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的作品总能以其细腻和周到打动人心。记得还在学校时曾读过青山七惠《一个人的好天气》,讲述一个女孩子如何自己独立生活的随笔,让那时还没有步入社会的我触动了对自己未来是否能应对一个人的生活的思考。还有近期读过的《北欧式的自由生活提案》,作者本田直之是双城生活的倡导者,他提出可以工作在一个城市,而去工作以外的另一个城市享受生活,让我了解到幸福生活的另一种可能。这些书都能让我反复阅读,反复品咂。
矢岛美由希的这本《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也是如此。它更像是一本工具书,但是却不像普通的工具书那般千遍一律,拘于形式。首先要说明的是,思维导图并不是日本人的原创,而是由英国人东尼·博赞(Tony Buzan)于20世纪70年代创建的一种灵活运用大脑从而帮助自己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的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中,矢岛美由希用详实和多样的实例介绍了思维导图的应用场景,不仅让思维导图更易理解,还增添了阅读的趣味性,兼具了实用性。
思维导图,顾名思义,就是把自己心中所想以图形方式画出来。大脑内部的思维活动是瞬息万变的,动态的,难以琢磨的,而思维导图更像是一种快照,让自己也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心中所想。
1)画出自己的想法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平常忙于工作和学习,很少有机会去审视自己的内心,或者说思维方式。如今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三观”,其实也是对自己思维方式的一种总结。那么想要了解真实的自己,就需要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索。
我们的思维总是在影响我们的一举一动。我们在看电视或电影时,内心会产生某些共鸣。我们在读小说时,会对里面的人物产生喜好。我们在看到社会热点新闻时,会有自己的评价。正如书中所讲,“因为从人生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场景,都有人的价值观的影子。”
有时我们的情绪会产生波动,可能就是别人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影响到自己的心情。我推荐大家去阅读“用思维导图去消除雷区”这一部分,或许你可以找到自己心中的那个让你感觉到尴尬或者难过的“雷区”。
通过思维导图,你还能发现自己喜欢一件事情的理由,自己房间布置的风格,自己的购物清单,甚至是自己未来的工作规划。只要你能勇敢直面自己的内心,认真梳理自己的想法,就能画出真实的自己。
2)画出别人的想法
思维导图绝不是仅供自娱自乐的画着玩儿,如果能善加利用,它也能成为你工作和生活中的利器。这也是思维导图的魅力所在。
我在工作中总要参加各式各样的会议,讲实话,每次开完会之后都不太能记住究竟里面每个人讲了什么,甚至可能会忘记为什么要开会。庆幸的是,我们组内每次开会都有会议记录,以列表的形式及时总结每个人将来要做的事情。了解到思维导图之后,我现在开会都会在自己的笔记本上随时记下别人说话的关键词。
书中提到可以把思维导图直接画在发放的资料或讲义上。这样在回顾的时候才能把会议的重点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而不是淹没在一大堆的信息之中。可以说,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轻松领悟别人的想法。
无论是画出自己还是别人的想法,都是想要更好的沟通,做到知己知彼。这也是思维导图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
当然,要想画好思维导图也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最初的你可能无从画起或者并不知道怎么画才好。本书的最后两章“思维导图的七条规则”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只要认真学习,一定能画出一片“心”天地。
看完本书,我不由自主画了一张以自己读过的日本文学作品为中心的思维导图。
-
拥有远见力,才能不畏将来
2016-08-21
古希腊神话中有位神叫做普罗米修斯,被人称为先知之神。他能预测未来,所以也被人视为智慧的象征。而他有个弟弟却鲜为人知,名为埃庇米修斯,因为总是后知后觉,所以被人视为愚昧和无知的象征。从神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人们对远见力的崇拜和羡慕。很多时候等我们恍然大悟时,有些机会已经转瞬即逝了。
如今,社会发展迅速的时代,经常能听到周围有人讨论谁的财富是通过当年的远见而迅速积累的。如何能够预测未来,不处于被动落后的状态呢?或许我们现在并不具备这样的潜质,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去了解,去思考未来的趋势以及对我们可能造成的影响。《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的作者丹尼尔伯勒斯是科技发展领域的咨询大师,因为他的实战经验和睿智洞察力,帮助许多企业解决了经营难题。所以这本书绝非简单的理论指导书。
********从确定的事件中培养远见力*********
四季更替,潮涨潮落,这些都给我们最简单直接的提示:世间万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但是,我们眼中最常见的却是那些不确定的内容。每天早上出门,我们不确定今天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遇到什么人,讲什么样的话,或是心情会变成怎样。但是我们如果细心观察,还是能注意到许多有规律的事情。比如当房屋中介开始频繁出入于小区门口时,就是房价开始波动的信号。
正如作者指出的那样:“我们当然知道房价不会永远上涨,小学生也知道‘物极必反’。但我们沉溺于当前,沉溺与上涨的可能性和经济的繁荣,我们误以为市场会持续上扬,不会出现周期性调整。我们落在了不确定性的泥之中,忘记了应从确定性开始。”
有时,这些确定性因素是如此明显,以至于我们都视而不见。比如说,当婴儿潮出现时,再过个十几年,会出现学校资源短缺,甚至再过许多年后,火葬场也有更多的需求。如果你在一个趋势面前能避免随波逐流,能发现其中的确定性因素,就能轻而易举避免许多麻烦,这就是远见力的体现。
********用远见力去解决问题*********
我们想要看得到未来,就需要发掘和培养自己的远见力。培养自己的远见力,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解决问题。其实,面对问题时人们总是想着问题本身。如果能跳出自己的思维牢笼,总能找出一条不同的出路。在这个技术变革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需要兼容并包的思维。
