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为湛庐文化创始人、董事长韩焱为《塞氏企业》撰写的阅读手记。
这一次与《塞氏企业》的重逢,恰逢我在欧洲老城布拉格,在这里,更能让人体会到时间其实是以百年来计算和展现的,而非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分钟和小时。活在当下,直面现实,其实是身在当下,行动在当下,而思想和视野要放眼未来。平衡而有精神内核和远见的发展观,才是有价值有生命的。改变,从重组自我开始。
这本书传递的管理理念,让我仿佛看见了湛庐的未来
图片拍摄于布拉格
-
新作还是“心作”
2008-04-01
《企业的人性面》自出版以来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不断受到来自各方的高度赞扬——它被看成是最重要的管理著作,学者的理论标准、从业人员的行动手册。该著作甚至对彼得•德鲁克、沃伦•本尼斯等管理学大师也影响颇深。
此次出版的《企业的人性面》大有来历,它是斯隆管理学院资深学者格尔圣菲尔德特别编辑的注释版。在这个版本中,除了重现麦格雷戈的经典著作外,格尔圣菲尔德特别在书中加入了注释以及埃德加•沙因、沃伦•本尼斯等管理大师在不同时期为《企业的人性面》所写的题序。这些注释和文章字字珠玑,不但可以让读者了解其他管理学大师与“XY”理论的激情碰撞,更能纵深的理解麦格雷戈的理论为企业及学术界带来的影响。
为了更好的使中国读者学习体会这部经典名著,我们邀请了清华大学管理学院的杨斌博士作为本书的主编。他除了对译文提出了专业的建议外,其写的“主编的话”更是精辟入里,值得一读再读。
这里,我们衷心的希望读者在通读完全书后再反复阅读“主编的话”以及沙因和本尼斯所写的序言。让这本经过半个世纪的晕染,在特别策划、编辑下的著述在您的身上发挥最大能效。
-
关键时刻MOT
2006-05-23
最近整个用友集团在实行“MOT”培训。
MOT课程是为改变企业(公司)人员的行为模式而设计的课程,主要专注于传授如何将自身的价值在与客户的交流过程中传递给客户。
这个课程最初来自于IBM内部员工培训,这也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IBM转型的一大成果之一,帮助IBM成功的走向了“IT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MOT课程专注于传授企业员工如何主动聆听客户的声音以及如何在与客户的交流过程中为客户创造最大的价值。利用了“四步行为模式”:Explore(探索)、Offer(提议)、Action(行动)、Confirm(确认)。通过运用这“四步行为模式”,在与客户的沟通中创造最大的价值。
MOT中最经典的结束语:
“Can you?”
“这是我目前所能够想到的了,您还能够想到其他的吗?”
-
一线员工创造着“奇迹时刻”或“痛苦时刻”
2006-05-20
20世纪80年代,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总裁詹•卡尔松写了一本名为《关键时刻》的书,讲述了他如何在三年内,将年亏损几千万美元的航空公司转变成世界上最成功的公司。
在书中,他说每当一个客户或潜在客户来与你公司接洽时,那就是一个“关键时刻”,也就是最终决定你的公司成功或失败的时刻。每个时刻都有可能成为“奇迹时刻”或“痛苦时刻”
仔细想想,无论是接听电话时还是给客户邮寄信函拼写他们的名字时,每个时刻我们都可能在客户头脑中留下持久的印象。
哪些人每天在世界各地代表我们接待着客户?他们在创造着什么样的“关键时刻”?这些时刻真的能决定我们企业的成败吗?
昨天我去邮局时,经过一辆货车。那辆车属于一家给大型商店设计图纸的公司。我通常不会注意到这种车,但这一次,我却忍不住停下来。那是一辆闪亮的奔驰货车,车身上没有一个泥点,玻璃上也没有一点瑕疵。车的侧面是公司的标识。那是多么出色的标识啊!色彩鲜明、颇具创意,普通行人都禁不住驻足观看。实际上,我当时觉得那根本不是一个标识,而是一件艺术品!
