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门罗粉_快乐影子之舞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女性 > 快乐影子之舞 > 我是门罗粉
五瓣花 快乐影子之舞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9-20 18:09:12

我是门罗粉

       门罗获诺贝尔文学奖时,我只看过她一部作品《逃离》。
       后来将门罗一套7的短篇小说集看完,读她的作品像做瑜珈,需要伸长缓慢地呼吸。这样的书不适合在闹麻麻的公交车上看,因为书里有种旁观的冷静,这冷静让人有刺痛感,但倏忽又会过去,于是断不能闹中取静,那种闹会抵消内心稍纵即逝感知的苍凉,有淡淡的隐约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疼痛,但你很享受。经常看着看着会猜想结局,但都没有猜中,无头无尾的故事给你足够的想象。读她的书,就如同坐在光影里,看人来人往,或明或暗,都是永恒,值得期待。
     最喜欢门罗历经14年完成的第一部小说《快乐影子之舞》,我用两个字来形容:过瘾,同时隐秘地 夹杂着一种对不熟知事件的危险美感和好奇,不知这些人物的命运将何去何从,同时这些没头没尾的故事,结局也根本无法臆测,因此很过瘾。
      收录在《快乐影子之舞》的第一篇小说《沃克兄弟的放牛娃》,我看了很多遍,她写尽养银狐人生意失败转而做起小推销员的小人物的生活。被人从窗口泼尿,却要在上车时装着若无其事地在孩子面前哼歌,似乎想高歌生活没那么难,你爸就是钢铁侠;与旧情人在跑业务的过程中无意相会,旧情人穿了“一件肥大的工作服,衣服上到处都是污渍,脚上是跑鞋”正在打扫鸡舍,可是我从她嬉皮笑脸地说平常不这样穿的对话里,读出了她的不安,她更想面对情人时穿得更体面些,她多想他来时,她不是正在喂鸡,而是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正在喝一杯舒适的下午茶。双方一样局促不堪的生活,不写一字艰辛,却让生活的酸楚疼到骨子里。
      后来,看小说《推拿》里讲到痛和疼的区别,痛是个面,疼是个点,点更深入更持久,而痛可能就浮于表面,稍纵即逝,而门罗给我的显然是疼的感受,她是语言的高手。
      人生从来都不是随心所欲,更多的人是在局促的缝隙里生存,在缝隙里大口喘气,努力活得不那么难看。那位推销员老爸也不想让家人看到他的局促,要努力在孩子面前扮演工作轻松的角色,在小说的末尾,她写:“我感觉到爸爸的生命从画里飞了回去。这是下午的最后时分,天色渐渐变暗,变得陌生,仿佛一幅施了魔法的风景画,当你望着它,它看起来熟悉,平凡,而又亲切,但一转身,就变成了一种你永远也无法理解的东西,有着各种各样的天气,以及根本无法想象的距离。”这段话读了很多遍,生活如此熟悉又切近,行过的生命被带回去不过也是回不去的小时候,瞬息万变阴晴难定才是生活的真相,与想象隔着长长的距离。生命有过饱满和充实,然而现实也许就是如此惨淡需要直面。
      门罗的小说总是在那些对话中看到悲伤。
     “干嘛要擦窗子”,母亲说,“想让里面的不幸更亮一些吗”,这是门罗作品《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里的一段对话,有一种尖酸刻薄,又有削铁如泥的痛快。
      不幸如此多,如果擦得更亮,放得更大,看得更清,也许生活都很难继续下去。
      门罗的每篇文章里有深深的无奈,一如《沃克兄弟的放牛娃》那个养狐狸失败的小推销员,一如《办公室》里那个想要一间房子写作的女人,一如《逃离》里那个走了又回来了的米拉,他们的生活似乎从来没有轻松过,可是有时又会看到一些宛如洞口的光照进洞里的希望。
       那个想要一间办公室写作的女人,虽然被房东视为异类,视为行为不端的女子,可是她的确曾经拥有过那么一间房子,然后真的她在那个房间里噼啪地写作过;《逃离》里的米拉虽然最后还是回到坏脾气的老公身边,可是她曾经出逃过,她做过她想做的事。
