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离”中的黑天鹅_深度案例思考法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职场 > 深度案例思考法 > “偏离”中的黑天鹅
立夏 深度案例思考法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2-18 17:02:51

“偏离”中的黑天鹅

       对于这本书,最初印象是有点偏专业、有点艰涩,尽管作者已经尽量用平实的语言来表达(专家的语言习惯要改变不容易呀),但其中管理学、心理学、逻辑学的专业词汇时不时像鱼一样穿梭在字里行间。
      所以阅读起来慢了许多,中途有些时候让我脑细胞肿大,后来逐渐发现这本书像是品白茶越品越味深,脑细胞也开始喜欢上这本书。
      正如序言所说的,该书中所列举的推导并验证新假说的方法,值得去学习和借鉴。


       统计学与案例研究相差甚远,统计学天生有种力图找到普遍规则的气质。
       它擅于模糊事件的前后关系,挑出如“普世价值”一般的规则。
       以前有种说法是星座学、血型说其实也是统计学的产物,不知真假。
       人类学、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法也有以群体为调研对象的统计方法,心理学中众多实验或调查中也是采取统计学。
       之前朋友圈里流传较广的哈佛大学为之花费75年时间的研究成果——《什么才是幸福人生的关键》,也是以统计学样本研究为分析依据的。


      那么什么是案例研究呢,案例研究跟做章鱼铁板烧不一样,不是一段一段地煎烤,而是跟南方做水豆腐一般前后每一个步骤不可或缺地参与,深究其背景。
       案例研究以个体为研究脚本,跟纪录片有点类似,也与法律中的案例分析类似,客观分析,多方考证,还原事件真相。
      当时幼儿园老师虐待学生事件的照片刚出来时,所有舆论一边倒,谴责幼师的恶劣行为。
       后来,《冷暖人生》推出一期节目采访这个幼师、幼师的领导、幼师的父母、幼师同村人等,节目组没有带着先入为主的观念采访她,而是给了一个机会让她说出事实真相。
       在百口莫辩的情境下,能让她按照自己的意愿说出想说的,实属不易。


      那么什么是黑天鹅呢,黑天鹅是颠覆固有观念的偏离案例,把过去视为不可能的存在放在你面前演绎一番。
      最近风靡的纪录片《制造杀人犯》可以算是一个偏离案例,在追求程序正义的美国,其中涉及的警方证据的漏洞以至于该案司法程序存在瑕疵,但Steven并未脱罪,这是一只美籍黑天鹅。


       书中有提到一个心理学理论,费斯廷格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生物趋利避害天性的演变。
       身边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一个阿姨离婚了,别人指点说,只要她信佛,每天诵经吃素,前夫就会回来。
       然后阿姨开始虔诚地在家里摆菩萨跪拜,每天凌晨五点起床念经,日日吃着清汤寡水。
       慢慢地五年过去了,前夫非但没回来,反而找了新的女朋友准备结婚。
       她绝望地每天面着墙发呆,又找到那个人问为什么前夫不回来。
       那个人质疑她说你是不是不够虔诚。
       结果阿姨越陷越深,家里摆满了各路菩萨,诵读的经书新的旧的摞了一垛,每天足不出户地诵读,连出门买菜都是一个月一次,而且她对前夫的怨恨也越来越深,逢人便诉怨气。
       朋友亲人劝她,她反而认为前夫不回来就是自己念经时间不够长,不够虔诚导致的。
       常人看来,阿姨需要心理医生辅导了。
       而她本人却深信不疑,正如书中说的做出巨大牺牲的人,越不会离开组织,宁愿歪曲自己的认知。


       这本书有个极好的地方,每个案例研究之后都有一个指导适用的建议。
       在日常工作中,精英偏见经常出现,对怎么去避免发生盲目的跟从,提供了好的方法。
       怎样不拘束于雇佣关系、上下级关系,发现黑天鹅,脱颖而出。
       怎么在平凡小事中发现感动和惊奇后去深究内在机理。
       怎样采取合适的视角及案例而不充当“事后诸葛亮”等等。
        这些都是有章可循。想对问题进行360°的分析,可以采取开放式提问方式,不带回顾偏见。

       这样可以从专业中脱身回归到现实生活,黑天鹅不会偏离。

展开全文
有用 2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