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量堆砌材料缺乏见解分析的书会大行其道。海底捞是个五星企业,但是这本书只值一分。
2012-04-28
海底捞是个五星企业,但是这本书只值一分。
如果说这是一本介绍海底捞或者宣传海底捞的书,那这本书成功了,他让我了解到了一种新的管理方式,有别于严格按照流程运行,执行成本控制的管理模式。但是这是一本研究海底捞的书,我觉得内容算是informative,但是深度不够。
我最终没有把全书看完,不过却期待一个看完的理由。
我觉得至少在前面看过的几章,全文作者都是用很大篇幅介绍海底捞的做法,但是其本质很大一部分在于成本控制和企业文化里的监督作用,而文中很少涉及。不是大家不愿意做,送个菜,送个礼品,和顾客建立感情,这个大家都能做,但是怎样大范围的效仿呢?在能保证盈利和保证员工合理行使权利的前提下。作者似乎想说把员工看成家人,这里的描述极具传销色彩和乡土气息。难道每天洗碗那么久,每一个人都必定把手泡坏就是把员工当家人了?
这本书既然叫学不会,必然应该分析其原因。而文中大量材料堆砌,缺乏独到的分析,甚至连仅仅的分析也很少,为什么能得到这么多人的喜欢。另外作者的文笔总感觉怪怪的。
另外就我对书看到目前为止的浅薄理解,我认为海底捞成功在一类人中营造了一种文化,这类人不属于都市白领,大部分没用文化,从农村出来,能安分守己个别有雄心壮志,这些人能把海底捞作为一个精神支柱,恪守其价值观。想到这里我又想到了全民大炼钢的情景。不过海底捞是不是真如书中所说达到建立起良好企业文化的目的的呢?或者说这只是其为建立企业文化不太重要的手段之一?
对于海底捞,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企业,提供了一种管理的新思路。但是对于我想了解到的,书中实在剖析太少。
海底捞,我还真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