然而,它却有个缺陷:公司的名字写在车身上,却没有联系电话,甚至连名字也起得平淡无奇。尽管这辆货车外观奇巧,但那家公司的名字却平淡得让我拒绝记住它。
我知道有另外两家公司需要这家公司的服务,于是我敲了敲司机旁边的车窗,想索取一张名片。我问,“打扰一下,您能给我一张名片吗?”,司机却说“对不起,他们没给我名片,我只是个司机。”“好,那您能不能给我留下贵公司的电话号码和联系人姓名呢?”这位司机很想帮助我,可是却无能为力,因为他的车上没有纸笔。三分钟以后,我忽然想起他可以打电话把我的情况告诉公司总部,可是已经太晚了。那辆货车已经开走了,我也忘记了那家公司的名字。就这样,那家公司的两个利润相当丰厚的生意机会在一瞬间消失了。
于是我想,其实那家公司可以不花一分钱做广告就能扩展业务的。他们可以先训练每个接触客户的一线员工抓住随时出现的商机。那些员工(比如这个司机)至少每周要穿着公司制服在人群中穿梭四十个小时。他们应该总是穿着崭新的制服,衬衫背面写着,“如果您需要联系我们,请向我索取电话号码。我们将向您提供出色的服务。”公司应该在货车上放一些宣传册和名片,每次货车离开总部前都要检查是否带了这些宣传品。公司以这种方式获得业务机会后,不但销售部应该和该客户进行联系,最初见到该客户的那位员工也应该在第一时间和客户联系。
如果你把自己的经营看作是成千上万个“关键时刻”的集合,你就会取得超乎寻常的业绩。
-
如果随时都是关键时刻(MOT)
2006-05-03
您有这样的经历吗?
1)“对不起,我是你们的老会员了,今天没有带会员卡,我可以告诉你名字,仍然可以打折吗?”
“对不起,先生,这个事情,我无法决定,要问我们经理,可是,经理今天不在。”
2)到电话公司去交费,你也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营业员冷冰冰地说:
“号码多少”,你报上号码,
“89块。”你交了钱,取回找零和发票,离开。
整个过程中,你和营业员的交流不超过十个字。你会认为这是一次愉快的经历吗?
您有这样的经历吗?
1)一个大客户的第一张订单经过市场、销售、生产各个环节的艰苦努力总算交货了,但某个小小的环节未能把握好,这个客户从此一去不复返。
2)客户电话老也打不进来,等待了一次又一次终于放弃了;客服人员成天接电话,连上洗手间都没工夫,还成天被投诉态度不好。
3)客服和销售人员两头为难:满足了客户的要求公司不干,不满足客户的要求就更麻烦。干脆躲着客户不去见面,有为难的电话尽快收线挂机。
4)客户调查反映公司员工态度很好,可就是不解决问题,光态度好有什么用啊?
类似的对话,类似的场景,只要你有机会接触那些以服务为主体的企业,比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招商银行,中国银行,海南航空,中国国际航空,或者海尔,联想,华为,IBM,戴尔,惠普,或者雀巢,光明,宝洁,无一例外都会出现。无论你是客户,还是企业的一线服务人员,在面对客户的工作中所遇到的那些点滴的小事,在这里都有一个高度的,准确的概括的词汇,一个商业社会无法回避的,全新的成语,那就是:Moments of truth——关键时刻(MOT)。
“Moments of truth”这一观念在全球企业界的流行,和前北欧航空公司(SAS)总裁卡尔森的一本同名著作有关。1986年,卡尔森写了《Moments of Truth》一书,记录北欧航空公司起死回生的传奇故事。这本书对于“以客户为中心”理念的确立具有极大的影响。什么叫“关键时刻”?卡尔森形容说,在一年当中,每一个北欧航空的乘客平均每人接触五名员工,会对北欧航空公司产生五次印象,每一次十五秒钟,总共五千万次。而这五千万次的“关键时刻”决定了公司将来的成败。第一线员工,才是众多十五秒关键时刻中的关键人物。要做到真正的客户导向,公司必须彻底改变第一线员工的角色。不仅仅是销售人员在接触客户时,还有市场人员在接触媒体时,售后服务人员在接触顾客时,每一个时刻,当与人发生接触的时候,都是组织的关键时刻。
牛顿通过做实验得到的科学观点和结论可以启发后来的科学家,但是后来的科学家并不需要一定要重复牛顿的实验。卡尔森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提出“以客户满意为企业经营的第一目标”的代表性口号就是:关键时刻(MOT)。当时这个口号还略显陌生,但是到了21世纪的今天,经过了太多的洗礼的企业,那些接触客户的企业员工,中层领导,那些董事会的成员,总经理,CEO们,再听到《关键时刻(MOT)》这个四个字组合成的词组可能不会陌生了。也许由此你可能认为,我们现在的企业非常重视客户服务,非常重视客户的感受了。我们要求服务人员以客户为上帝,以客户的需求为第一需求,我们已经做的很好了。然而,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观点:中国的消费者有他们特殊的情况,你给予他们再好的服务,他们也会被低价格的同类竞争产品所吸引,中国的消费者没有忠诚意识,中国的消费者不成熟。所有这些说辞,都暗示着一个结论,即使强化一线的客户服务,仍然无法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因为问题出在中国的消费者身上。于是,中国所有大众类型的企业,如银行,电信,邮政,交通运输等等,都存在着大量的投诉,客户不满,也因此,我们才会有各种各样的标兵。但是,我们仅仅有一个,两个这样的典型。而《关键时刻(MOT)》,卡尔森给我们展示的全面地,系统地提高2万名一线人员的服务水平的流程和步骤,以及一些价值高昂的企业内部管理方法都展现在这本的图书中。
