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的背后
2010-02-21
断断续续的看完了《郎咸平说:热点的背后》,幸亏这本书是分章剖析一些经济社会热点,所以不至影响其连贯性。这些热点包括房地产、股市、次级债、人民币升值、美国大选、香港教育甚至像《士兵突击》这样的文化热点,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介绍的美国人对股市监管采取的“有罪推定”的措施,在我们看来那简直有些太“霸道”了,诚如作者所言:“没有一个好的监管,就不可能有一个好的股市。”我就纳闷为什么中国不这样严格的监管呢?谈到房地产,郎教授一针见血的指出廉住房以及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关键问题是分配过程是否干净、透明、公平、公正。另外郎教授对文化传播亦颇有见地,他说:“什么是文化艺术的精神?那就是文化艺术要反映当代人民的心理困境。”并由此引出中国青年成功机会太少的论断:“说年轻人浮躁,我不完全认同媒体这样批评……(问题)在于现实社会成功机会稀少。”而资本主义的灵魂不是市场经济,而是“严刑峻法的法治化游戏规则”。
本书中比较经典的“郎氏语录”还有:
老百姓认为经济要萧条了,就百分之百萧条。因为你认为萧条,你的行为一定导致萧条。
美国的立法精神是什么?就是国家给民众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防止下一代美国人滋生不劳而获的习气。
这是一个企业家应尽的职责——不要为自己的后代子孙谋利,而要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民主是这些国家成功的结果,而不是成功的原因。
一个没有规则的分配叫“捐献”,而一个有规则的分配叫“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