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拖延症,靠方法,不靠鸡汤-《零秒工作》_零秒工作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职场 > 零秒工作 > 摆脱拖延症,靠方法,不靠鸡汤-《零秒工作》
无尾熊自成长 零秒工作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3-13 15:03:32

摆脱拖延症,靠方法,不靠鸡汤-《零秒工作》

麦肯锡工作精英-赤羽雄二教我们如何像麦肯锡精英一样工作。

《零秒工作》这本书,简单的封面只有一个词“speed”,这就是速度解决一切的麦肯锡工作术,有人会问,质量呢?我们工作不但要求速度还要质量。这就需要我们搞清楚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有人说:我需要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对,这就是你的首要目的,完成它!只有在完成工作的基础上,才能谈及追求质量。

这样的方法是有他的科学依据的,《零秒工作》告诉我们,面对一项任务,如果你总是能超前完成,你会感觉很棒,你越想积极地去完成下一项工作。这就像是好学生是被表扬出来的,越表扬他,他的表现越好。在工作中也是这样,当你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务后,剩余的时间任你分配,你可以继续完善你的这项工作,也可以进行下一项工作,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当你处在游刃有余的状态下,反而能激发你的思维活力,从而促进工作质量的提升。

《零秒工作》这本书中介绍了很多实用的工作效率技巧和方法,比如:A4纸做笔记、如何花更短的时间收集更多的信息、如何合理利用通勤时间、如何提高英语能力、如何短时间内完成制作文件和资料、如何高效举行会议、如何高效回复邮件等等。

但是,所有的技巧都是以以下八个原则为基础的,先了解如何实现《零秒思考》的八大原则:

1、形成整体印象

整体印象指: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达成这个目的需要做那些方面的努力?完成这些努力的顺序是什么?什么地方是我还没有掌握的?什么地方需要花最多的时间?有了整体印象,工作便不再盲目,心中也有把握。这就像完成一篇毕业论文,首先要对论文有整体的认识,要想完成论文必须经历:文献查找、专家咨询、问卷发放、数据分析等一系列过程后,才着手写论文,而不是等到开始写论文时,才发现前面的工作还没有做。

2、工作不要过于细致

书中提出一个观点:一旦超过截止日期,那么不管之前工作做得多么细致都于事无补。

对于一些“强迫症”的人来说,这点真是要了亲命了。可事实就是如此,第一遍工作尽最快的速度去完成它,无论质量好坏。节约下来的时间,再去进行第二遍工作,此时,你的心中已经有底,反而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工作质量更高。在完成毕业论文的时候,我便犯了这样的一个错误,我的整篇论文有近100个三线表,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工作量。当我发现时间紧、任务重时,我优先制作表格,却没有时间解读表格,然而表格只是为内容服务的,没有内容,表格便也没有了意义。

3、掌握工作要领

掌握完成这项工作的全部要点,做到心中有底,不会被大量出现的工作而逼到手足无措。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能预先考虑到短时间内100多个三线表远超我能力范围,那我便会提前想出应对策略,减少一些维度或是提前请一些朋友帮忙,而不是自己做到一半后发现实在时间来不及而不得不放弃。工作完成一半后再删掉,前一半的时间就全部浪费掉,还会影响个人情绪及工作状态。

4、形成良性循环

简单地说,当你提前完成一件事情,那么,之后的所有事情都会提前,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每一件事情都提前完成,你总是领先别人,你的状态就会格外的好,其他各种好事情也会接踵而至。相反的,当你每一件事情都落在别人之后,你便会觉得生无可恋,自信心受挫,形成恶性循环。

5、对改善方法本身做改善

关注完成一件事的方法,在每一次实践中尽可能地与改进它,并将改进后的方法及时记录下来,很辛苦总结出的便捷方法,如果不记录下来,下次还需要从头再回忆也会浪费不少时间。作者赤羽雄二在《零秒工作》中提到,对于经常发邮件的内容生成模板,减少写邮件时间。

6、凡是提前

掌握整体流程;终止多于不必要的工作;专注于只能自己完成的工作;一旦时间变得充裕就开始完成其他工作。在制作100多个三线表的过程中,我发现,表的制作是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的,而论文的内容却只能由自己完成,如果在一开始工作时,我便专注于论文内容的撰写,而将表交付于他人,我的论文可能会比现在更加完善。

7、凡事先行一步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做一些事情,即使不是今天要交的任务。但也不提倡无休止得加班,一天完成一周的工作。你的所有工作都是在别人催促下完成的,和自己主动提前完成是不一样的心态,后者更易形成良性循环。

8、尽量避免返工

返工不但浪费时间,而且给人以挫败感。想要避免返工,需要在工作开始前,先请教有经验的人。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要注意的要点。如果发现自己需要返工,必须及时止损,不要抱着侥幸心理任由其发展下去。

《零秒工作》是一本神奇的工具书,我非常认同速度决定一切的理念,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不是为了老板,而是体现你的价值,愿我们都能像麦肯锡精英一样工作。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