20世纪80年代,欧洲航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要在众多强手间脱颖而出并非易事。卡尔森没有采用他曾经熟悉的价格竞争手段,没有采用消减成本的手段,他认为问题的实质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服务行业的竞争就是服务,客户满意才是最关键,最关键的核心。
当时,拥有数万员工的北欧航空公司常见的现象是,所有的人都显得忙乱异常,管理人员有抓不完的检查、监督与控制,忙于各种会议、报表和报告。“正是这样,我们忽略了顾客的感受”,卡尔森问道,“谁留意了顾客的真正需求?”请读者扪心自问一下,这些现象在中国的服务领域的企业中是否并不陌生呢?
客户匆忙赶到机场,发现没有带机票,回酒店取机票一定会错过航班,将这个困境解释给更换登机牌的服务人员,你认为她,或者他会如何处理呢?当你思考的时候,不能忽略一个前提条件,尽量不违反航空公司的严格的制度,尽量让客户理解并且满意,如果你是服务人员,你会怎么做?
《关键时刻-MOT》揭示了,这个39岁走马上任的CEO如何为自己的一线员工可以完美地处理这样的小事而自豪,这样的小事被卡尔森——航空公司的总裁归类为“关键时刻(MOT)”。也正因为此,在仅仅1年的时间,北欧航空公司就扭亏为盈,从亏损800万美元到获得毛利7100万美元。两年后,北欧航空公司被评为“欧洲最准时的航空公司”。在美国,英国,法国等许多国家的航空公司集体亏损,业绩一致下滑的同时期内,北欧航空公司取得的这个业绩是具备强烈的反差的。
作为推动中国人民独立自主,改善生活水平的一代伟人毛泽东说过一句话,完全可以用到企业的服务领域:“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我们为了提高大众的国民素质树立了太多的榜样和典型,我们有劳动模范,我们有三八红旗手,五一劳动奖章等这些荣誉,我们的目的与卡尔森是一样的,然而,由于方法的不同,导致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我们擅长的是号召、动员、挥师、群情激昂、一呼百应的感性运动。但是,我们仍然仅有那么几个标兵,几个榜样,他们的优秀的地方不能被量化,不能被严格的动作分解和工作内容描述,不能将美好的理想分解为具体的目标,将具体的目标分解为具体的步骤,将具体的步骤分解为可以看到的动作。
但是卡尔森通过“关键时刻(MOT)”的概念来演绎执行层面的分解,有了分解的具体的动作,就有了让多数人快速掌握的方法。因此,并不一定要群情激昂,也可以实现每个人都做好事,而且基本上在工作时间都做好事。这也许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同阶段的达到目的的不同的方法论吧。《关键时刻(MOT)》不仅是方法论,而且是从概念到实践,从实践重新提炼浓缩为新的概念,从公司的基层到中层到高层,把握关键时刻(MOT),迎接关键时刻(MOT),让关键时刻(MOT)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元素,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关键时刻(MOT)》是一个概念,是一个战略,现在他是一本书,包括了战略,包括了概念,包括了细节,包括了那些生动的,来自一线的故事,故事中有矛盾,有挑战,有冲突,这就是随时随地可能出现的关键时刻(MOT)。
-
改变一切的力量
2008-07-20
世上的每个人都想拥有影响力。可以用来改变他人,也可以用来扭转自己。如果说,爱是人类永远的话题,那么,影响力也可说是人类恒久的追求。
如此说来,书架上仅有一本堪称圣经的西奥迪尼的《影响力》是远远不够的,与它紧紧挨着的就应该是你手上的这本《影响力2 》。
这本书已经在各种畅销书排行榜上盘踞了很久了,作为中文版的出版商,每天看到它恣意徜徉在各国的畅销书排行榜上,真是莫大的刺激。想让它尽快变成方块字的欲望中交缠着巨大的压力,恨不得手持一根仙女棒,口中默念“影响力,影响力,影响力……”,倏地一下,这“改变一切的力量”就先将自己从英文版变成了中文版。
如同《影响力》一样,我们为中文版特别编制了“影响力学习地图”,这次是以彩色插页的形式呈现在书中,拜托读者不要再以为是作者所为,两本书中的“影响力学习地图”都是小编的点滴心血汇聚而成。
