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的借鉴
2014-11-30
只是记一些笔记和感受。
第一章:近世的成立和全国市场的形成(1568-1868)
重点看经济和政治的互动。
日本社会晚熟却精致,这一阶段类似于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到秦汉的变局。农业经济基础从集团农业经营→小农经营(在中国是唐宋到明清发生的变化),但从政治上看,却是从贵族共和向集权帝国的进步(经济政治相互作用造就统一的链条相当长,但在日本却是短短一二百年能看出来的变化趋势)。
有意思的点是:发展成小农经营后,有东亚国家共有的“内卷化”趋势。中央的财政政策通过货币成色来实现宽松或紧缩,逐渐开始形成全国范围内的财政控制力。
外贸没看出味道来,大致说缫丝、纺织的历史渊源以及相对封闭的外贸环境?
第二章:从田沼时代到松方财政(18C后期-19C)
经济基础是从单纯的农业到农业相关加工业甚至工业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财政政策几经变化,可以说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博弈(这个角度看类似于秦汉之变)。强势中央希望看到扩张的财政政策,而传统的幕藩制希望保守紧缩的财政,似乎简单地通过税收、米价的变化能够摸清各方讨论的焦点。随着经济发展,地方中央矛盾越来越难以调和,解决之道在于地方的新探索(合情合理,相比中央,地方更能和产业基础紧密结合),“改革成功的藩之后都成为明治维新的中坚力量”,嗯,看看天朝现在的主要矛盾,也知道出路在哪里(这个角度看,与秦汉之变、唐宋之变、明清之变、民国天朝之变都类似,经济基础改变了,新的阶层如何进入历史舞台,如何和旧权贵们妥协)。
明治维新成功避免了统一国家因利益冲突而产生分裂,新体制与既得利益者的妥协是很大的问题(武士阶层遗留问题),甚至爆发了叛乱。奠定新体制基础的投入来自于对地主和自耕农的剥夺,这是扶持新产业所需投入的来源。
外贸,*&&*(¥……&(我真不知道怎么分析。。。。
第三章:从松方通缩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881-1940)
人口增长,经济规模持续且不可逆扩大,农业社会走向工商业社会。
政府经营→民间参与(像不像洋务运动到之后的变化?这是工业化进程的必由摸索)
三次产业发展浪潮:纺织、铁道、银行、保险→重工业、电力、机械→重化学工业化、城市化(诺诺诺,排开政府干预,就是轻工到重工再到内需驱动嘛)
经济发展不协调、农工差距显现,消费社会雏形出现。
各个行业不提了,重点记一下经济作用于政治产生的变化。“小政府”到“大政府”。全国统一市场的协调需要大政府,地方利益希望小政府为自己代言,政治上出现了议会,但并不是议会就能解决矛盾(作者在这顺手一黑土耳其),甚至出现了流血冲突。能解决这一矛盾,强化统一政府的原因很多:政治人物的妥协意愿;通过经济政策使小农力量被削弱,地方上形成稳固的豪强、利益团体(更有意愿妥协);遵从金本位,完美在国际局势中站队,依赖英美与俄国战争,获得海外权益缓和了国内矛盾,等等。
第四章: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昭和恐慌期
国际政治环境:不列颠帝国→美英共治。
主线:一战景气→20C20年代慢性萧条→世界性恐慌→积极财政政策恢复。
核心矛盾:恢复金本位的诉求(旧国际秩序和国际贸易体系)与产业发展、政治稳定的诉求(不跟别人好好玩呗。。)——嗯,其实对应到经济学上,也是两种路子,泾渭分明呐。
