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节中的感情来看《上海王》_上海王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女性 > 上海王 > 从情节中的感情来看《上海王》
sasa92 上海王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11-10 19:11:33

从情节中的感情来看《上海王》

如果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这个故事,大概就是“一个小女孩成长为上海王的传奇经历”。作为叙述者的虹影在开篇就做出声明,指出绝非“向壁虚构”。读罢,掩卷而思,方知这种有真实历史情节做基底、再加以对情节的艺术化处理的故事,往往能成为一部引人入胜的优秀作品。虹影对人物的勾勒、细节的刻画入木三分,像筱月桂的成长与野心,余其扬的隐忍与踌躇,新黛玉的刻薄与慈爱,等等,因为人物形象丰满,情节细致入微,这样,整个叙述就变得立体起来,在阅读过程中,有一种在脑海里浮现出的放电影般酣畅淋漓的快感。封底的短评对这个故事所贴的标签为“极致的女权思想之作”(虹影自评)“中国版女《教父》”(媒体评价)。女性文学的出彩在于对感情线的把握,而这个故事,从小月桂到筱月桂的蜕变,从女主与三个男人之间的故事叙述开,最后发现,筱月桂才是这个故事里真正的上海王。
故事从乡下的场景开始。小月桂刚插完秧,舅妈就赶过来,简单地给她梳洗一下,带她去参加雏妓的招募。可惜的是,小月桂最终被一个人留在了台上,“连问价之人也没有”。于是,舅妈的一顿毒打自然免不了。这样的情节设定似乎已成套路。但后来,在路上,小月桂在舅妈的带领下,好说歹说终于还是被10块卖掉了。
小月桂被卖掉,靠的不是姿色,而是力气。而命运的转机也就在给新黛玉老相好常力雄端茶的那瞬间到来。第一代的上海王常力雄,见过那么多的女子,偏偏这一次相中了小月桂——一个在新黛玉眼里只配做粗活的乡下丫头。按理来说,在极其看重伦理纲常的封建社会,再加上小月桂只是一个被卖掉的女子,她应该不敢也不能说不,但她却抛出了“不愿意”然后跑开了。一代上海王也没有霸王硬上弓,最终反倒是有了一个极富浪漫色彩的结果。可惜好景不长,常力雄很快就死于非命。眼看着未来就要平步青云,陡然一转,伴随常力雄的去世,常力雄妻妾的排斥,老板娘新黛玉态度的前后大转变。无奈之下,回乡。乡里乡亲的避恐不及,舅舅舅妈的嫌弃与厌恶,哀莫大于心死。
有主角光环的人不会就此轻生,她有强大的心脏去面对这所有的一切苦难与困厄。变卖掉所有的金银珠宝,再东拼西凑,终于攒够开一个戏台的资金。而一切进展得并不顺利。在机缘巧合下,她又得以接近第二代上海王黄佩玉。
尽管在文中叙述的,筱月桂还是小月桂的时候,她自认为对常力雄是爱,在我看来,悬殊的年龄差距,经历上也没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一种感激,感谢常爷的赏识,她才能摆脱下人身份,过上堪比头牌的优越生活。对黄佩玉,筱月桂完全无爱,完全是为了戏台的资金与自己的未来,过着一种类似于被包养的生活。以至于到后来,筱月桂突然怀疑起常力雄之死的蹊跷,在确信之后联合余其扬和新黛玉设计让黄佩玉惨死。
第三段感情也是唯一一段真正的感情,是小月桂与余其扬的。余其扬作为配角,出场很早,在故事一开始就已出现,作为常力雄的跟班,深得其信任。黄佩玉成为二代上海王的时候,余其扬依旧是高频出现的男配角,尽管身份还是跟班,但地位相较从前已有明显提升,从奉命砸场的那一部分就可看出。筱月桂开始怀疑常力雄的死是黄佩玉设计的谋杀时,她就逼着余其扬道出了其中的真相。在这一部分的细节上,虹影处理得很好,筱月桂的坚定、深藏不露,余其扬的顾忌与踌躇,语言、动作的描写就将两人的性格特征展示得淋漓尽致。关于怎么设计,故事里是插叙的方式,先讲了这么一个过程,之后再带入讲一下整个计划是如何实施的。至此,第三段感情就正式搬上了台面,筱月桂与余其扬再也不用偷偷摸摸在私下进行。这二人年龄相仿,在身世上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相似的背景下也就有着更多的话语权,彼此也就从惺惺相惜逐步发展到含情脉脉,最后终于走到一起。
跳脱故事以外的女权与否已没那么重要,光是情节,已经让人印象深刻。还是一句话的概括,只是换一种方式,用故事里女主角口气说出她没说的话,大抵就是“你以为我想要成为上海的女王,其实我要成为的是上海的王”。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