除此之外,小编还特别把此书英文网站中的“影响力自我测试题”翻译成中文,方便中国的读者们使用,希望大家获得了“附加价值”之后,能够感到些许窃喜。
目录也为读者大人们重新“丰富”过了,喜欢理论部分的读者和喜欢案例部分的读者,都能从中获取相应的信息。
还觉得不过瘾的读者,希望成为超级影响力大师的读者,可以在本书的英文网站上获取进一步的“加强训练”,那里已经为你准备好了“影响力策略计划”的模版以及包含15道思考题的“影响力一周强化训练”。
祝你的影响力之旅丰硕而愉快,早日成为影响力大师!你的故事和成功经验,就是我们翘首企盼的影响力新作!
-
企业管理界难得的心理学、领导学经典
2009-04-10
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是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认知心理学、教育学教授,同时兼任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神经学教授,著名的哈佛大学“零点项目”主持人。出版著作20余部,包括《智能的结构》、《多元智能新视野》等;发表论文数百篇。
加德纳的研究范围广泛,他的著作给中国学者带来了极大的影响。2004年,他出版了本书,加德纳起初的读者对象是商务界的人群,后来在写作构思过程中,也经历了“改变思维”的过程,最终将本书定格为怎样改变他人和自己的想法。在书中加德纳研究了改变思维的六大领域,提出了改变思维的七种因素,涵盖的人物既有国家领袖、商界领导人、科学家、艺术家,也有普通人;既探讨了如何改变他人的想法,也研究了人们如何与自己的内心进行对话。涉及范围之广、列举案例之典型,能够给各行各业的人在工作、生活中带来许多启发,可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
磨刀不误砍柴工,看了《买》再去营销
2009-04-27
五一已经进入最后的倒计时了,虽然假期只有三天,但相信所有的商家都已经开始为之兴奋了。
不知道商家准备好了没有,在这个金融风暴余波未平的黄金假期里,营销经理们是否还在迷茫?
现在营销界一个无奈的事实是——尽管大家知道现有的探究消费者心理的手段并不那么有效,但也无法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所以就习惯于继续使用“普遍的”、“理所当然正确的”方法无休止地消耗金钱和资源。
《买》告诉你:科学营销的威力就在于它能揭示大脑潜意识当中的需求,成功地、精确的定位消费者的大脑反应中心,并揭示出哪些营销或广告手段是最刺激、最吸引人的、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从而引发营销和广告业的革命。
作为商家,你可以从本书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中,更好地了解消费者,了解是什么控制了消费者的思维及行为方式,是铺天盖地的广告?是五花八门的品牌?
作为揭示人类思想中最真实的动机,阅读《买》这一革命性研究的开山之作,可以让您体会到营销和科学的神奇结合,理解消费者为什么购买的真实动机,从而获益。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黄金周之前,《买》也许会为您带来一个营销奇迹哦
-
一本深刻的投行工作细则
2009-06-01
假期回家一路都在看《华尔街的大马猴》,它看起来是金融类的大作,但读起来像小说,趣味性十足,毫无枯燥的教导式的语言。
这本书让我们可以以第一人称的身份去感受华尔街投资银行里的精英们的生活。即深刻了解了投行的招聘面试、工作流程、人才管理方面的具体情况,还让我们在作者诙谐的文字中感受到了投行的黑暗与肮脏。书中的内容可以架构为一本投行工作细则,既让人眼界大开,又让人或同情或厌恶投行的精英们,更深刻的是对白领们的职场生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思考价值。
书中最后有一句话“生活就像跷跷板,需要的就是一种平衡。”是事业、生活、爱情的一雄称霸呢,还是要三足鼎立呢,个中利弊,还是因人而异吧。
-
看见价值
2008-04-01
许多阅读有关巴菲特的书的人都是因为他们想从巴菲特的成功经验中获益,从而一夜致富。但是,他们经常忽视了这样的事实:成功的投资需要许多艰苦的工作和耐心的研究。“仅靠一本书并不能使人成为一个好的投资者。” 巴菲特研究专家、巴菲特的儿媳妇玛莉•巴菲特如是说。
《巴菲特之道》在美国出版之前,玛莉•巴菲特接受《福布斯》的采访时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
“你从沃伦•巴菲特那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是什么?”
