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开疆拓土,还是提脑袋革命_创业时代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职场 > 创业时代 > 创业,是开疆拓土,还是提脑袋革命
旋栀 创业时代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8-13 16:08:48

创业,是开疆拓土,还是提脑袋革命

文/旋栀

“他始终认为,如果在古代,男人应该像卫青、霍去病、陈汤和班超一样,金戈铁马开拓疆土,马踏匈奴;在现在这种和谐社会,就要像乔布斯和比尔盖茨那样创业。”

即便我是个小女子,看到《创业时代》书中的这段话,也是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沙场点秋兵”,拉上几个好兄弟痛痛快快的干番事业。

可是,商场如战场,光有热血是不能取胜的,更重要的是谋略和胆识。《创业时代》以Talkbox创始人郭鼎鑫为原型,讲述了当时Talkbox的诞生过程。这部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商战小说,用亦庄亦谐的语言展现给我们创业的热情和刺激,也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里指点着门道一二,带领读者在手机对讲机魔盒从想法到实现的过程中体会着创业的智慧。

好想法不一定能带来好产品。在急速变化的现代社会,如何能准确抓住用户痛点,打造杀手级应用,是每一个创客都在苦苦思索的课题。书中两位主要人物的经历对我们有所启发。一根筋的郭鑫年,只在手机对讲机这一个功能上下功夫,聚焦核心需求,编程、美工、测试毫不放松,做出至简的产品,超过用户的期望,一上市就引领了社会风潮。反观罗维,在一款手机邮件产品的基础上盲目开发大而全的功能,看似完美无缺,却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特质。大杂烩似的产品没人爱用,输得一败涂地。所以,就创业方向的选择来说,应该在一个大市场的背景下,找到一个小的切入口。从小的领域入手并将其做到极致,也便拥有了自己的独特优势。写到这里我想到了朋友说过的一句话,“我不想做浅而广,而是深而专,做事如此,对待朋友亦是如此。”

那么,如何做到深而专?本书教会了我们一个做减法的游戏——“要如何把石块放入装有细沙的塑料桶里,石块不许超过桶的边缘?”石块代表人生中重要的事情,而琐事如细沙,往往占据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只有清空细沙,才能腾出空间容纳大石块。 而在紧急性和重要性区分的四象限里,石块又可分为重要不紧急的沉睡型石块和既重要又紧急的燃烧型石块,而我们必须首先处理沉睡型的,否则永远是在慌慌张张的救火,乱了自己的步伐。所谓做减法,实际上是要确定目标,做好计划,避免出现让重要的石头燃烧起来的事件。有舍才有得,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才能得到最优解。

创业是个系统工程,绝不是凭一己之力就能有所成就的。《创业时代》展现了一个优秀、个性的创业团队。郭鑫年,外号“大愚”,具有与生俱来无可复制的创业精神。呆头呆脑,却百折不挠。书中引用了一段《乔布斯传》的话来描述他,“那些疯狂的人,不合时宜的人,叛逆者及麻烦制造者,他们都是异类,看待事物的眼光与别人不同,但他们能改变一切,推动人类前行。或许有人认为他们是疯子,但在我眼中,他们都是天才。”确实,作为创始人,正是因为能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才能不断创新。卢卡,技术大咖,用最简洁精炼的程序和界面,完成最复杂的功能。用他的实力将空中楼阁一般的想法落地。杨洋阳,作为团队中唯一的女性,以柔克刚,扮演着沟通和协调的角色,让公司的运营不出丝毫差错。还有林佳玲,是天使投资人也是创业导师。作为前外企高管,她对市场需求的洞察促使着团队不抛弃不放弃的前进,她以丰富的职场经验统一了团队的价值观,化繁为简;她的人脉关系又助力了产品的迅速推广。由此可见,创业团队应小而精,三五个人足矣。但每个人都必须是独当一面的人才,凝成一股绳,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才能在商战沉浮中取得胜利。

创业维艰。这是一个不断验证可能性的过程,有可能是开疆拓土捷报频传,也有可能是提脑袋革命穷途末路,无论结果如何,这段旅程本身,已是最好的奖励。

展开全文
有用 13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创业,是开疆拓土,还是提脑袋革命”的回应

泠艺萱 2015-08-13 17:06:15

创业是个系统工程,绝不是凭一己之力就能有所成就的。