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手中的“职场照妖镜”_人事总监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职场 > 人事总监 > 悟空手中的“职场照妖镜”
jingya 人事总监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3-11 15:03:14

悟空手中的“职场照妖镜”

这本书,是别人推荐我看的。看完后,感触颇深,虽然从书名看,好像是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去说职场,但是这本书,适合任何职业任何企业。你可以从书中看到自己所处的职场环境,看到你身边人的影子,更能让你对身边发生的各种职场事件豁然开朗,就好像拿到了悟空手上的照妖镜,各种光鲜的表面,都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原来如此.....

我个人觉得比较有感触的,抄录如下,和大家共勉:

1、管理有三个境界,处理、管理和领导,而国内绝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仍然处在人力资源处理的层次上。公司刚成立的时候,要图生存,所以这三条的顺序是:赚钱、管钱、管人。慢慢有了规模,顺序就变成:管钱、赚钱、管人。再后来,规模大了,顺序又变了,变成了:管人、管钱、赚钱。

2、肖兵发现,"公平"二字,在正式的台面上,是个很好用的借口。

3、不是只有你们中国人才知道什么叫"关系",在任何一个组织,"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

4、威廉时常给罗伯特讲:"林彪说过,大节要越看越大,小节要越看越小。

5、用人德才之间,自古就是踌躇。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6、他知道特伦斯如果光凭几个内部人组成的小组来做方案,势必会给人不公允的印象,所以引入全球知名的柯士敦公司,用外部顾问的口来体现、来传达特伦斯的意思,将让所有人都很难开口反驳,毕竟对方是个独立的、受尊敬的第三方。

7、一般情况下,大家看这些通知,都会去关心内容,而我首先不是看内容。

8、你想想,如果要搞掉一个人,他又没有什么明显的错误的话,你该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变动或取消他的岗位,没了岗位,你不就出局啦?

9、没人挺你,你多拿根针,都可以把你开掉;有人挺你,你就是偷辆车走,也屁事没有。

10、但这个责任有不同的承担法,写个检讨叫承担责任,公司口头警告、书面警告也算,引咎辞职也算,公司开除也算,好听一点,提前退休也都算。

11、"不急,不急,你准备几个预案吧。"罗伯特跟业务经理说话时,从不使用"不同意、不赞成"这样的词汇,而是把自己放在咨询顾问的角度提建议。"我的判断是,既然中国区的组织架构可能会发生变化,我们现在进行架构的调整,说不定会跟他们的部署冲突,弄不好让我们再改就讨厌了,不如现在观望着。"

12、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人的贡献再大都是在组织的背景下完成的,因此,公司并不去刻意夸大个人的重要性。而许多人,尤其是自认为对组织做过重大贡献的人却认为,没有他们,一个公司不可能有今天,许多商业案例和商业英雄的故事也在强化这种印象。但实际上,如果能够重新来过,张三操盘和李四操盘的结果并不像想象的有那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看到,人来来去去,公司照常车轮滚滚,即使某些人一时喧嚣,最终销声匿迹。

13、组织中许多重大的事情,并不是在一些正襟危坐的环境中、一帮大佬白天黑夜地在针锋相对的刀光剑影中决定的,而是在一些非正式场合,比如酒吧、茶坊、饭桌、KTV包间,甚至澡堂子里决定的。

14、斯泰尔斯也是棵大树,我们这几片叶子算个鸟,季节一变我们就黄了,风再一吹,就没了,明年再发出一批新的,看起来叶子都他妈一样。

15、选择在周五下午跟员工谈辞职之类的事情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反正明天就是双休日,大家都有一个放松的时间来缓冲,再大的怨气,隔一个周末总会减少一些。

16、一个好的销售,永远不会让情绪左右和纠缠自己,他必须有一颗快乐的心,而且必须要随时保持。

17、面对这些所谓的"怨气",罗伯特的看法是,被动离职也好,主动离职也好,都有些"怨气"在里头,而这些"怨气"并非冲着人事部来的,一般是冲着直接上司或者公司或者团队来的。没有经验的人事经理会不自觉地被卷入到这种情绪中,自己也跟着受感染,进而让谈话在一种紧张和情绪化的环境中进行,往往难以取到好的效果

18、而罗伯特总是跳出来,把自己放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问题,自己是来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制造问题的,简单地说,自己只是个执行者。因此,用同理心表示些同情,让对方把该出的气出了,最终还是要拿出解决方案的。