“耐心、纪律以及做你喜欢做的事情。”
这简短的一问一答,告诉了我们在这本书中能看见的价值。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本解析巴菲特的著作,《巴菲特之道》并没有具体分析投资技术、股票价值,它甚至更多谈论的只是巴菲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就是这样一本书让我们无限接近巴菲特的真实生活理念和投资观念。《巴菲特之道》向我们展示的不只是成为一个聪明投资者所需要的素质,更是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所必备的品质。2007年,巴菲特开出了接班人的条件:一、要能独立思考;二、情绪稳定;三、对人类心理以及机构法人投资行为有一定了解。要创造下一个巴菲特,这是一个相当权威的评估标准。从巴菲特的条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从事投资这个行业,学历和专业并非必要,具备以上特殊的人格特质才是重中之重。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和巴菲特面对面谈论投资与人生,但通过对这个传奇投资巨人的语录整理,我们还是能一尝巴菲特“理性盛宴”的个中滋味。细品此书,不仅可以为我们理清投资思路,更可以成为未来人生发展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
控制内心方能长期获益
2008-05-28
有则幽默故事:一位石油大亨死后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已经座无虚席,没有地方落座,于是他灵机一动,大喊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大亨了。这时,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
地狱里也许没有一滴石油,但跑去那里受苦却是事实。想想那些在股市里追涨杀跌、在贪婪与恐惧中倍受煎熬的投资者,这则故事非常形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典型的投资心理偏差。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金融学教授、投资心理研究方面的一流专家约翰•诺夫辛格博士,将这种由于从众心理而产生的盲从现象称为“羊群效应”。事实上所有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但“羊群效应”对大多数投资者造成的损失却是巨大的。
诺夫辛格关于投资心理方面的观点引起了《商业周刊》、《财富》等主流财经媒体的广泛关注,并经常被引用。另外,他还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从事一些前沿性研究工作,通过对投资者的广泛调查和研究,证实了他所发现的一系列心理偏差。例如,因某次投资决策灵光闪现、收获颇丰而产生的“过于自信”心理;投资者出于对自身的关注往往会尽力避免懊悔、寻求自豪,尽管这会直接导致投资者过早出售盈利股票而过长持有亏损股票;投资者每天会接收到海量的信息,但许多人却利用这些信息做出了错误的决策,那是潜意识中的思维偏差造成的。
近年来,国内外对心理如何影响投资者行为的关注与研究颇引人注目,约翰•诺夫辛格博士汇集上述研究成果的《投资中的心理学》便是这一领域首屈一指的佳作。他以独特的视角,用简单易懂的文字剖析了投资者的种种心理及其所导致的后果,并且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克服这些心理偏差的办法,譬如仅将聊天室和论坛上的信息看成是娱乐;设定一个市场收益目标;以及每年回顾一下自己所犯下的心理偏差。
成功的投资并不只是挑选好的股票那么简单,事实上,了解自己同样重要。一个有头脑的投资者常走麦城,就是因为他受到了心理偏差的控制而造成决策失误。股市里的投资者只有控制了自己的内心才能真正长期获益,这本书刚好在这方面给了我们深刻启示。
-
工薪阶层的聚宝盆
2009-07-16
金融危机的狼烟未尽,很多人在2008年的投资惨遭“腰斩”,甚至折损大半,割肉割得很心疼。2009年初投资市场的趋势又很不明朗,许多人谨遵“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的告诫,将自己的口袋捂得紧紧的。此时,银行存款好像成了微薄资产的保险箱,不求多福,只求少灾。
