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不伤及他人的感情底线_好儿女花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女性 > 好儿女花 > 有没有不伤及他人的感情底线
ss|松鼠 好儿女花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9-11-14 11:11:20

有没有不伤及他人的感情底线

小唐说:你可以说我自私,但我就是想为自己活着。
“我”说:在不损害他人的前提下的利己,是最受人尊重的,想一想,谁不想为自己活着。

“我”说的“利己”的“不损害他人的前提”,是公民权利,“不损害他人的前提”是公民义务。“公民”这个词在中国近代以来才慢慢不陌生,可在传来的些地方深入骨髓,半道上捡起的人真假难辨。

小唐要的是“公权”身份——作为公民的权利身份,“我”维护的“私人”领域的感情关系、个体感受,其实,小唐用“公权”身份规避了“私人”感情关系。谁是谁非?


如果是两个公民身份的人,一方侵入了对方私人领域,解决手段诉诸法律——公民先在达成的公共权力。但,书中明显是私人感情领域,很多时候面临这些,人们诉诸于道德法庭,道德上的谴责,多是就是人世间的隔离和攻击,而非仅仅言语。如书中的王眼镜等人和机构。所谓的道德法庭,往往是个人私欲的膨胀性流露,最终沦为极权的暴力。“我”的一家生活在这样的道德阴影之中,或者说道德暴力之中,皆源自“我”的私生女身份、母亲的已婚外恋。明显是不受约束的公共权力介入私人领域,最后强暴私人领域。
书中的所有社会背景,莫不是这样一个权力入侵的背景,不存在一个受保护的私人领域,人之为人,孱弱刻薄、战战兢兢。

书中“母亲”的叙事,写的是人在公权力下的蹂躏生活,也有每个人不堪把握的“自我叙事”的生命浮萍。
“小唐”的叙事,只是在涉及感情的缘由时,提到了公权力的背景,极淡,所有的纠葛主要在欲念和感情之中。
“我”纠缠于两种叙事。

当人们先在的找出一个公共权力作为维护日常的秩序时,重要的目的是通过公共权力维护好自我的私人领域,通常也是要限制公共权力尽可能少的进入私人领域。能够粗暴的进入私人领域的公共权力,要么是没有经过人们的授权,要么是作为权力甩开了授权的人们。公共权力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制约公共权力。似乎是一个悖论?

制约公共权力,维护一个纯我的私人领域。感情事件就是纯我的私人领域,没有人在谈及自我感情时,喜欢别人干涉,现在社会的小孩已经知道:那是我自己的事,你管不着。
感情事件从来都是单方面的,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在感情领域就拍的很响,要不就没有暗恋、单相思、“追求”之类的说法了。这个说法对于两情相悦似乎又不合适,两情相悦真的超脱了尘世之种种,因而追之群起。

有一个关于人的结论是人是脆弱的。总想追求可靠、安稳、有保障,这样单个的心灵可以有所休憩,可以安放。偏僻感情最没来由,被称作一个无可解释的东西,“爱”是一个易碎的花瓶。世间追求者众,踉踉跄跄者居多。
追求私人感情领域的独立个体,往往也背着一个公民身份。往往两情缠绵,步入婚姻。背后的公民身份就显露出来,权利和义务与婚姻的礼单一样摆在面前。看起来很吓人,许多人到了门口,胆颤心跳、踯躅不前。并非胆怯,而是看到了一己之私人身份能不能承受之重。现代公权法系里关于夫妻隐私权、物权、离婚自由的争论,就是害怕承受之重的体现。

那么,在感情领域,人的“私人”和“公民”身份延伸出来的私权公权能不能界定清楚呢?显然肉体唯一,怎可分离。真正要界定清楚,恐怕只有每日光棍节快乐咯。“清官难断家务事”一俗语倒是点中了私人领域处事之难的要害。
可叹的是,人们为维护感情之事,往往首先进入的是公民身份,在中国有找单位、找领导、找朋友来介入的,也有直接进入物权,争夺财产、划分领地、抛弃旧物,想以物缚人——缚人的感觉,实际上是直接进入公民身份。适得其反者多矣。然,物权是人之基本身份保障,不管是公民身份还是私人保全,没有经济物的独立,受制于人是很容易的。书中“我”回伦敦索要银行账户,修改密码,买房安家,无不出于此。这时的“我”是理智的公民。

悖论的是感情作为私人领域,历史的早已潜伏着公权力的干扰,而且这个公权力并非一定是公共权力,多数是暴力性质的。人的社会身份、历史处身都标明这一切,它们作为微菌潜伏,伺机爆发。人的个体私人处身性,也时时干扰,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等的不同,注定人在私人领域的完善之艰难。

诸多干扰,人生真如叔本华所说悲观?后人自有人辩驳,纠正,现实中的相濡以沫,精神上的强力意志无不为此,显然事实是,问题依然在,所谓罪恶在身、菩提在心。

人们追求公共权力的稳定,往往是为了平衡私人领域的脆弱,而私人领域的脆弱,天生要提防公共权力的侵犯,边界领域最难纠缠。


感情事件的领域,没有可以不伤及他人的边界性划定,人的处身之丰富,追求之不同,又怎能在感情领域画一个框框呢。只有当它跑出私人领域,进入公民身份,作为公共权力才可介入,其他人从公民的身份尚可评判。
从个人权利来说,人永远有解剖自己的权力,摆脱肉身记忆,重新开始自己。但并不一定有解剖他人的权力,如果他处于私人的领地。

有感情时,共生默契,眉宇来往,是诗。
无时,天各一方,不一定要作悲剧。


出来如花,不可僭越。

ps:来一回文字暴力,好久没这样了。书是好书,读的心痛,不为虹影和“母亲”,为那些在书中一闪而过的人,那也是我呀。

展开全文
有用 16 无用 6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有没有不伤及他人的感情底线”的回应

[已注销] 2010-01-17 05:40:59

为那些在书中一闪而过的人,那也是我呀。

范典 2009-12-11 16:26:42

楼主写的是什么啊?看不懂啊。

木·木 2009-12-09 10:12:44

书是看过了。小说本身不暴力,评论确实有点暴力。

斯里兰卡 2009-12-04 22:29:58

前面看不懂也不想看,之最后的ps打动了我,让我决定看这本书了

师奶杀手 2009-11-14 19:52:39

深奥

宋淼 2009-11-14 12:54:50

哲学家的书评,很彪悍。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