19、一个公司某一级别的管理者离职,通常会产生连锁反应,再走几个的,严重的,走一个团队的都有。

20、英文谚语用"茶杯里面的风暴"来形容小题大做、大惊小怪之类的事情,而发生在上海和武汉的事情,如果从某个角度和某个时间段来说,就是茶杯里的风暴

21、你也知道,我们做内部审计的跟法官不一样,法官审理案子的时候,是先做无罪推定的,而内审是做有罪推定的,我们必须确保公司的程序合乎规范,并揭示潜在的风险,一句话,我们的任务就是来挑刺的。

22、在罗伯特看来,所谓的调查,哪怕是独立调查,都难免有预设的立场。比如在伊拉克,反战的人,总能拍到民众反对美军占领的画面,拍到抗议的人群;而主战的人,也总能拍到美军受到欢迎的场面,以及占领军和民众同乐的画面,然后从中得出抗议或是欢迎的结论。大导演费里尼曾说,我的摄影机不扯谎。事实上,摄影机是没有扯谎,而我却可以选择拍摄的对象。

24、罗伯特一直认为,有时候"形式"大于"实质":谁来说、怎么说,比说了什么更重要。这次调查的形式也是如此。

25、我们对于过往的感怀,其实并不是说过去多么的美好,而是慨叹时间的流逝。

26、如果一个管理者对人的管理没有兴趣、没有感觉,不愿意在人上面投入时间,只喜欢埋头于具体事务,那他就一定不是个好的管理者,

27、要让人家注意你,你首先要自己跳出来。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很多人都搞不清楚呢?一些人老是慨叹自己怀才不遇,这只能说明是你自己的问题,看看那些跳出来的人,其实本事并不见得就高到哪里去,唯一的区别是,他们引起了上头的注意。

28、明察秋毫的领导最应该具备的能力就是发问,刨根问底,穷追不舍,下属要没有充分掌握情况,一定有破绽被问出来;你不会问,就等着老江湖忽悠你吧!

29、因为道理很简单,就像我们到足球场上看比赛一样,一个人因为视线受阻要站起来看的话,他后面的人也会这么做,最终的结果是,大家都站起来了,但视线并不因此而变得更好,甚至会更坏,至少坐着总比站着好吧。所以最好的结局是大家还都坐着,虽然你的视线不是最好,但也好过站着看视线也不好的结局。也就是说,我们很多情况下的博弈,次优的结局是最常见的。”

30、在工作中,指责、质疑、挑衅、落井下石都是常事,面对这些,如果你的第一反应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话,战争可能会扩大,有人可能比你更会辩论。其实可以选择的方法很多,有时候可以不理,烟雾说不定很快就散了;如同娱乐圈,天天都有花边,今天你是主角,明天射灯就到其他人头上了,如果你觉得不自在,傻站着也不见得就是真傻,稍等片刻,风暴自然会过去,别反应过度而自乱阵脚。

31、中国人讲话,前面十句百句,千条万条,只要有一个“但是”出现,前面的都通通不重要了,真正要说的,是在这个“但是”后面的内容。

32、袁克敏知道,如果自己的问题是特殊性的问题、个体性的问题,被人家质问的余地很大,而如果是普遍性的问题,自己所受的压力就要小很多。

33、所以,好多事情就像排轮子,迟早轮到你的,着急做甚?行动不一定就对,有时候,不采取行动反而更好。 但总有人不想等。

34、他历来认为,每个人都很重要,但都没有重要到不可替代的地步。

35、老外的一句俚语更有启发意义:Think twice before you leap (跳之前要想两次)。

36、我没说让你越级汇报,但可以越级沟通嘛。没有哪个公司规定老板不可以向下属的下属了解情况,也没有哪个公司规定下属就不能和上司的上司沟通,否则信息怎么流动?高层管理者怎么能掌握front line(前线)的情况?我不会绕过他直接给你下命令,我只制定规则,他对你下命令。而我从你这边了解到的情况,可以让我判断我制定的规则和下的命令是否得到了遵守和执行。就是这样。”

37、特伦斯不要一个大获全胜,不尽取、不尽予是他一贯的风格。对他来说,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对袁克敏来说,又没有失去全部的东西,这样的交易,你不答应都不行。

38、事情是少不了的,也做不完,麻烦也是少不了的,也解决不完。如果你想尽快先把事情处理完,然后才去放松自己的话,你就会发现,事情和麻烦会源源不断地来,你的心态会越来越糟糕。因此,合适的方法是与麻烦共存,不要因为麻烦来了,或怕麻烦,就试图尽快让它过去。

39、他甚至鼓励这种分歧的存在,这样,也可以制约双方

40、鲁迅说过,一个人处在经常需要解释的位置,是非常可悲的。在组织中做事,谁更有权力,取决于是他让别人作解释,还是自己向别人解释。因为在组织里,解释就意味着辩护、意味着自己可能有过失。

展开全文
有用 3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