本书的作者告诉你,其实这些想法是不全面的。华尔街股市有句名言,“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长,在憧憬中成熟,在充满希望中毁灭。”如果此时你不出手,很可能错过了投资的绝佳时期。
本书的作者曾任汇丰银行信托投资分处资深副总裁、英国渣打投资顾问部总经理,深厚的专业背景保证了本书的指导价值。本书的台湾版本一经出版,就掀起了基金购买热潮,被台湾媒体誉为“最佳基金书”。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虽为专业人士,却能从初入门的基民的角度出发,他没有罗列大量的基金术语,而是以通俗浅显的语言切中投资基金的要害,将多年的投资经验,凝结成投资基金的若干箴言,其中包括,投资基金的三种错误观念、投资基金应避免的六大盲点、基民获利的五大秘笈以及挑选基金的六个步骤等。
由此,读者能迅速掌握投资基金的要诀,对投资基金充满必胜的信心,不再茫然,不再视投资理财为畏途。只要你“按书索基金”,不赚钱都难。
最后,借作者的观点奉劝大家,投资理财需尽早,该出手时就出手。
-
2008年全面更新
2007-12-19
作为以销售为主要经营业务的汽车4S店,核心工作内容无非两个,一个是整车销售,另外一个是售后服务。无论整车销售还是售后服务都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是以客户满意为目标的。因此,车行的核心工作目标就是通过销售顾问的工作赢得客户的信任从而决定购车,购车后,为客户提供周到的服务从而赢得客户无论是保养还是维护,或者采购新车都回到展厅。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为经销商赢得利润,持续经营。
简单地说,就是三个关键词,一个是客户,一个是销售,一个是服务。
这本书基于2004年出版的《汽车销售的第一本书》,2004年出版后连续6次印刷。被豪华车品牌,中国自主民族品牌以及许多合资品牌奉为车行镇店圭臬。三年后,90%的内容更新,更加具体,更加细致,更加实战让展厅的销售如虎添翼,登峰造极。突出实战性,操作性,符合中国汽车销售顾问的实际文化水平,以及基本素质的前提条件,看懂了就能用上,用上就会有效果,有效果就可以得到订单,得到订单就有机会提供服务,提供服务就有机会创造满意,创造满意就可能获得忠诚客户,并永续经营。
-
关于乔治•路易斯的三个关键词:
2008-05-28
广告界
这本书要谈到的这个人,被大多数人称作“麦迪逊大道上穿着灰西装的疯子”。和害羞胆小、貌不惊人的克劳德•霍普金斯相比,他大胆奔放、生气勃勃;和循规蹈矩、重视规则的大卫•奥格威相比,他离经叛道、无视权威。和其他广告界芸芸众生相比,他大概只是一个从不参加任何广告奖比赛的怪人罢了。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主导着广告界的风云变幻,从而一步步颠覆了广告、广告人、乃至整个广告界。
艺术派
霍普金斯有本书叫《科学的广告》,奥格威则创造了经典广告布局,在这两位广告权威人物的字典中,广告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词汇。换言之,广告可以被称作一门科学。它可以被研究,可以被破解,可以被掌握。处处与权威作对的路易斯扔出的“如果广告是一门科学,我就是个女人”这句疯话,宣告了广告与科学的对立。毕加索说,“艺术是说出真理的谎言。”路易斯厚着脸皮说,这恰好也可以定义广告。所以,广告是一门艺术。
骑士
保护老弱妇孺;为公义而战以对抗不平与邪恶;热爱家园;为防卫教会而冒死犯难。这是一个骑士应有的品质。了解路易斯广告经历的人一定会说:他配得上这个称号。在种族歧视、霸权主义泛滥的美国,在妇女运动、越南战争如火如荼的六七十年代,路易斯像骑士一般,成为弱势群体的喉舌,用自己的广告为不得不沉默的人们呼唤公平,争取权利。精明的霍普金斯是一个商人,利用小恩小惠在无形中推销商品;挑剔的奥格威是一个绅士,他可以礼貌地拒绝他不想要的客户;而路易斯呢?也许就像诗里说的:
我将友好对待弱者,
我将勇敢面对强者,
我将和做错事的人战斗,
我将为不能战斗者战斗,
我将帮助那些请我帮助的人,
我将不伤害女人,
我将帮助骑士兄弟,
我将忠诚对待朋友,
我将真诚对待爱情。
这就是乔治•路易斯,广告界的艺术派骑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