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管理思想史
2015-06-30
以下为较实用的简短笔记:
1.克莱顿.奥尔德弗修正了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的观点,将需求层次进行重组后提出了三种人类需求,即生存需求、关系需求、成长需求,称作ERG理论。
2.麦格雷戈 X理论—Y理论
X理论——性本恶
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来的,人是自私的,追求物质的
人是经济人,措施是大棒政策;
Y理论——性本善
基于自我实现人假设,人是有感情的,他们需要精神激励和自我实现
人是社会人,措施是激励方法。
「个人倾向Y理论」
3. 在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孕育了一种新的科学方法,应用于军事运作,这就是运筹学。它的目的是研究战争中包括人员、技术在内的所有因素,以此理解实践中的真相,并归纳经验。通常,分析依赖于数学和统计学上关于随机性的研究,例如巡逻中飞行员侦察到潜水艇的概率。
4. 所谓领导,就是影响别人,使之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目标而努力的艺术或过程。
———哈罗德·孔茨
5. 效力&效率(巴纳德管理思想)
一个组织的效率的尺度就是它的生存能力,即它继续为其成员提供使他们的个人需要得到满足的诱导,以获得集体民主得以实现的能力。如果一个组织是无效率的,它就不可能是有效力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存在。
6. 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汤姆•彼得斯
7. 错误的心理反应比根本没有反应好得多。至少,它会给你勇气,从而激励你采取行动。
8. 改造不是改变现在已有的,而是要创造现在所没有的。(P349)
9.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大学》
10.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道、释为中心,以法、墨、农、名、兵、纵横、阴阳为副线,形成一个多元文化体系。最外层的表现为形成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这里除了释(佛教)来源于印度,其他都来自于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也就是说,中国原有的九派再加上外来的释家,一共是10个文化流派,它们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东方管理思想起着决定性作用。
11. 东方文化的核心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线,以道家思想和佛教为副线的发展历程。
儒家学说是一种以规则和说理的方式来传播的,道家是以一种辩证的思维使人信服,佛教是以一种哲学的方式进入人们的信仰世界。
有人说:儒学治皮肤之疾,道学制血脉之疾,佛学治骨髓之疾。
这三个层次:儒学尽管提出了许多治国方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但致命弱点是缺乏严密的理论体系;道家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但过于消极,未能占主体地位;佛学是一门出世的学问,有一套严密的逻辑体系,对于事物发展的规律有一种自圆其说的逻辑,但由于是外来文化……
此书为入门级别管理学 浅显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