       我们在小说的细微处也看到了小人物的命运里纤细的愉悦,尽管置身在大命运之下,似乎无力挽回什么,可是人生不就是由那些细微的小小的愉悦组成的幸福吗?从来没有什么整块的幸福从天而降,而唯有用舌尖浅浅地尝,慢慢地消化,才能咀嚼出生活的甜。生活不像是一块沾满奶油的蛋糕,不会甜蜜到腻,生老病死,离别忧伤,生之艰辛,为人的辛苦,你我都一样。
      所以在门罗的小说里,我们看到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是那个隐藏在生活表面的自己,看起来风平浪静的自己。其实书中人物的忧伤就是我们的忧伤,他们的不幸福也影射着我们的艰难,所以看这样的小说很容易坠落下去,坠得很深,内心会感到疼,虽然时空不同,可是依然感同身受。她看似没有写生之痛苦,生活之不易,却将有些难以言说的东西刻到了骨子里,不那么明显,不像痒,可以挠。你说不准疼在哪个部位,没有明显的所指,但就是疼了,隐隐的疼,不那么轻易抖得掉,像湿漉漉的身上粘上一层白灰,抖是抖不掉的。只有大水冲刷,甚至需要借用刷子,狠劲儿地刷搓,有点泄恨的感觉。
       就像《逃离》里的米拉和她的丈夫,看似如此潦草地生活在一起,生活甚至都成问题,丈夫喜欢骂人,坏脾气,在新时代的女性那里,离开是唯一的出路,远离这样的生活。她真的坐上了那辆大巴,可是最后她终究下了车,回到了丈夫的身边。一个令人意外的结局。制造这个结局的正是门罗。
       正如那个《去海滨》里的梅,与外婆生活在一个远离城镇的小村庄,开着一家小加油站,一间狭小的屋子塞满了大家具,厨房的的水龙头永远都在漏着水,生活的逼仄之感如3D电影直扑眼帘。可是外婆怎么都不答应十一岁的梅放弃老房子去别的地方生活,甚至外出旅游也是不行的。突然有一天外婆同意放弃商店,卖了那幢老房子,要带梅出去旅行,她却于那天在一个催眠师的催眠术中长眠而去。生活有时就这样放肆地给我们开玩笑,你却束手无策。
      门罗的写作有一股狠劲儿,很擅长让人满面春风充满希望地去憧憬一些事情,可是最后命运又占了上风,似乎由不得你挣扎,你已习惯了种种命运的安排,有时想想这不就是命运吗?你时时在抗拒,却又不得不屈服,低头。
      生活永远让人懂得谦卑,我想门罗要说的还不是抗拒,而是中国的道法自然,有些习惯,有些顺势而为的东西在里面。
      门罗的小说里有生活的冷,但没有冷幽默,仿佛给每人都坠上了一块大石头,让我想起金基德的片子《春夏秋冬又一春》里的那个孩子,因给动物们尾巴坠上石头而被师傅责罚,让他也坠上石头去跳、负重、爬山。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好随意对之,唯有谨慎向前。
      门罗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出现在国内的一幅照片,穿着白衬衣,一头银发,让人很熟悉,总觉得门罗就该是这个样子,温润、知性、有笑意,尽管她笔下的人物,多半都像湿漉漉的天气,让人觉得有点滑稽,又透着寒气。
       很喜欢那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们,她们都是年老时才获得如此大奖,无疑她们是优秀的,她们的作品也很优秀,我喜欢看辛波斯卡、多丽丝•莱辛,还有门罗的样子,她们都顶着雪亮的白发,趾高气扬地宣告着她们的年龄,但那些白发,让这些女人在多年的写作、生活之后迎来了最好的时光。
       门罗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说过一句话:“我没有别的天赋,唯有写作。”
       而我看门罗这些有重量的书时,珍惜着舍不得看,一天只看50页,也不能快速阅读,快也快不起来,快了就有浪费,我彻底成了这个自称是家庭主妇,业余写作的人的粉丝,自定义为门罗粉。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