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知乎上田螺姑娘晒的早餐图,一下子就被击中了,于是关注了她的微
信公众号。每次读她的更新,都能从中汲取对生活的热情。一个爱做饭会生活的姑娘,对于 我总有很大的感染力,因为我一直自诩“吃货”,只是在做饭这条路上还是刚起步的小白, 心中对田螺姑娘的景仰羡慕之情如滔滔江水。
后来田螺姑娘出书了,三联书店出版,品质超群,就连快递都包装得特别精致,一层层打开 ,终于见到了这本制作精美,拿在手里都能增加幸福感的《独立日.日出之食》。
-
哪有什么教育圣经?爱和陪伴抵过一切
2016-04-02
先前听过一节关于母婴关系的心理学讲座,其中提到很多心理咨询者,他们有着别人艳羡的体面工作和生活,却总感觉空虚、没有活力、生活没意思,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
针对这些咨询者的问题,英国的心理治疗大师温尼科特结合自己对母婴关系的研究,给出了理论解释。每个人出生后就像一粒种子,要成长为一株健康的植物,需要一个适合它的环境,对于小婴儿来讲,这个环境就是母亲。伴随婴儿的长大,这个环境就是家庭中的每个成员给予的爱和关注。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如果能够得到足够的爱和关注,内心会接受完全真实的自己,正视自己的需求,就像一颗种子破土而出,成长开花。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父母的陪伴,内心的情感缺失,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爱,则会按照父母的期待“伪装”自己,变成父母眼中可爱乖巧的孩子。听话的好孩子即使成人后获得更加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内心却不会有满足感,成长中的缺角会影响终生。
这本《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作者张贵勇是一位难得有心用心的好爸爸。他用随身携带的小本本记录下儿子哲哲成长的点滴小事,用欣赏的目光注视着哲哲的变化与发展,努力为哲哲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爱是流动的,爸爸的爱流向哲哲,哲哲也把爱流向爸爸,“猜猜我有多爱你”。
在作者的笔下,哲哲是一个自信、阳光、快乐、懂事的小男生。当然也是一个小吃货,会把云彩的形状看成是汉堡;比较幸福的话就是一家人在一起每天吃一个小布丁,非常幸福的话,当然是每天吃一根冰淇淋了,童真无忌,让人忍俊不禁。爱自己的家,感觉自己很幸福,告诉爸爸“你把我教育的挺好的”,因为音乐游泳画画什么都很好,将来能找到工作……哲哲满脑瓜的奇思妙想,说不完的童真趣语,让人看到孩子最纯真快乐的一面。
“不去制造顺从听话的孩子,而是帮助他们成为自己。帮助他们发现生活的美好,帮助他们焕发自身的创造性。”
具体的做法说难很难,说简单也很简单——花时间用心的陪孩子,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之中,观察孩子的兴趣与需要,必要的时候提供帮助。不要在孩子需要你的时候一直缺席,不要在陪孩子的时候心不在焉,不要对他期盼的眼神视而不见,不要逼迫孩子成为你喜欢的样子。
作者在文中提到,一直以为真正的陪伴不是物理上的距离接近,而是心灵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哲哲还补上一句,也包括陪他一起看海贼王一起拼插乐高,还有一起享受必胜客肯德基的大餐。有一次父子俩拼乐高,整个过程都比较困难,爸爸想放弃了但是哲哲鼓励说要加油啊,不要放弃你不是说坚持就是胜利吗。作者感慨“有时候父母和孩子全身心做一件事,不管成功与否都会成为难忘的回忆。”