有句广告词说“不走寻常路”,如何能在千篇一律的思维模式中脱颖而出呢?书中第五章指出要“反其道而行”。当人们的目光都在朝着同一个方向时,如果有人能向相反的方向寻找机遇,才可能会赢,而且赢得漂亮。
正如经济学家提出“无形的手”一般,未来也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前进。不管未来怎样,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应对未来的无限可能,在不断出现的变革浪潮面前,掌握了一定远见力的让你才能把握先机,甚至主导未来。我喜欢的作家十二有本书的名字我十分喜欢:“不畏将来,不念过去”。如何能不畏将来,还是需要些远见力的。
-
有时你只是需要一面镜子
2016-08-07
古人有句话: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镜子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从镜子里面,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美,但更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不美之处,从而修正改进,展现一个更好的自己。从这个角度来说,每本书也是一面镜子。我们读书时,总能在书中发现自己的影子,书中的人物有时就像是自己的投射,正如看到了镜中的那个自己。
《从行动开始》这本书的作者石田淳是“行为科学管理方法”的研究者,他鼓励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认知和行动目标,最终实现“必然的人生”。从这面镜子里面,我照见了从前那个有拖延症的自己,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可以促进行动力的方法。
***在人际关系中掌握自己的主动权***
从心底讲,每个人都想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动权,把握自己人生的大方向。可是,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比如工作中上司提出的过分要求,以及生活中朋友的不合理请求。我们大多时候都会选择无奈地接受,而且有时如果处理不当,人际关系会恶化,导致更加不好的结果。当遇到这样的状况时,我们会一筹莫展,不知怎么开始着手处理。
石田淳指出:“主导权永远掌握在你自己手中”。而且,最好从小的行动开始。平时我们不太注意的细节,恰恰就能在关键时刻扭转局面。行动的过程也是人际关系开始改变的契机。如果我们能及时采取行动,化被动为主动,自然就能引导人际关系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因为“人际关系就是人类行动的积累”。
***在日常生活中接受自己的消极思考***
许多人都积极追求并推行积极的思考方式。记得大学毕业时,学校专门放映了《美丽人生》这部意大利影片,激励每个将要踏上社会的学生都要学会积极思考的人生态度,让我至今难忘。然而,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你告诉自己绝对不能陷入消极的态度中,无论遇到任何情况都要保持积极的思考的时候,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有一种“消极的悲壮感”。因为,无论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思考方式都是人类的自然本性。
正因为人们无法正视自己也会失败这样的一个事实,从而让自己的“沉没成本”变得更加难以承受。其实,冷静下来思考,这是很简单的道理。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每个人都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更好地面对失败和挫折。
当然,接受消极的思考不是最终目的,就像照镜子不是为了接受自己不美的现状一样,接下来就是要努力改进的过程。在“面对失败时的三种心态”中,石田淳提出了保持理性,保持客观和保持具体的三种态度。认清自我,改进自我,这样就不会永远沉浸于过去。
***消除认知偏差,实现真正客观和理性的人生***
认知偏差在日常生活中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作者举出的几个实例当中,我有好几次都在心里想,这不就是当时的我吗?面对显而易见的事实,因为心底的偏见,会不由自主带上有色眼镜去看待问题。那么导致认知偏差的原因是什么呢?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因为人类本身特有的一种思考方式:“自动化思考”。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在日常与人的接触中,我会有意提醒自己是否又是偏差在作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争执和烦恼。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总是拖拉的多,按时完成的少。有时,回想过去,经常会想,为什么没有趁高考结束之后上大学之前那段时间好好出去旅游一趟呢?为什么没有在研究生读书时间再学门外语呢?总是在打游戏,看电视剧或者刷微博的时候,让大把的美好时光从指缝间溜走。
《从行动开始》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如果你也意识到自己需要一面镜子来纠正自己的不完美,不妨试着按照这本书的指示,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日积月累,实现更有效更理想的人生。
-
做个会讲故事的人
2017-04-23
初中时候,我曾经十分喜欢作家刘墉,经常买他的书看。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他的儿子刘轩也出了一本书,当时的他已经成功申请进入哈佛大学读攻读心理学。现在我还记得读这本书的时候,经常被逗乐,因为书里有各种妙趣横生的小故事。
我最近重新关注刘轩,是他站在《我是演说家》的舞台参加比赛,侃侃而谈,而且说起话来依然引人入胜。都说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也萌发了学习怎么讲好故事的念头,并主动去寻找与讲故事有关的书籍。
最近刚读完的《故事思维》就给了我许多启发。这本书的作者安妮特坚信讲好故事永远胜于讲道理,并且将讲故事的思维方式应用于商业领域,取得许多重量级客户的认可和赞同。这本书的实用之处,还在于里面的理论可以直接应用于实践。我重点阅读了第四章“如何讲好一个故事”,结合刘轩在节目中的演讲,发现书中的许多技巧和模式他都运用的特别到位,难怪他能获得演说家第二季的冠军。那么,如何才能讲一个好故事呢?
