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之王,我看得有点吃力
2013-02-27
燕山小雪似轻尘,我自掩门读闲书。
一年快过去了,今年读的书少,其中三本都是巴曙松领译的,分别是《金融之王》、《大而不倒》、《资本之王》。与前两本的浓厚的故事氛围相比,后者专业性比较强,我圈圈画画很多问号,断断续续看了几个月今天总算落幕。不过,如果想了解私募行业的发展和赚钱的手段,这本书真是很形象的教科书。
-----------------------------
其实该书原文的副标题是The Remarkable Rise, Fall, and Rise Again of Steve Schwarzman and Blackstone,内容一目了然,讲的是施瓦茨曼与黑石的崛起、衰落、东山再起,也由此可见施瓦茨曼在黑石的重要地位。看来叫Steve是个好彩头啊,乔布斯不也叫Steve么。
施瓦茨曼是黑石的两位创始人之一(另一位是彼得森),也是至今仍统治着黑石的王者一般的人物。从一开始,他就塑造了资本家的新形象,黑石介于大银行和兼并公司之间,既像银行一样为目标公司注入资金,但又掌控公司。
在黑石之前,也就是杠杆收购的早期,家族企业是收购的主要目标,因为很多家族企业希望将资产变现。而这时候的收购,通常玩的是数字游戏。大型企业集团的股票市盈率(=股价/每股收益,P/E)很高,他们利用被高估的股票和并购交易来放大他们的每股收益,由于投资者热衷于购买那些每股收益不断增长的股票,因此收购会带来集团股价的上升。但最终投资者也看透了真相:集团的整体收益增长不可能快于各个部分的收益!这不过是幻觉!
另一类早期的并购公司,被视为“野蛮人”、掠夺者,因为他们唯利是图,可以为了抬高股价不择手段,甚至推翻目标公司的管理层、最终毁了目标公司。
黑石的横空出世,颇有点“正义之师”的意味:寻求友好合作,注重价值建立。因为“杠杆收购”的声名狼藉,黑石之后并购公司开始称呼自己为“私募股权”。
对于收购投资者来说,现金流是衡量交易表现的标准。它决定了公司可以承担多大的债务以及购买者需要支付多少成本。净收益是会计准则规定的公司财务报表的盈亏指标,受利息成本、税收和资产折旧等因素影响。现金流是交易者能赚多少钱的最原始的粗略指标,是除去运营开支之后剩余的部分,所有杠杆收购交易的资本结构都基于现金流。
收购者通过3种方法获利。一是用现金流去偿付收购时所欠债务,一般在5至7年内,债清之后出售资产就能获利。二是通过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或重组来提高现金流,以便出售时卖个好价钱。三是在大体偿还了债务后,利用现金流再次借贷,所贷资金用于发放股息,也就是股息资本重组。
黑石集团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在早期的大型收购中攫取了巨额利润。
有趣的是,与我们通常认为的金融家为了逐利敢冒大风险的事实不同,施瓦茨曼是一个谨慎的人,所以他领导的黑石,非常注重控制风险。联想到毁于08年经济危机的雷曼,不得不赞同施瓦茨曼这种“小心使得万年船”的风格。
尽管早期杠杆收购公司的名声很臭,但在黑石之后,私募行业对经济的作用还是利大于弊的。私募基金通常在持有目标公司数年后将其出售获利,投资人都是有脑子的,所以私募基金必须使目标公司增值,保持可持续发展,否则哪些投资人会愿意购买呢?所以黑石赚钱的方法,既来源于其杠杆交易、金融工程方法;也来源于精准地利用了行业周期特征――在经济衰退时抄底或周期上升时买入;更有其“咨询公司“和“管理层”双重角色的作用:为目标公司制订新战略、并购和剥离、压缩成本、挖掘潜在价值、运营调整,等等,他们承担风险,为财政困难的企业注资,实现企业所有权转移的过渡。前两者体现的是私募基金金融人才的聪明才智,后者体现的便是他们对社会与经济的或主观或客观的贡献了。
黑石的上市也是非常隆重的一手笔,它直接推动黑石成为华尔街顶级公司。上市可以使合伙人出售股权,实现个人资产多样化,更重要的是,股票本身便是一种可用于收购的“货币”,公司可以用股票来收购其它业务,可以用股权开展规模更大的新业务。但在它之前还没有大型的私募公司上市过,就说其股价吧,股票分析师再也无法像其它IPO那样参考类似公司的发行价格。而且黑石上市的要求也颇有其特殊性,对于其后来者也有非凡的参考意义:施瓦茨曼希望上市后集团的控制权仍在他手上,保持着原来的良性的专制管理制度。其次,黑石是以合伙方式经营,合伙方式不需要交纳公司税,而是交纳合伙人利润相应的所得税。
黑石也深受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不过私募股权基金还是没有银行的麻烦那么多。这是因为银行和金融控股公司依赖于短期借贷,所以需要频繁的再融资。而私募基金本身不承担债务,他们为投资项目进行的融资都有着固定的投资年限,所以即使在金融危机中,流动性也比较好。再者,其杠杆比率也比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