在现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最宝贵的是时间,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很多父母选择了早出晚归的工作,拼命挣钱,物质上给孩子足够的保障,却根本没时间陪孩子读完一本书,更别提陪孩子玩游戏了。和孩子最亲密的只有那么几年。认为一位全职妈妈,曾经因为工作忙,孩子不到1岁就送回老家由爷爷奶奶照顾,后来发现孩子被爷爷奶奶惯坏了,性格上出现一些问题,所以痛定思痛,辞掉工作,全职陪伴孩子成长,终于到孩子上小学,改掉了一些不良习惯。她说为了工作放弃陪伴孩子的成长,太得不偿失了。
作者在最后写道“看过此书的读者,如果能够开始用心陪伴孩子,保护童心,这本书就算完成了它的使命。”
在孩子的成长中,用心地跟随着孩子的节奏,这颗种子破土而出,一定会快乐地成长开花。
PS.书中提到的几十本绘本,都是经典之作。有娃的爸爸妈妈,购买童书时可以作为参考。忍不住想吆喝两声,有娃的,即将有娃的,准备要娃的,这本书必须收藏,这位爸爸值得为人父母者学习。
-
作为微信用户,你有必要读《创业时代》
2015-08-03
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这本书好看到让人停不下来。
主人公郭鑫年原型是talkbox创始人郭鼎鑫,故事围绕“魔盒”展开。魔盒,原型就是talkbox,书中写到“魔盒”的创意来自郭鑫年亲身经历的一起车祸,在突发的车祸中郭鑫年想到如果在手机中安装一个对讲机就可以在开车时直接发语音,不用再用文字回复短信。看似简单的一个想法,却是横空出世的一个伟大创新,只是从想法蜕变为产品,是一个百转千回的过程。创业从来不可能是一件容易的事,爸妈把积蓄都拿给郭鑫年在北京买房和创业,老婆想要他稳定工作,郭鑫年把房子留给老婆,跟老婆离婚,银行账号上的钱所剩无几,团队解散,只有两个团队成员和他不离不弃。
书中每个角色出场都有鲜明的特色,每个人物都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郭鑫年是最“二”的一个,他不按常理出牌,他纯粹赤诚,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俨然是一个打不死的小强。一个成功的团队需要多面人才,技术男卢卡和智商情商俱佳的杨阳洋是郭鑫年的左臂右膀,车库咖啡的天使投资人林佳玲就像是猴子派来的救兵……没有 “车库咖啡”的偶遇,或许就没有“魔盒”的诞生。书中和郭鑫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样样俱全的罗维,他的产品是个大杂烩,他这个人也是人情练达皆文章,太过完美往往也是一种缺陷。还有悲苦出身颇有心计的温迪和大家闺秀善良聪慧的那蓝既是姐妹花,又有从始至终的对比,当温迪看到罗维大势已去,转身投抱郭鑫年,心里也有对罗维的不舍,那蓝从对罗维的困惑怀疑到鼓励支持,又能看到那蓝的重情重义。每个人物的情感丰富饱满,其中也写满人性的复杂,读来酣畅淋漓。
故事发生在北京,地名都是真实的,人物基本上都有原型,互联网巨头都有提及,读这本书总是亦真亦假,分不清哪些来自现实,哪些又是“纯属虚构”。文字描述很有画面感,文字输入到脑海的过程中,眼前已经浮现出了画面。也会很有代入感,这是在北京,这些故事就在上演。
故事的结尾是“魔盒”终于上线,下载用户爆发式增长。而书中提到“魔盒”的使用界面,和微信1.0版本无异。无从判断微信是否来自魔盒的创意,但是作为微信的忠实用户,我从来没有听说过talkbox。书中说到魔盒上线后,大家都很好奇地体验发语音给朋友,这些都是我的亲身经历,还记得那时候在地铁里看到有人对着手机讲话,觉得好搞笑,但是后来自己也很快成为手机对讲机一族,微信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也好奇地搜索了talkbox的现状,已经转战海外市场,据说国内抄袭太严重。
商场如战场,创业的激情暗中涌动,真实的创业故事一定更加精彩,因为活下来的产品如平地惊雷,可以改变世界,而夭折的创业人总会败不馁,这是一个创业的年代,这是一个属于创业人的年代。
你不一定去创业,但是你要读这本书,去了解在这个创业时代,创业的故事,去感受这个时代特有的激情。
-
社交媒体时代,你不打造自品牌就输了
2016-02-13
一次和某培训师谈话,他问我,你做品牌推广,那你自己的微博、博客有多少粉丝。犹如当头棒喝,我竟然一直没有意识到,我在做好公司的品牌推广的同时,打造自我品牌的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