1. 口头语言所起的作用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少
记得在大学时有位同学要参加演讲比赛,在准备演讲草稿的时候用了各种华丽的辞藻,引经据典,目的就是要吸引观众,给大家留下学识渊博的印象。后来,有位专业的老师一语中的提出了修改意见,“我们同样需要你从表情还有手势等方面多下功夫,语言的话,用得越简单越朴实越好。”
按照安妮特的说法,原来口头语言可能只能起到15%的作用,听故事的人会从你的衣着等细节方面捕捉一些感兴趣的信息,经过自己的解读,得出相关的结论。比如,美国总统特朗普当选时发表了就职演讲,结果后来我们办公室同事讨论最多的不是他的演讲内容,而是他的手势,甚至是站在他身边的小儿子。
善于讲故事的人总能通过一些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就能征服听众。刘轩在演讲时,很善于营造画面感,说到学校旁边的寿司老爷爷时,表情也变得和蔼起来,说到爸爸督促他学中文时,神情都严肃起来。这样为他的故事 增加了可信度,而且让我们印象深刻。
2. 语气才是讲故事最重要的因素
每个人在与不同的人交谈时,采用的语气也是不同的。可以说,语气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当时的心情。当我们不耐烦时,当我们生气时,当我们开心时,即使我们说的是同一句话,语气也能出卖我们的真实情感。
安妮特强调说语气可以轻易改变语言和词语所传递的信息。讲故事之前,如果不能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自然 不能给听众一个积极正面的感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深有体会。去百货商场购物时,我们很容易被导购的语气影响我们的购物决定。如果导购的语气亲切温和,消费者甚至都会购买一些平时不太需要的物品。
善于讲故事的人都很擅长把握自己的语气。比如,当强调某件事的重要性时,演讲者的语气都是特别激烈的。刘轩在演讲时,大多时候用的都是平稳的语气在叙述事情,就像我们在朋友聚会时,总有一个特别能说的人能吸引大多数人的眼光。我们不由自主会听进去他讲的故事。
3. 最后,故事的细节决定成败
不可否认,生活中的我们很容易忽略一些细节问题。比如,新买来的衣服我们可能忘记把扣眼上面多余的线头剪去。直到有天一个朋友告诉我要注意这个小细节之后,我每次新买了衣服都会先检查下有没有多余的线头。讲故事也要掌握细节的分寸。如果细节太少,很难让听众产生共鸣,如果细节太多,很容易让听众失去耐心。
安妮特指出,如果讲故事时一切以故事情节为重,不关心细节者,都不能讲好一个故事。好的细节能增加故事的影响力。我们都读过形形色色的故事,但是最后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寥寥无几。但是,有些故事的细节我们总能念念不忘。
善于讲故事的人总能在围绕故事的主题展开时适当补充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刘轩在他的演讲中说到一个他和爸爸产生冲突的故事,他砸了桌子,但是好故事不是到此为止的。他还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桌子被砸之后的各种小细节。当时所有评委以及观众的表情都变得紧张起来,原来讲好一个故事真的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故事思维》还告诉我们:讲故事这件看似微乎其微的小事,其实可以对我们的人生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记得刘轩在他的书中说他们家有只猫,取名刘猫。于是我也模仿给我们家猫冠以我家的姓氏。《故事思维》还列举了许多实用的案例,帮助我们参透讲故事的技巧、诀窍,以及讲故事时该做的和不该做的。如果能认真学习这本书的话,你也能成为一个讲好故事的人。
刘轩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