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新世界
2010-12-26
时代变了,英特尔兄奈尔近了。
当然,这不是靠某些具有先进性的同仁,拎把刀子区共别人的产实现的。人人为己的私有社会,在英特尔奈特,在某种程度上看来也能实现这一步。眼下那些以信息(文字、数字、音乐、影像)为产品的产业先走到这一步,实体经济呢,看似不会,但也未为可知。
记得找工作的时候,贝塔斯曼给了个Case,就是让学生们阐述一下对唱片产业的认识,以及在人人都下载MP3的时代,干这行的如何混下去?这确实是个好命题,但我不是混传媒出版业的,所以当时不以为意。现在看来,唱片业沦陷了,平面媒体也是纷纷失守,出版业和电影也许就是下一个革命前线了。
拜英特尔奈特所赐,信息,或者说知识,从一个个小匣子里变得来去如风。这是信息生产者的大不幸,确实信息接受者的大幸。我记得去年曾经打算参加个NGO的项目,是给乡村捐赠图书,成立图书馆。这事第一是公益活动,第二和书有关,异常合乎兴趣,当然后来天天加班就放下了不提。现在想来,这已经是web0.1时代的故事了。如果同学们都能上网,那帮学校拉个网线不就得了?这年头还有神马书在英特尔奈特上找不到嘛?
于是想到了时下走红的名校公开课。这10年以来,信息传播的门槛与日剧减,记得大学毕业时,和班主任聊起在哪里工作。老头子说,在互联网的时代,在哪里生活其实不重要。当时我觉得在理,现在更是赞同。对我这样的宅男,即便发配三千里,只要能上豆瓣,日子还是一样过。
对普罗大众,时代的好不必再说。然而,即便对信息的提供方,新媒介,甚至彻底免费亦不一定不好。本书就是讨论的这个问题。其中列举了几大形态,各有战略。非常有趣的是,作者回顾了广播初创的年代,死活找不到商业模式。说政府出资办成公益事业的有之,说征晶体管税的有之,说大众资源捐款的有之,活生生是现在唱片业困局的重现。我们这个年代的人,都以为广播电视靠广告养活是天经地义的,原来回头去看,另有一番天地。
当然了,实践已经检验过,广告是广播电视的活命的真理。唱片、出版、平媒的真理是神马,恐怕还得在实践中慢慢检验。这么一路想来的好处,能让人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比如近年炙手可热的电影业,非得让观众买票吗?既然有了片头广告和植入软广,为何不免费,至少定个10块钱神马的起步价?这个时代的逻辑是吸引力经济,大爷们肯花一晚上的时间看看你,已经灰常灰常赏脸了嘛。
这是最好的时代(对信息受众,特别是想学点知识的人),确不是最坏的时代(对信息提供者)。作为信息受众,得知这本书的存在是因为免费(豆瓣猜),读书是免费(首都图书馆,公益事业)。这篇评论的诞生也算是加入了免费的信息提供者行列。甚至我的每一次打分,每一次浏览,都可以视作一种信息提供。如此来往相宜,阴阳相荡,一个普世的,平的,免费的美丽新世界在野蛮生长。
后记一。我打算和老板说说,能否把公司的一些成果整成教材挂在未来网站上。米有人气,哪来生意?先有社会价值,才有经济价值。
后记二。这几天看见不少Win7的正版推广广告。从艺术效果上看,实在是一等的平面宣传。可是微软为神马这么蠢?这年头大爷们还肯用windows,已经是分外赏脸了。你们没看见360把软件免费后的增长率么。你们不知道每台电脑里都有QQ才有腾讯今日之势么。你们见Google向用户们要过钱吗。这个年代,每台电脑里都有你家的程序,无数大佬山头为此愿意倒贴而不得。微软居然还有心思和大家讨论正版盗版......用web 0.X的模式,做web X.0时代的生意,真是孺子不可教。对手太蠢,看来Android的前途一片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