美国“自品牌”专家斯柯伯尔的《自品牌——社交媒体时代如何打造个人品牌》,正是我今年的必读书目之一。“人才济济,为什么是你?”,不得不说,在社交媒体时代,如果你不能利用多种社交渠道去输出有价值的干货,不能给予他人影响,没有意识到你的工作、生活已经在有意无意中暴露在众人视野,不能有意识地去打造一个较为“完美”的符合他人期待,甚至超出他人期待的自品牌形象,那么你在未来的求职、工作和交友中,都会比较吃力。社交媒体时代,盛行的是粉丝经济,有了粉丝,有了社群,不管干什么,都变得so easy。
那么如何打造个人品牌呢?这本书在策略层面和实操性方面都给予了最实用的解答。即使你没有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完全按照书里写的去操作,也会离你的升职加薪的梦想近一些。
打造个人品牌,首先你要有真本事,兼具硬技能和软技能。如果你要从事一份工作,首先你得具备从事这份工作的手艺或者技术吧,比如你做厨师,那你起码得会做饭。硬技能在职场中很重要,是安身立命的基础,但是升职加薪,软技能的优势就会凸显出来,软技能换句话说,就是情商。
说到硬技能和软技能的重要性,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正好赶上部门提干,两个候选人,一个是技术突出,资历老,学历高,但是几乎从来不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做人做事都非常低调;一个是技术一般,但是在领导面前特积极,什么活动都乐于参加,工作时间短,领导面前露脸机会却很多。做事低调的同事,微信朋友圈里空空如也;积极的这位同事,朋友圈里也是关于工作、家人、生活多方面的内容,让人感觉他很有活力,对工作很有激情,对家人很有爱。最后领导提升了具备一定硬技能,而软技能更突出的这位同事做部门经理。
具备了从业技能,还要积累多方资源,多渠道推广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软技能欠佳,但是硬技能突出的同事,紧接着收到了几个来自客户和离职同事以及猎头的邀约。这也是书中提到的,“你认识的人越多,更多的机会大门向你敞开”。不过这都是他先前通过工作或是生活中的各种活动、聚会积累的人脉,他还没有意识到在网络上打造自己的专业形象。
而实际上,现在获取更多人的认识、了解,只需要抛给对方几个社交媒体的链接即可,书中提到了推特、脸书、领英等,对于国内的年轻人来说,微博、博客、微信、豆瓣、知乎、脉脉及其他热门论坛社区等,只要你把链接给对方,或者加个微信,一浏览朋友圈,对方基本上就能了解你的专业能力、兴趣爱好、关注点等。
还有一件必须注意的事。书中提到,一般社交媒体上,都会有16名同事为好友,所以千万要小心,不然哪一天可能会“莫名其妙”地被辞退了。当你在朋友圈发发发的时候,你想象不到有多少人会关注到你。我就曾经被领导叫到办公室,被一直爱护我的领导骂了一顿,原因是我在办公室路过体重秤,上去称了一下,发在了朋友圈感慨我又胖了。领导怒斥“你看看大家有人在上班时间发朋友圈吗?你为什么在上班时间发?为什么你不把老板屏蔽?”多可怕!
但是打造自品牌的核心是“输出干货”。比如在领英社交媒体平台上,你首先要将自己宣传成一个专家,别人看到你的页面有所获;在博客上,你要发布行业内最新资讯;在脸书上,你要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国内社交平台,我使用最多的是豆瓣,豆瓣红人多是具备一技之长的人,大多数是写文章,还有摄影、画画、英语、理财等,甚至电商,只要你在某个行业内做得好,源源不断地输出对于用户来说最有价值的内容,总会有一批拥趸者。你有粉丝,你就有影响力,你的自品牌就慢慢形成了。
这本书适用于每位社会人士,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工作还是生活,因为在社交媒体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被历史洪流卷入其中。为了你的工作和生活更顺遂,跟这位“自品牌”专家学习,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