了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文中最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和《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书得到的结论几乎一样:这个系统下所培养的个人更为关注的是个人的利益而极难去考虑他人利益的损失。换言之,民主社会所基于的基础,即对他人利益的关注和捍卫在中国社会里是欠缺的。但是如果从一个政治哲学的视角来看,对他人利益的考虑和捍卫所依赖的是一种同理心和公正感,而这种同情心和公正感几乎是人与生俱来的,哪怕不是与生俱来也是可以去培养和唤起的。一个好的教育体系或者社会能做的大概是唤起这种同情心和公正感,以及提供一个系统能够让这种同理心和公正感得到表达。不过人类学的另一个考量是,人类的文化影响如此之大,在一个不鼓励去联合他人的文化底下或者刻意隔离个体和个体的文化底下,让教育系统做出改变实在太难了,更何况整个教育系统就是文化的产物。这里面的难题大概就是每个做学术的人所要去努力改变的现状。
另一个感受是重新理解了个案研究的价值。本书的研究是基于一所寄宿制高中。作者通过不断交代这所高中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把其中的一些现象和其他研究或者整个社会背景联系起来,从而扩大了这项研究所能渗透的范围。正是通过和已有研究的不断互动,作者拓宽了个案研究的价值,书里谈的已经不仅仅是某所高中,而是很多这所高中有类似背景的学校,从而可以涵盖到了整个中国。所以,个案研究的问题从来不是我们只选择了一个案例,而是怎么样勾勒出这个案例所能推广的范围。选择精英学校也好,选择普通学校也好,这些学校都有其被选择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