一战期间的景气是出口导向,之后的萧条是内需为中心(重化工和城市化相关产业在此阶段发育,诺诺诺,仔细看这一段日本城市化怎么走的,这是成功例子好嘛)。但资源小国,凡是走内需为核心的路子,就会出现国际收支恶化的问题,外币不足。然后政府以外币为基础做财政决算,然后本币减少,然后国内紧缩,所以慢性萧条。两股力量纠结了几年(除了经济政策上,外交方针的变化也很明显)才最终回到金本位下。(还需要注意,通缩、萧条时,产业重组形成卡特尔才是合理化产业过冬的最好办法)结果,金本位自己崩了。
脱离金本位之后,积极的财政政策利用殖民地的市场和资源也能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但积极财政就有通胀风险,要抑制财政支出,将水放给市场,则必然侵犯官僚、军方的利益,高桥遇刺,军方不受控的风险渐渐显现。——积极财政的玩法很有讲究的,不是几万亿通过政府砸下去就完事,这样不知道要养肥多少怪物,一不小心就得玩脱。也许更合理的做法是先紧缩紧缩把你渴个办死,再一点点往市场放水,同时死死拖住官僚体系的触手,真是个技术活。
第五章:从战时经济到民主化、复兴
“非军事化”、“民主化”→复兴路线的转变是国际环境变化的结果(中共内战胜利、美苏冷战)
财政规模减少,从中央下放到地方,从间接税变为直接税(似乎是中央要控制直接税更难,越靠近生产端,事务越少,中央越能控制税源,也无怪乎税制这么难变革,是要慎重)。
贸易结构:东亚、美→日本→东亚(自己想当老大) 转变为 美→日本→东南亚、美(给人当小弟了咩)
军方利益不能侵犯→财政恶化→进口许可制→进出口商品临时处理法和临时资金调整法(控制物资和资金),直接就变成军政府了(好吧不能这么说,只能说为军方利益代言)
欧洲战场的形式促使日本南进(判断错误呀),结果德俄开战又没法从德国进口,牌越打越少只能在东亚自己玩了,还对美开战抢资源(其实我觉得根本原因是政治上不能形成对利益团体的制衡,没法协调好各方关系在既得利益下妥协,只能一步步扩张走向灭亡)。
总体战打起来了结果没悬念了。几个变化:财阀弱化、日本特色工会、地主被削弱。战败后的改革也是要削减财阀的力量,协调劳资关系,以及平均地权。大致就是财阀、工会动员机制和地主的力量为战争煽风点火,随着战争进行这些力量越来越弱,战后也是清算它们(好吧其实不准确,但大致逻辑差不多?)——这是去军事化、民主化路线。
复兴路线:先紧缩,后扩大生产(“不完全雇佣下的物价暴涨不是通过通缩政策,而只能通过增加生产来解决”)。要不要紧缩出现了争论“中间稳定论”和“一举稳定论”。占领军的领导原则也出现了对立。
美方空降道奇来主导,采取了通缩的路线——尽管未必对经济增长有裨益,但将日本纳入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加入西方阵营,为未来在西方体系中的高速增长奠定基础。
因朝鲜战争产生的特需,一度拉动了经济增长。
第六章:从高速增长到平成萧条
a).50-70年代高速增长。b).70-80前半期稳定增长。c).80后半期-90泡沫。d).90之后泡沫崩溃到长时间萧条。
a).民间投资拉动的内需。起步阶段是公共投资。投资带动投资的滚动放大。技术革新带来设备投资。人口移动、社会结构变化内需扩大。国际收支成为天花板(景气→投资扩大再生产→外币不足→紧缩→不景气→寻求出口、收支转好→宽松财政→景气)。这一过程中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均发生了较大变化。
b).美元冲击(固定汇率崩溃,日元升值)和石油冲击(全球性的事件)加上内需挖掘殆尽,导致增长放缓。滞涨发生。节能、劳资关系调整、产业变革、再分配政策变化等进行调整。
c、d).贸易摩擦→广场协定→日元升值→利率上涨→政府决策失误没有及时转向紧缩财政→泡沫崩溃→长期萧条。
要想增长快,凯恩斯那套最好用。要想不留后患,那还是老老实实的走保守的路子。后者得在国际体系下,得有人带你玩,嗯哼,这么战后的看日本也蛮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